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丨散文】高鸿《粽香时节最忆君》

【阅读悦读丨散文】高鸿《父亲的泥刀》

文/高鸿

【作者简介】高鸿,网名人在雨中,中学语文教师,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商洛诗歌学会会员。有小说、散文、诗歌、随笔散见于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粽子不仅意蕴着国人的乡情,把全世界的华人粘合在一起,粽子也更加魂牵梦绕地使我常常联想到家乡的温厚。在外面闯荡的日子,每当端午节到来,我就十分怀念那凝结着浓浓亲情和乡情的槲叶粽子,它不断鞭策我,走好我的人生旅程。

——题记

槲叶粽:浓浓的思乡

要说老家的粽子,主要配料也没有什么不一样的,不外乎糯米、红枣、莲子,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包装材料,既不是竹叶,亦非苇叶,而是一种特别的树叶:槲叶。这实在是一种神奇的叶子,它比较大,长可达三十多厘米,宽可达二十多厘米,就像一把扇子,而且还散发着一股沁人心脾的独特香味。每逢端午之前,集市上就到处弥漫着槲树叶的香气,老远就能闻到。人们一捆一捆的买回家后,用水洗刷干净,就成了粽子的包装材料。除了用于包粽子,它还能入药,有止血、清热利尿之功效。《唐本草》上就说,槲叶有"主痔、止血、止血痢、止渴”之功效。

槲叶是秦岭山的特产,出于多年生落叶乔木。唐朝诗人温庭筠曾南下经过商州,在他的诗作里多次提到槲叶,著名的《商山早行》里就有这样的诗句: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而诗中的“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两句,猛一看,容易让人以为这写的是秋天的景色,但实为春天之景。秦岭南坡的商洛一带,枳树、槲树很多。槲树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照”字。

丹凤的生态好,远避的乡下,深山里并不缺少槲叶。槲叶与别的野生植物不一样,新叶不出,老叶不掉。每年春天,端午来临的时候,正是槲叶成熟的季节,它和艾叶一样,会产生特有的香气。这时人们会上山大量采摘,并将它带回阴干。新鲜的槲叶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熟化,在包粽子前还要经过高温蒸煮和摩擦清洗。包粽子时,先将槲叶用水煮一会,叶色由绿变为黄时,就可以包粽子了。这样的槲叶包粽子才能变得柔韧和味道香浓。只是今年闰六月,春起以来气温偏低,今年的槲叶较往年个头要小一点。

小的时候,每到端午节的前一天下午,母亲就把干净的糯米、槲叶、龙须草分别用水泡好,等到吃过晚饭,母亲就开始动手包粽子了,姐姐们给母亲打下手,递粽叶递龙须草。包槲叶粽可是个技术活:左手掌心平铺四五片槲叶,将提前泡好的糯米半掬一把,匀匀地铺开,呈长方状,放上四季豆红枣点缀装饰,将两边槲叶对裹,紧紧地裹出棱角,包这个槲叶粽子,叶子稍微紧一点,不能太松,米会露出来,包好后灌上两勺水,保持米的软硬程度,最后用细长的龙须草捆绑,槲叶粽子便跃然手中。一个个整齐的码放在大铁锅里,粽子的空隙处还可以放上鸡蛋,添上足量的水。

父母煮粽子,一般都是在农历五月初四的晚上,这时候粽子放在在大锅里,倒满水,锅底加柴火烧煮。煮粽子时,锅中铺上一层槲叶以免粘锅炕锅,将包好的粽子一个个摆放整齐加满水,盖好锅盖开始煮。先用大火煮半小时,小火慢慢焖煮,过上一两个小时再上下翻一次,差不多四五小时后一锅粽子便均匀熟透了。粽子在灶锅里咕嘟作响,蒸好的粽子有一股特有的清香。香气在屋檐下不断缭绕。经过一夜的时间,粽叶的香气就沁入了糯米中,吃的时候再蘸上白糖或蜂蜜,吃到嘴里又香又甜,那滋味吆,回味无穷。

