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骨质疏松日 | 钙片能够帮助骨质远离疏松吗?

每年的10月20日为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国主题:骨量早筛查,骨折早预防。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大家对于骨质疏松都或多或少地知道一些。比如骨质疏松就是体内的钙少了,要想预防或治疗骨质疏松就得补钙。是这样吗?是也不全是。

第一、钙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骨骼由外层的骨皮质和在内侧的骨小梁组成。骨骼组织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构成。有机物主要为骨胶和磷酸钙,无机物主要是羟基磷灰石结晶和磷酸钙。钙是维持骨硬度的主要物质。当骨皮质和骨小梁中的钙质减少后,骨骼的硬度就会减弱,严重的就会造成骨质疏松。既然骨骼的硬度与钙磷相关,那么对其吸收有帮助的物质就能有效地改善或治疗骨质疏松。

第二、什么对钙磷吸收有益?

1.维生素D对钙磷代谢的影响。维生素D可以促进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对钙磷的吸收,增加血钙,血磷含量,刺激成骨细胞的活动,从而促进钙盐沉积和骨的形成。同时,提高肾脏对钙、磷离子重吸收能力,使尿钙、磷的排出量减少。

2.维生素K对钙磷代谢的影响。维生素K可以促进骨的生成,抑制骨吸收,并能显著减少尿钙的排出量。补充维生素K的剂量,K1,200μg~1mg,K2,45mg。

3.蛋白质与钙磷代谢的影响。有间接的证据证明,高蛋白质的摄入,可以导致人体尿钙排出增加,但是高蛋白膳食是否一定会增加钙的流失,从而对骨骼健康有不利的作用,还不能肯定。

第三、钙为什么会减少?

骨是体内钙和磷的储存库,成年人30~35岁人体钙总量能达到骨的峰值,约有1~1.5kg,其中99%以上储存在骨骼和牙齿中。钙离子是人体神经肌肉工作的重要离子,比如缺乏钙离子就会出现抽筋的现象,磷是人体细胞膜的成分之一。所以我们的每一天喜怒哀乐都需要钙和磷离子。一旦我们的血液中缺乏钙磷,那么大脑就会从骨骼中动员入血。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骨质疏松。

第四、为什么大脑要从骨骼中动员钙磷入血,是我们日常摄入的不足吗?

应该是不完全对,下面大概为大家讲解钙磷的代谢。

1.长期营养不良,造成蛋白质、钙、磷摄入不足确实是骨质疏松的一个常见原因,如,胃肠道功能不佳,或为了减肥而恶性节食的人群。

2.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过度饮酒每天超过30ml纯酒精,吸烟,咖啡,过量饮茶。

3.制动,比如因疾病不能下床活动或不方便下床活动的人群。当然也不排除有特别讨厌活动的人群。

4.性腺机能减退,如卵巢切除的患者。

5.内分泌疾病的患者,如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库兴综合征。

6.其它疾病,如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帕金森氏病。

7.药物,如激素(大于3个月如果没有对症补钙治疗足可以引起骨质疏松),抗凝药,抗癫痫药,质子泵抑制剂。

8.妊娠,哺乳期。

9.遗传。

第五、什么是骨质疏松?

1.骨质疏松症的定义: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

2.骨质疏松症的分型: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殊骨质疏松症三大类。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Ⅰ型、Ⅱ型两个型号。Ⅰ型: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此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多发生在绝经后15~20年,骨丢失主要在松质骨。Ⅱ型:低转换型骨质疏松症,主要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60岁以上的女性及70岁以上的男性。松质骨及皮质骨均有丢失。

(2)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是指失重、制动、病理性、药物性骨质疏松症。

(3)特殊骨质疏松症: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8~14岁青少年,多有遗传史,女性多于男性,病因尚不明。妊娠,哺乳期可归于此型,需引起重视。

3.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

疼痛:骨吸收过程中骨小梁破坏,消失,骨皮质破坏,引起全身性疼痛以腰背多见。

驼背:骨的支持功能减弱。

乏力:钙离子是神经肌肉活动的重要离子,其缺乏可导致身体易疲劳,乏力。

骨折:骨吸收引起骨质硬度下降,小应力就引起骨折。

呼吸受限: 由于胸、腰椎体变形引起胸,腹部挤压所致。

腹部受压:便秘,腹痛,食欲不振。也是由于胸、腰椎体变形引起胸,腹部挤压所致。

第六、如何治疗骨质疏松?

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痛苦,减慢骨转换率,降低骨丢失速度。

1.基本用药,一天1000mg以上,维生素每天D400-800单位。

2.抗骨吸收药,二磷酸盐类药物,女性可以选择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3.增强骨合成代谢类药物,主要包括甲状旁腺激素和氟化物。

第七、怎样有效预防或减轻骨质疏松?

1.补钙。中国居民膳食钙的推荐摄入量,1~3岁是600mg/天,4~8岁是800mg/天,11~17岁是1000mg/天,18~50岁是800mg/天,孕妇随着早中晚期的不同是从800~1200mg/天递增,哺乳期应达到1200mg/天,尤其强调50岁以上的老人,不管男女,都应该摄入1000mg/天。最好最经济最安全的途径就是通过食物来摄取充足的钙。食物中的钙磷比例如保持在2∶1~1∶1时,食物中的钙吸收得最为充分。但在实际上,磷在食物中含量较高,而且在食物中的分布非常广泛,相比较而言,含钙较高的食物范围就比较小。奶及奶制品是钙磷比最合适的食物,每100ml牛奶中含有100mg钙,这就是说,要想使我们的食物中保持较适宜的钙磷比,就一定要多摄入奶及奶制品。蔬菜类不能只看钙磷比,因为大部分都含的草酸和植酸,而且会影响钙的吸收,但是十字花科的蔬菜比如,西兰花、甘蓝含钙高,草酸少建议多食用。

2.运动。适当的运动能有效提高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在骨骼上的沉积,只有力量通过骨骼才能让人体加强骨的强度。宇航员在太空失重条件每个月丢失1~3%的钙,即使他们努力运动也很难保持骨骼的钙流失。这与长时间吃柔软的食物牙齿不好的道理是一样的。

3.晒太阳。晒太阳不用长时间在阳光暴晒,比大家想象中要少得多。如果短衣短裤晒太阳,那么一次5分钟,一周两到三次就可以,如果长衣长裤就得第次至少10分钟,一周三次以上。也就是如果我们每天坚持户外活动,就足够了。

4.补充维生素。维生素D补充因人而异,根据个人情况建议每天补充200~400国际单位也就是5~10μg(微克)。维生素K中K1和K2对骨质有很大帮助,建议通过绿叶蔬菜补充,如需口服建议听从医生指导。

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既然人体的钙在35岁左右时达到峰值,之后就会逐渐减少,那么我们就需要在35岁努力加强钙磷在骨骼上的沉积。比如,在年轻的时候多户外运动,健康控制饮食,少喝酒,少咖啡,不吸烟。

【本期专家】

杨宇,沈阳市骨科医院软伤科副主任,医学硕士研究生。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软伤协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多年从事软伤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擅长四肢关节疼痛,脊柱疼痛的保守治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