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鹏 医家小传
刘云鹏,1910年生,湖北长阳人。五世业医,父亲刘哲人,初习举子业,后弃儒从医。先专攻“伤寒”,后悬壶沙市,以地处卑湿,遂旁通叶、薛,以湿热立论,屡起沉疴,于是声名鹊起,竟大行于沙。先生自幼聪慧,秉承家学,侍诊之余,通读《内经》《伤寒》《金匮》诸书,于吴氏《温病条辨》尤多领悟,深得其中三昧。先生弱冠即挂牌行医,与哲人先生同室应诊。抗战军兴,遵父命回老家长阳,游学于松滋、宜都。遍访名贤,技益精进。惜烽烟遍地,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徒怀利刃蓄势待发而已。光复后,定居沙市,时值湿温流行,沿门阖户,缠绵床褥。诸医多处以“人参败毒”、“防风通圣”等辛温发散剂,致伤津劫液,而湿热之邪仍滞留不去。先生独具慧眼,笔走龙蛇,书叶氏“黄芩滑石”等淡渗利湿轻清灵动之品,立起。于是医名大著,病者辐辏于门。建国后,赴北京中医进修学校深造。1956年创办沙市中医院,任院长。翌年创办沙市中医学校,兼任校长。60年代,先后任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卫生局副局长等职。虽身兼多种行政职务,但诊病不辍。1981年晋升为主任医师,1983年获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被聘为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7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中医妇科知名专家”称号,2008年被聘为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1年被湖北省人事厅、湖北省卫生厅授予“湖北中医大师”称号。
先生在临证中,锐意创新,不落前人窠臼。对各家学说,兼收并蓄,不抱门户之见。早期受哲人先生影响,将《伤寒》经方运用于时行疾病,常常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病者患心腹痛,发作欲死,气上攻心,如豕奔腾,诸医束手。先生诊脉,按《伤寒论》奔豚气治之,处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一服立止,再服平复如故。
50年代以后,沙市轻纺工业崛起,先生随俗为变,着意研究妇科,于经孕诸疾,造诣尤深。先生诊疾,不轻用补法,尝谓“祛邪即所以扶正”。
一带下病者,多以均以脾虚气陷,处“完带”、 “六君”之辈不效。先生诊之,断其仍为湿热留恋,以黄芩滑石汤化裁,寥寥数味,连服数剂竟愈。
一妇女病“血崩”,诊为“子宫内膜增殖症”。二月来,血淫淫不绝,沾染床褥,病者不堪其苦,屡服“归脾汤”、“ 黑蒲黄散”等不效,先生按仲景“黄土汤”意,以姜炭易附子,赤石脂易灶心土,加白芍、黄柏,不数剂而安。其辨证之精确,用药之严谨,于兹可见。
先生屡屡独出心裁,将时方赋以新意,扩大临床应用范畴,医界同仁常怀“高山仰止”之情,他习用的“芩连半夏枳实汤”治疗湿热胸痞,“清燥救肺汤”治疗气阴两伤之重度妊娠恶阻,“凉膈散”治疗重症崩漏之热入血室,均为神来之笔,使人叹为观止。
从游弟子整理先生学术思想,先后有多篇论文结集问世,其中“妇科调肝十一法”、“崩漏九法十一方”在医界广为流传,新创妇炎清中成药,治疗急慢性盆腔炎,也是有口皆碑的。
先生一生惜老怜贫,乐善好施。在诊务中,每见穷困潦倒者,常解囊相助,或于处方用药时,斟酌再三,去其价昂之品,而以平廉之品代之,亦获殊效。每悬牌应诊,病者呼朋带友,摩肩接踵,先生不辞繁难,仍屏息以定脉律,凝神而选方药。有病者自远方来,常造访先生寓所,每一饭而三吐哺,先生无丝毫懈怠。常对弟子说:“医者,意也。腠理脏腑,至微至巧,无恐惧之心,居高以临下,毫厘而千里,这是医生的大忌啊!”古人云:“仁者之言,其利愽哉!”舍先生其谁!
先生啸傲医林80年,奖掖后学,诲人不倦。桃李门墙,弟子甚多。其中亲与授受,登堂入室已晋高级职称者14人,为培养中医药人才做出了贡献。201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刘云鹏工作室确定为国家级名老中医工作室。
先生平日忙于诊务,无暇笔耕。诊余之夕,仍孜孜批览中医文献。每有会意,则一一笔录,散珠朴玉,积累甚丰。惜十年浩劫,毁于一旦。改革开放后,先生如沐春风,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并在其弟子协助下,回忆整理成《妇科治验》一书。付梓后,美国、丹麦、原苏联等国内外读者,纷纷来信来访,医名更不胫而走。1995年,先生领衔的“固胎合剂防治滑胎的临床和药理研究”获湖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
先生虽百岁高龄,仍精神矍铄,记忆过人,性格开朗,壮心不已。对中医药事业一往情深,对党的中医政策无限眷念,执着地憧憬着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辉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009年先生的传奇人生被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在“百岁传奇”栏目报道,2010年先生又被评为“感动荆州2009年度人物”。
现再据已存资料,加上近年临床治验,由先生核定,结集成编,窥一斑而知全豹,启先贤而惠后学。然乎否乎,一任当世。然则,知先生者,其在读者间乎!
秦德声谨识
201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