【阅读悦读·散文】鄢晓丹《点燃一支烟,我们会想到什么?》
【作者简介】鄢晓丹,女,汉族,四川内江人,居甘肃,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金昌市作协小说学会副主席。作品发表于《青年作家》《中国西部文学》《北方作家》《延河》《凉州文艺》《西风》《甘泉》《骊靬》等文学刊物。2011年8月出版中短篇小说集《蝶之城》。2013年1月出版长篇小说《我在轮回中等你》。《我在轮回中等你》获2013年度金昌市“五个一工程”奖。长篇小说《陌上》由中国作协收录于中国作家作品电子文库(2014年)。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独自一人,我点燃了一支烟
就像,点燃我自己
我,只是尘土一粒
随着烟雾,消失不见
据说,这是十七世纪英国著名诗人、政论家约翰·弥尔顿点燃一支烟后,在烟雾缭绕如同神仙般的体验中的所思所想。之所以用“据说”这种模棱两可的词作介绍,皆因本人对弥尔顿的作品阅读较少,该诗的出处是从网络搜索到的。
日常的一个抽烟举动,能描绘出如此诗意的美感,多数普通烟民大约做不到。但对弥尔顿这样的大诗人而言,应该是小菜一碟。于是文章开篇我选择相信网络搜索结果,即认定弥尔顿写过这样一首诗来赞美香烟带给他的精神愉悦。
有关弥尔顿的文学成就,在此不多作介绍,诸君若有兴趣请自行百度,或者观摩一下他的神话史诗《失乐园》。
先来说一部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作品又被译为《汤姆大伯的小屋》或《黑奴吁天录》。作者是位女性,她生活在十九世纪前叶的美国,黑人奴隶制尚未终结,她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将黑人的真实境遇记录下来,用人物刻画和场景描写显示了一个时期的美国社会生活面貌。
黑人奴隶制时期的美国,究竟是一副怎样的社会生活图景呢?
《汤姆叔叔的小屋》有这样一段描写:“夜很深了,月亮爬上了树枝,住在这些房子里的人才拖着沉重的步子、疲惫不堪、成群结队地归来——男男女女,没有一个不精疲力竭,神色消沉。他们身上穿的脏衣服这时候显得更破更脏了,如同刚刚劳作完的驴子……从天边刚刚透出一丝光亮的那一刻起,他们就被迫在地里一直干活。可恶的监工还不时地挥舞着手中的皮鞭,稍有不注意就会遭到一阵痛打。这是一年中最繁忙也最热的季节,主人只好使出最狠的招式,迫使他们不遗余力地为他干活……”(《汤姆叔叔的小屋》第32章黑暗之地)
这就是美国黑人奴隶真实生活的一个侧面,其悲惨程度不过冰山一角。还有许多我们未曾看到的:“主人”眼里,黑人奴隶根本不算人类,只是一些会说话的工具,比如驴子,可以无限制地供他们驱使,可以随意买卖、打骂,甚至虐杀。小说于1852年发表,立即引起轰动,黑人奴隶的命运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废奴主义者的关注,直到南北战争爆发。
“万恶的种植园奴隶制,是美国历史中最黑暗的一页”,1862年9月22日,林肯总统向世界公布了《解放宣言》,宣告从1863年1月1日起解放黑人奴隶,由此黑人奴隶制才被废除。(《美国历史中的黑人》W.Z.福斯特著,余家煌译)
一部文学作品的影响如此深远,人们普遍认为,《汤姆叔叔的小屋》堪称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索。写出这部现实主义杰作的作家,就是伟大的比彻·斯托夫人(1811—1869)。当我们通读完整部小说,必定不会忽略黑人奴隶悲惨故事发生的一个重要场地——种植园。小说主人翁汤姆的新主人路格里就是棉花种植园主,奴隶们在棉花地里没日没夜干活,受罚,挨打,有的为此丧命。惨无人道的事每天都会上演。
没错,正如小说描写的那样,那个时期的种植园里,几乎每一株棉花都附着了一名奴隶的冤魂。但是,现有史料表明,棉花却并非美国黑人奴隶制的罪恶之源。“主人”热衷于种植棉花,已经是很后来很后来的事了。
那么,既然罪不在棉花,美国奴隶制种植园兴起的缘由究竟是什么呢?答案确凿无疑,是烟草!