槲叶粽还有个好处是能存放一段时日。煮熟的槲叶粽隔一天蒸一下,再隔一天再蒸一下,有过两三次,在麦浪翻滚、骄阳似火的初夏,放在背阴处能三五天不馊。人们干活收工回家,不用加热,剥开就能直接食用,吃了耐饿不渴。父亲就老好这一口。

小时候的我们经常饿肚子,每年只有一次才能吃到粽子。闻着槲叶粽子飘香,不能不馋得流口水。但是粽子要煮一个晚上,母亲告诉我们:“没有一晚,粽子是熟不了的”。于是,我们憨想得整夜都不能很好入睡,梦乡里全是粽子的香味。

第二天,我和妹妹迫不及待的狼吞虎咽,觉得爽口粘滑,味道香甜极了,这是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节气。

此刻,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了母亲深夜煮粽子的身影,也似乎又闻到了那熟悉的槲叶粽香。槲叶粽啊,你承载了我多少浓浓的思乡情意呀。

端午情结:屈原是一枚槲叶

记得小时候依偎在妈妈身边,看她纤巧的手指裹着糯粽,眼神中充满了迫不急待的馋欲,巴不得餐餐吃,如此的放纵,也着实让肚子不舒服了好几天呢。母亲教过的一首《粽子歌》“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洁白,半世煎熬”在耳畔回响。

引吭高歌的屈原,哼唱着“世人皆醉惟我独醒”,汨罗江畔轻轻一跳,惊艳了华夏千年端午的粽香。如果说节日是一片园林,其实,屈原应该是一树清香袭人的槲叶。年年端午,芳香迷人,为伊消得人憔悴。

如今,没多少人再乐意为包粽子劳心劳力了。于是,善于营销策划的商家早已把粽子摆上了柜台,五花八门任你选,既解馋又方便。

粽子最早的外包装是用竹筒,在《续齐谐记》一书中有“棕叶粽”和“栋叶粽”。再晚些时候又有“箬叶粽”(竹叶包裹的粽子)。此外也有用槲叶的,因槲叶内含类磺酮物质槲皮素,具有防腐、抗氧化功能。粽子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我国民间很受欢迎的食品之一。虽然它的用米及内馅已经变化很大,但包装做法与古代并无两样。

其实说起吃粽子,大家一定知道首先得剥开粽叶,才能让糯米和叶子的清香扑鼻而来,竹叶、芦叶都是很好的包装,且天然浑成。这些源自大自然的绿色叶,作为食品的包装,有着独到的清香味,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所以几千年沿袭下来,粽子一直是两片粽叶一条线,形状不是长的就是三角的,生产也都是传统的手工作坊式。

如今人们的消费理念和健康意识发生了转变和加强,开始在外包装上做起了“大文章”。这些使用真空袋、礼品盒作为外包装的粽子,不仅能让人觉得卫生干净,而且使粽子这类食品假以文化氛围去点缀,成为节日馈赠亲友的佳品,充分发挥“眼球经济”的作用。

其实,曾经是端午专利的粽子早已是四季飘香,成为消费者口中四季皆宜的美味零食。在一些人眼中端午吃粽,是一种应景的随和;可还有些人觉得传统节日,不可怠慢,也只有这一天才能吃出节庆的氛围以及回忆的情调。

端午节,家家户户门前都悬挂着新采的菖蒲、艾叶,人人手腕配带五色丝,据说这样可以挡百邪不入。

端午节除了就着白砂糖、咸鸭蛋吃粽子还喝雄黄酒,将雄黄放在酒中,大人喝,小孩涂,涂成一个个大花脸,据说这样百毒不侵。

农谚有云:“牛歇谷雨、人歇端午”。乡下人农事再忙,在端午节也是要休息的。是日下午,男女老少都要换上节日的盛装走亲访友,是谓游端午。

不少地方,特别是江南地区,端午的主要节目是看龙船。祖祖辈辈留下话来,“宁荒一年田、不输一年船”。龙船竞渡时,船分青、红、蓝、白、黄,分别代表各个团队,是时,河水两岸,人如潮涌,彩旗飘飘,观望者齐声呐喊,为各村的龙舟助威,忘情时,将手中的草帽、遮阳伞,乃至怀中的小孩也抛向天空。

