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华阳赵氏宗谱

常回家看看

天王镇西北4公里处,有个叫三赵村古村落,村里居住的三支赵姓各保存有家谱。根据家谱记载,两支赵姓为宋太祖赵匡胤的后裔,《乾隆句容县志》并作有介绍。另一支赵姓许是与赵光义有关。这使得来此进行文史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啧啧称奇。数百年来,三支赵姓同甘共苦、相濡以沫。他们保存的家谱已成为本地区人口迁徙和赵宋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

第一支《华阳赵氏宗谱》

该谱保存在毗邻的赵巷村,为民国六年(1917年)修,名《华阳赵氏宗谱》,13册。《乾隆句容县志》地名录:“艺祖(宋代人对赵匡胤的称呼)七世孙伯珪(1118?~1202),袭封金陵郡王,因南渡,於绍定间卜居赵巷至今,子孙繁衍”。

赵伯珪是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秦王赵德芳的后裔,赵匡胤第七世孙,南宋宗室“秀安僖王”赵子偁的长子,南宋第二位皇帝宋孝宗赵昚的亲哥哥。

《宋史》上赵伯珪记作赵伯圭。圭是一种玉器,圭与斜玉旁的珪可通,其弟孝宗赵昚原名赵伯琮,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被立为皇太子,改名赵昚。原来都是玉字辈。

公元1127年,中国北方的金国女真人举兵南下,宋高宗南下,迁都于临安。成千上万的中原官员及民众像潮水一样仓皇向南逃亡,史称“南渡”。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赵伯珪举家南迁于句容南乡天王赵巷。从此赵氏族人就在此地安家落户,子孙繁衍,形成南乡一大村,村也以姓得名。赵伯珪成为天王赵巷的始祖。

赵伯珪作为皇室宗亲,赵伯珪并非皇室光环下的碌碌无为之辈。

在弟弟赵昚入宫为太子时,他任秀州华亭县尉,后主持浙西提刑司。宋孝宗受禅后,下诏授予其兄赵伯珪任集英殿修撰之职,并担任台州(今浙江天台等县)知府。由于赵伯珪为官清廉,治理台州颇著政绩,又被命为敷文阁待制,改任明州(今宁波市)知府,并兼任沿海制置使。

明州一向是海寇猖獗之地,海寇凶残狡黠,屡屡骚扰掠夺当地百姓,官府也拿他们毫无办法。赵伯珪到任伊始便着手打击和肃清海寇,以安定民心。赵伯珪采用软硬兼施的办法,首先设计劝降了海寇匪首葛明,并派兵活捉其同党倪德,然后让他们为官府做事,负责招引劝降其他海寇。海寇因群龙无首,树倒猢狲散,明州沿海由此安宁。

在明州知府任上十年,赵伯珪“政宽和,浚湖陂,均水利,辨冤狱”,将明州治理得井然有序,深受当地人的拥护和爱戴。赵伯珪因此也得以加官晋爵,升任显谟阁、龙图阁学士。

孝宗淳熙九年(1182年),赵伯珪封为郡王,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孝宗禅位,宋光宗赵惇登基为帝,赵伯珪相继升任为少师、太保,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袭封秀王(《赵氏家乘》称“金陵郡王”)。不久,赵伯珪又兼任崇信军节度使。绍熙五年(1194年),宋孝宗驾崩后,赵伯珪奉命入朝担任攒宫总护命名,升任少傅。可谓声名显赫,荣耀一时。

但赵伯珪生性谦谨,从不居功自傲,更不因是皇帝近属而自居。每次与皇帝相见,总是毕恭毕敬,执以臣节,由此深得皇上的敬重。赵伯珪兼任崇信军节度使时,“赐第于湖州(今浙江吴兴县)”。嘉泰二年(1202年)赵伯珪迁居湖州,不久病死,享年八十岁。由于他功名显赫,政绩卓然,在死后,“帝为辍朝三日,追封崇王,谥‘宪靖’”。与他同时代的政治家、文学家虞俦有《挽崇宪靖王诗》:

龚庆安僖八十春,绵绵仙李更蟠根。

王封一品身尤贵,位冠三师德愈尊。

华萼楼边空堕泪,白蘋洲上重销魂。

哀荣终始公何憾,节钺貂蝉萃一门。

赵伯珪有九子:师夔、师揆、师垂、师离、师禹、师皋、师岩、师弥、师贡。官居一品,名满天下的画家赵孟頫是其三子赵师垂的曾孙,也就是赵伯珪四世孙。

关于赵巷村来历,句容的学者就曾写过此类文章并见诸于报,如:《句容姓氏分布略谈》,《句容的人口与方言》等。这支赵姓除了赵巷与三赵村外,天王镇,唐陵、大路口以及句容其它地区都有分布。相传赵巷村西南的“三个包子”就是赵伯珪墓。解放初期,村东南还遗有赵王墓的石碑,碑后来用作砌桥,今已失落。

