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让人灵魂出窍的枕边书
文:七月娃娃
旅途归来,
该是读书的时候了。
相对而言,我更享受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时光。
好的枕边书,要美,也要简单,
读起来愉悦柔软,轻松没有负担。
《诗经》
失眠的夜里最适合读,读出声音来,
不需要理解其中意思,君子如玉,如切如磋……
字字句句在口中,跟夜一般万籁俱静的心灵,
胜过一切的跋山涉水。
《傲慢与偏见》
只因为书里有这样一些字句,让人满怀希望。
“继续怀抱美好的希望,不是因为天真,
而是因为我们相信自己,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不管那个人最终有没有来,来不来,
我们都是最最美好,独一无二的女子。”
也许读着读着,你能找到那个潜藏的自己。
《看不见的城市》
据说这是一本看一两页便有吃大餐感觉的书,
但也有很多人说看不懂它。
书跟人也是有缘分的,
不是每一本书都能让每一个人喜欢。
它是一本旅游书,但它也是一本哲学书,
它能催眠,但在如厕时看也无妨,
看一本难懂又好看的书,也许是最美好的私人时光了。
《查令十字街84号》
这本书几年前就买了,放在书架的最上端。
直到清理旧书,才发现这是一本充满暗涌的书。
在伦敦,故事发生的书店早已经改成一家酒吧,
那些对这个世界不自信的人们常来寻梦,
如今唯有在书中寻找蛛丝马迹了。
《三十六大》
我看冯唐是先从《活着活着就老了》开始的,
带着偏激的杂文才让人看的痛快淋漓。
很多年前,一些北京的文艺女青年以跟冯唐睡一觉为荣,
可惜冯先生偏偏又强调唯妻可睡。
东拉西扯的书看起来毫不费力,
睡不成冯唐不要紧,
酣畅淋漓的文字会让阅读带来另一种快感。
《一个人的村庄》
阴差阳错买到了这本散文集,
冬日在零下四十度的呼伦贝尔,
看着车窗呼啸而过的雪地和村庄,
总是会想到书中的文字。
睡觉的时候捧起这本书,
读到人畜共居的村庄里写到:
“有时想想,在黄沙梁做一头驴,也是不错的。”
突然很激动,在这茫茫雪原里,做一匹马也是不错的,
平常的时候沉默地守候着,
等客人来的时候迎风奔跑,眼睫毛里挂满了风霜。
《时与光》
这是一本在上海内山书店淘到的旧书,
几年前在大学的图书馆里曾经借过来读过,
书中的第一句话便吸引了我,
“一瞬间,我什么都不知道。……”
这是我喜欢的调子,百读不厌,
徐圩的文字,总是能让人沉溺到他描绘的那座城市里,
扑所迷离却又不远离现实,
让人一发不可收拾。
那次在书店一起淘到的书还有《啼笑因缘》,
老书的魅力太大,摆在床边的书柜里,睡得安稳。
《念我旧时光》
自己写的书很少看,
有时候拿出来翻翻,总有不满意的地方。
前几天从出版社拿到了几十本新书,
想作为礼物放在公众号里赠与爱读的人,
后来想想几十本未必能满足所有的朋友,
这样不公平。
于是决定重新把旧书稿修订,
一篇篇连载于此,再加入一些新的文字和资讯,
或许更圆满一些,
而此时,我也想到,
或许我该再去一趟越南了。
遇到一本好的书,
那种感觉,
不亚于遇到一个好的人。
也许这个时候,你需要的不是一趟旅行,
而是一本适合的书。
我是七月娃娃,一个有理想的失业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