据考端午节是一个龙的节日。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等文中认为,端午节最主要的两个活动,竞渡和吃粽子都跟龙有关。竞渡用的是龙舟,而粽子投到水里又常为蛟龙所窃。

吃粽子,看龙舟,这是每年端午都会重复的内容。但这似乎并不是一种简单的重复,而是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共同品味着传统。在情人节、复活节、感恩节、圣诞节等洋人们的节日中,我们感受到了欢乐,而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我们则感受到了悠久的文化传统。

端午节到了,五月的大街小巷在夏风的微微轻拂中,弥散着浓浓的粽香。

端午:文字爱好者的节日

端午原本就是一个日子

年幼时盼望着好吃好喝的

年轻时又拥挤在忙碌的学校上

眨眼间又从青年到了中年

端午节走在回家的路上

又想着屈原和汩罗江的点点滴滴

抚摸着绿盈盈的槲叶

捧起一枝枝青青的艾草

嗅一嗅或淡或浓的香味儿

感恩每一寸乡土对我的滋润

意外的惊喜就不必说了

免得扰乱老爸老妈的清静

我要留着那一份冲动

陪着妻子去看看沟里的自留坡

静静地坐在沟垴渠边的大青石上

等着看天边舒卷自如的云朵

看巍巍群山化成一箩箩磨菇云

像是给村庄编织的夜用的披风

其实,我年年都不曾吃丁点粽子

端午节里有老人和孩子的眼晴

粽子过滤着炊烟味十足的乡音

那里的伙伴是童年的月亮和星星

去年端午时节,单位的几个文学爱好者都建了自己的新浪博客,一时间,课余写作风气云涌。雨后春笋的平台,各色文字都有了竞相绽放的舞台。只是文学依然神圣,我给自己定位为文字搬运工、业余文字爱好者。

那一阵子,大家都好激动,以文字为彩头,天天浑洒着不甘寂寞不甘平庸的青春。文字取暖,煮字疗饥。约三五好友,品一盏香茗,剪一抹时光,叙一段旧忆,掬一份真诚,书一纸墨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古爱好无是非。爱好是一种寄托,是一种信仰。读书、锻炼、写文章,平淡的日子因为文字而精彩出彩。

年年节气都相似,今岁端午落谁家。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意浓。丹凤是一块风水宝地,大家辈出,文学爱好者比比皆是。用一位资深专家的话说,丹凤地理位置相对偏远闭塞,青山绿水容易出文人。再者骨子里重文轻商的思想突出,人以写文为荣。所以说,人在丹凤,随便哪个沟沟岔岔,都能走出一个秀色可餐的青青女子,写得一手好文章。

端午节是文字爱好者的节日。清明节、中秋节依然。

每到节日来临,最忙的就是这些文字爱好者,这样征文,那样的赛事,一个个习以为俗节日在他们笔下熠熠生辉,是他们把一个个传统节日演绎的跌宕起伏、传承得掷地有声。还有一大群国字号著名作家,若他们再一出手,又何曾了得。

其实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无论是四大发明,还是二十四节气,早就印在炎黄子孙的心窝子里了,这也是咱华夏文化之根的精略所在。

(图片来自于网络)

尊重原创,文末点个赞呗!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

(0)

相关推荐

  • 端午怀古仲夏时节逢端阳,万家又闻粽子香。...