恐怕大多数烟民不会想到:每一支点燃的香烟,漂浮的不仅仅是妙曼的烟雾,还有黑人奴隶曾经流淌过的血和泪。
现在就来说说烟草。
关于烟草的起源,考古学家认为,3500年前的美洲居民已经有了吸烟的习惯。
3500年前是什么概念?脑补一下世界历史,那会儿除了公认的巴比伦、埃及、希腊、印度和中国五大古文明,世界其它地区尚处于石器时代,即我们通常说的原始社会。
尽管是新石器时代,美洲的玛雅文明已开始兴起,玛雅人(古印第安人)创造出了许多类似于古埃及建筑的石碑、神庙、仪式中心等建筑。迄今发现人类使用烟草最早的证据,就是一幅表现玛雅人祭祀活动的浮雕。该浮雕在墨西哥南部贾帕思州倍伦克的一座神殿里。考古证明,神庙建于公元432年,浮雕画面是一个叼着长烟管的玛雅人,在举行祭祖典礼时,以管吹烟和吸烟的情景。
而烟草的文字历史,最早出现于1492年,哥伦布率领探险队到达西印度群岛,发现土著人吸食一种散发出独特香气的“某种干叶片”。“烟草”这个词,最初即指土著人用于吸烟的烟管或烟斗。1531年,西班牙人从墨西哥获得烟草种子,在海地开始人工种植,以后扩大到附近其他岛屿。1558年,航海水手将烟草种子带回葡萄牙,随后传遍欧洲。
关于烟草的传播,历史不仅记住了探险家哥伦布,还记住了殖民者约翰·罗尔夫。1612年,约翰·罗尔夫作为英国殖民官员,开始在弗吉尼亚的詹姆斯镇大面积种植烟草,并从事烟草贸易。烟草在欧洲的需求顿时剧增,并逐渐在全世界普及。
可是,欧洲气候不适合烟草生长,美国因而成为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出口国。随着烟草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劳动力严重缺乏,促使种植园主买卖、使用黑人奴隶。自此,奴隶制种植园在南部诸州如马里兰、弗吉尼亚等地发展起来,黑人奴隶及其子女像土地、工具等生产资料一样,成为种植园主的私有财产,“主人”有任意处置他们的权利,包括买卖和屠杀。此时距离斯托夫人写作《汤姆叔叔的小屋》已经过去200多年。漫长而血腥的200多年里,有多少黑人妻离子散或命丧种植园,恐怕是一个难以统计的数据。
也因此,烟草的传播史可以说是一部罪恶史,它不仅缔造了美国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同时也给全世界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健康隐患。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烟草中的主要成分尼古丁具有神经毒性,尤其对昆虫是致命的,但可以刺激人类神经兴奋,长期使用耐受量会增加,但也产生依赖性。据研究三支卷烟或半支雪茄烟中含有的全部尼古丁就可以使人致死,但吸烟的人吸入的尼古丁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烟草中还含有一些致癌物质,能增加罹患肺癌的风险。这些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许多地方开始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以保护公众的健康。许多国家的法律规定,烟盒上必须印有“吸烟有害健康”的字样。
在中国,随着航海贸易的发展,烟草是16世纪(明朝万历年间)从台湾、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开始传入的,已经有四百多年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规定,任何媒体和公共场所都不得放置香烟广告,并于2008年奥运会期间实现了“无烟奥运”。
面对香烟的诱惑,民众在觉醒。但我们不能忘记,中国的禁烟历程艰辛无比,先是烟草,后是鸦片,导致大量财富流向海外,国人则被冠以东亚病夫,国家曾一度陷入国贫民弱的险境。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差一点点,我们就要饱受亡国之痛。
其实,烟草传入明朝的时间还不长,继承大统后的崇祯皇帝就认识到它对民众乃至国家的危害,曾于1637年颁布禁烟令,对私种私售者斩首示众。然而,有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及时出现了。他叫洪承畴,其知名度多半因为变节投敌的黑历史,但他阻碍皇帝禁烟这事却鲜为人知。
彼时洪承畴官职不小,担任大明朝的兵部尚书,正在外面带兵打仗。皇帝的禁烟令传至军中,他上了道奏折说:“辽东士卒,嗜此若命”。言下之意,不给烟抽,军队就指挥不动啦。
崇祯皇帝不是昏君,但大明朝处于危亡关头,他要依靠军队安邦定国,对抗日益迫近的清军,洪尚书的奏折就不能不重视。于是,他的禁烟令出现障碍,直到他用一条白绫将自己挂在树上,禁烟运动跟着无疾而终。
顾问:朱鹰 邹开歧
编辑:姚小红 洪与 杨玲
《琴泉》微信号:stzx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