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书一版再版,无愧宝典
钟叔河先生
《念楼学短》序言
(一)
学其短,是学把文章写得短。写得短当然不等于写得好,但即使写不好,也可以短一些,彼此省时省力,功德无量。
汉字很难写,尤其是刀刻甲骨,漆书竹简,不可能像今天用电脑,几分钟就是一大版。故古文最简约,少废话,这是老祖宗的一项特长,不应该轻易丢掉。
我积年抄得短文若干篇,短的标准,是不超过一百个汉字,而且必须是独立成篇的。现从中选出一些,略加疏解,交《新闻出版报》陆续发表。借用郑板桥的一句话:“有些好处,大家看看;如无好处,糊窗糊壁、覆瓿覆盎而已。”如今不会用废纸糊窗糊壁封坛盖碗了,就请读者将其往字纸桶里一丢吧。
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日于长沙。
(首刊一九九一年九月一日《新闻出版报》)
(二)
《学其短》几年前在北京报纸上开专栏时,序言中说:“即使写不好,也可以短一些,彼此省时省力,功德无量。”这当然是有感而发。因为自己写不好文章,总嫌啰嗦拖杳,既然要来“学其短”,便不能不力求其短,这样稿费单上的数位虽然也短,庶可免王婆婆裹脚布之讥焉。
此次应 《出版广角》月刊之请,把这个专栏续开起来,体例还是照旧,即只介绍一百字以内的文章,而且必须是独立成篇的。也还想趁此多介绍几篇纯文学以外的文字,因为我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常亲近文章,却未必敢高攀文学。
学其短,当然是学古人的文章。但古人远矣,代沟隔了十几代,几十代,年轻人可能不易接近。所以便把我自己是如何读,如何理解的,用自己的话写下来。这些只是我自“学”的结果,顶多可供参考,万不敢叫别个也来“学”也。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十日于长沙。
(首刊一九九九年 《出版广角》 第一期)
(三)
“学其短”从文体着眼,这是文人不屑为,学人不肯为的,我却好像很乐于为之。自己没本事写得长,也怕看“讲大道理不怕长”的文章,这当然是最初的原因;但过眼稍多,便觉得看文亦犹看人,身材长相毕竟不最重要,吸引力还在思想、气质和趣味上。
“学其短”所选的古文,本是预备给自己的外孙女儿们读的。如今课孙的对象早都进了大学,而且没有一个学文的,服务已经失去了对象。我自己对于古文今译这类事情其实并无多大兴趣,于是便决定在旧瓶中装一点新酒。——不,酒还应该说是古人的酒,仍然一滴不漏地装在这里;不过写明“念楼”的瓶子里,却由我掺进去了不少的水,用来浇自己胸中的垒块了,即标识为“念楼读”尤其是“念楼曰”的文字是也。
这正像陶弘景所说的,“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借题发挥虽然不大敢,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时,或者也会来那么两下吧。
二千零一年六月十一日于长沙城北之念楼。
(首刊二千零一年六月十九日《文汇报·笔会》)
(四)
“学其短”十年中先后发表于北京、南宁和上海三地报刊时,都写有小序,此次略加修改,仍依原有次序录入,作为本书序言。要说的话,历经三次都已说完,自己认为也说得十分清楚了。
三次在报刊上发表时,专栏的名称都是“学其短”,这次却将书名叫做“念楼学短”。因为“学其短”学的是古人的文章,不过几十百把个字一篇,而“念楼读”和“念楼曰”却是我自己的文字,是我对古人文章的“读”法,然后再借题“曰”上几句,只能给想看的人看看,文责自负,不能让古人替我负责。
关于念楼,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最后一句是这样说的:
楼名也别无深意,因为——念楼者,即廿楼,亦即二十楼也。
二千零二年六月四日。
(首刊二千零二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念楼学短》一卷本)
(五)
“学其短”标出一个“短”字,好像只从文章的长短着眼,原来在报刊上发表时,许多人便把它看成古文短篇的今译了。这当然不算错,因为我拿来“读’和“曰”的,都是每篇不超过一百字的古文,又是我所喜欢,愿意和别人共欣赏的。谁若是想读点古文,拿了这几百篇去读,相信不会太失望。
可是我的主要兴趣却不在于“今译”,而是读之有感,想做点自己的文章。这几百篇,与其说是我译述的古文,不如说是我作文的由头;虽说太平盛世无须“借题发挥”,但借古人的酒杯,浇胸中的垒块,大概也还属于“夫人情所不能止者,圣人弗禁”的范围吧!