    端午怀古 仲夏时节逢端阳,万家又闻粽子香. 门旁插艾消百病,雄黄煮酒除疫狂. 龙舟竞渡浪飞花,水手争先鼓点扬. 慎终追远思前贤,千古永诵离骚章. (2021年6月12日)

  • 是否回到家,看到了已经准备好的粽子?

    明天这个日子真的很奇怪, 似乎节日撞到了一起, 没有因为某某打折秒杀而激动, 我关心的仅仅是到家后是否吃到家人准备好的粽子. 出门在外才发现, 小时候总是想要去外面下馆子, 那些美味在家里的厨房是吃不 ...

  • 吃在陕西 || 高鸿:丹凤的酸菜洋芋糊汤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quo ...

  • 端午节||那些年,我们是这样度过的

    ☀☀文|何优秀    图|网络☀☀ 浓情端午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自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最早是为了祭奠含恨死在汨罗江中的屈原.经历多少春秋冬夏,风吹雨打,端午节在许多古节日中 ...

  • 粽子是因纪念屈原而出现?错,北方出现粽子的时间比屈原早多了

    如今,一到端午时节,大家都会想到吃粽子.赛龙舟.很多传统仪式和传说都认为,这是为了纪念屈原投江,而粽子是投进江里防止鱼虫吃掉屈原,龙舟,则有江中打捞屈原的味道. 不过,我们追溯粽子的历史发现,粽子并非 ...

  • 周末见 || 高鸿:文字一家亲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quo ...

  • 西域孤狼‖一个石油工人的自画像

    迎着茫茫的晨雾出门 背着疲惫的盔甲夜归 冰雪验证了我的意志 空旷的荒野  孤独了我的身躯 机器声一点点麻醉了乡愁 匆忙的雪花 从故乡赶来 异乡的熊熊炉火 已不能融化麻木的手足 是突然而至的叮当声 拉近 ...

  • 西域孤狼‖我的自白

    我 我是一匹来自商山的狼 孤独地行走在远方 为了追逐心中的梦想 日复一日送走匆忙的月光 也曾想摘朵空中的彩云 把它安放在我的柴房 怎奈木梯没有延伸的力量 也曾想拦截西去的玄藏 吞食他不老肉香 却又畏惧 ...

  •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又是粽叶飘香时/乔俊林

    季节的无常,疫情的反复,似乎让忙碌而又麻木的生活屏蔽了很多美好,遗失了很多的时光,还沉浸在春天的阴冷中,夏天终是姗姗来迟,又是瓜果金黄,艾草飘香的时候,十岁的小侄女前几天就打电话问我今年还包不包粽子? ...

  • 汪倩 || 妈妈家的那一口粽香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quo ...

  • 名家佳作|高鸿:假如中国没有春节

    ▲点击上方「微风读书会」关注我 魏锋专访  微风读书会ID:weifeng279965337 假如中国没有春节 文/高鸿 "简直不能想象,假如中国没有春节,我们的日子怎么过?--中国不能没有 ...

  • 端阳时节好还乡

    五月五,是端阳.端阳又叫端午节,中国传统的节日.这个节日和中秋有点相似,都是适合回家团聚的日子. 说起端午节,马上让人想起粽子.就跟过中秋吃月饼一样,不知什么时候粽子成了端午节的时令食物,不吃一吃就不 ...

  • 高鸿专栏◎假如中国没有春节

    著名作家高鸿授权      专栏 假如中国没有春节 文/高鸿 "简直不能想象,假如中国没有春节,我们的日子怎么过?--中国不能没有春节,中国人不能没有春节,中华民族不能没有春节!" ...

  • 高鸿 || 金黄的土地

    五月的粽香还漂浮在甜甜的睡梦里,一阵阵热辣辣的山风掠过坡头,金黄的麦浪滚滚扑面而来,携裹着沁人的麦香. 俗话说:麦过夏至连夜死.夏至过后是收割麦子的最佳时机.父亲每每在割麦之前一两天,在河里泡一大把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