当然,既名“学其短”,对“学”的对象自然也要尊重,力求不读错或少读错。在这方面,自问也是尽了力的,不过将“贬谪”释读成“下放”的情况恐仍难免。虽然有人提醒,贬谪是专制朝廷打击人才的措施,下放是党和人民政府培养干部的德政,不宜相提并论。但在我看来,二者都是人从“上头”往“下头”走,从“中心”往“边缘”挪。不同者只是从前圣命难违,不能不“钦此钦遵”克期上路;后来则有锣鼓相送,还给戴上了大红花,仅此而已。于是兴之所至,笔亦随之,也就顾不得太多了。
公元二千零四年元旦。
(首刊二千零四年安徽教育出版社《学其短》一卷本)
(六)
二千零二年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初版的《念楼学短》一卷本,只收文一百九十篇。此次将在别处出版和以后发表于各地报刊上的同类短文加入,均按《念楼学短》一卷本的体例和版式作了修订,以类相从编为五十三组,分为五卷,合集共计五百三十篇。
抄录短文加以介绍的工作,事实上是从一九八九年夏天开始的,说是为了课孙,其实也有一点学周树人躲进绍兴县馆抄古碑的意思。一眨眼二十年过去,我已从“望六”进而“望八”,俟河之清,人寿几何,真不禁感慨系之。
《念楼学短》的本意,当然是为了向古人学短,但写的时候,就题发挥或借题发挥的成分越来越多,很大一部分都成了自己的文章。我的文章顶多能打六十分,但意思总是诚实的。此五卷合集,也妄想能和八五年初版的拙著 《走向世界》 一样,至今已四次重印,得以保持稍微长点的生命。《走向世界》书前有钱锺书先生一序,这次便向杨绛先生求序,希望双序珠玉交辉,作为永久的纪念。九十九岁高龄的杨绛先生身笔两健,肯作,这实在是使我高兴和受到鼓舞的。
二千零九年六月十日。
(首刊二千一十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念楼学短合集》)
(七)
《学其短》和《念楼学短》每回面世,都有一篇自序,这回已是第七篇;好在七篇加起来不过三千五百字,平均五百字一篇,还不太长。
《念楼学短》和《学其短》,开头都是一卷本,后来合二为一,一卷容纳不了五百三十篇文章,于是成了五卷本。至今五卷本已经印行三次,销路越来越广,印数越来越多;应读者要求,还会出简要版,出数字版,五卷本便觉得累赘了。
从本版起,《念楼学短》将分上下卷印行,五卷本成了两卷本,但内容五十三组五百三十篇仍然依旧,只将各组编排次序略予调整。比如将“苏轼文十篇”“陆游文十篇”调整到“张岱文十篇”“郑燮文十篇”一起,以类相从,也许会更妥帖些。
八十年前见过一本清末外国传教士编印的书,将《圣经》中同一段话,用各种文字翻译出来,各占一页,只有中国文言文的译文最短。我说过,我们的古文“最简约,少废话,这是老祖宗的一项特长,不应该轻易丢掉”。但老祖宗的时代毕竟是过去了,社会和文化毕竟是在进步。我们要珍重前人的特长,更要珍重现代化对我们的要求和期待,这二者是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的,我以为。
二千零一十七年于长沙,时年八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