赵巷村是南乡最大的自然村,曾有十一个生产队,村里巷道纵横。错落有致,从遗存的古建筑框架和基础上看,没有一所古代大家族的豪宅庭院。村里古槐、古井诸如历史传说,老人们更是如数家珍。传说赵王后人为避元兵劫掠,把带过来的金银珠宝分埋于村里的阴沟中。后来赵王藏宝的故事,就形成了一首民谣:“七澡缸,八马槽,一百步,三道桥,想要得金银,就得阴沟里淘。”

《华阳赵氏宗谱》尊赵伯珪为始祖,近千年的繁衍,这支赵姓已成了南乡的名门望族。

《华阳赵氏宗谱》所列讳派有:一国明成家治经纶大建正朝端厚德深仁延世祚懋功楨善眙裕谋

第二支《赵氏族谱》

润东洪熙就是现在的丹徒大港。这支赵姓始祖为赵匡胤次子燕王德昭的五世孙,名:赵子褫,其家族于靖康丁未(1127年)南渡,建炎已酉(1129年)始迁大港而居。绍兴壬子(1132年),子褫加绶朝散大夫,赐田百顷,死后葬在乔木山北(古称仙墓山),今有赵氏佳城等遗迹。赵子褫墓已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乾隆句容县志》载:“赵子裭,宋高宗南渡后,授朝散大夫,赐田两百顷,中有二十顷在句容,爱其地僻风淳,倦于北迁,占籍邑之移风乡,而以赵文得名其户”。古移风乡在今东昌、白兔区域。也就是说宋高宗赐田两百倾,一百八十顷在丹徒,二十顷在与丹徒交界的句容境内,之后赵氏随田产陆续移居句容。

《赵氏族谱》(润东洪熙)为民国三年(1914年)修,堂号:敦本。赵锡光纂辑。

《赵氏族谱》(润东洪熙)显示:山赵之祖,三九二公于明成化元年(1465年)移迁华阳大南门外土名:山赵村,目视风淳俗美,山清水秀,筑室安居焉。

卷之一:大字“珍藏世宝,木本之源”、帝纪;卷之二目录、赵氏源流序、赵氏合谱序、山赵村重修族谱叙、赵氏重修宗谱序、老祠图、朝散大夫夫妇墓图、敕命、家训、家规、十八大分总目、新定凡例、家训、家规、赵氏宗训、赵氏祠规、传赞、领谱录、民国甲寅修谱子孙名氏录、跋;卷之三世系图小引、皇宋太祖支下南渡始迁大港系图、南渡迁大港赵氏世系图(第一世至九世)、润东大港南街洪鹤池顺庸公裔下荣华分续修谱系之图(第九世至三十三世)、祖茔;卷之四至十二润东迁居句邑大南门外临泉乡正五图(今郭庄黄立墅村),山赵村赵氏重修族谱年表(第一世至三十三世)、前后跋。内有盛祥、朱宗灏等撰谱序;钱嘏波、孙芝远、陈德鹔、贾玉书、杨贵方、杨宗荣、胡长清、张轸、丁继和、魏德桃、王佩之等撰文。

《赵氏族谱》(润东洪熙)句容现存有三套,一套藏于后白镇林梅的西头店村,两套藏于天王三赵村。三赵村另保存有甲戊年(1943或是1874)赵氏祖系绢轴,楹联为鸟文书:“茂林修竹义之帖;流水桃花白也诗”,落款为“八十老人一峰朱堃”。字体用鸟书书写,连题款在内共有大小35字,用234只鸟组成。对联中,字中有鸟,鸟中有字,字鸟同体,相辅相成。每个字均带鸟的造型,这些鸟的造型是根据点、横、撇、钩、捺等笔画巧妙地点出的,千姿百态。

句容《润东洪熙赵氏宗谱》与大港总谱完全能对上。他们是大港总谱十八大分,一百零九小分中的一支。他们的辈份已不同于大港赵氏,由大港赵氏迁至安徽肥东赵氏族谱显示:明以后生活在句容的这支赵氏除黄立墅,山赵村外,还有长塘埂,老塘坝,大塘埂,长埂坝,下塘埂。以上地名在《乾隆句容县志》能找到一点身影,似赤山湖上游圩区,这些地名的准确位置,如今己不得而知。

《赵氏族谱》(润东洪熙)句容讳派:子伯师希與孟由宜顺思民方盛仲自均平永尔显汝豫仕台弘逢圣恩锡起正维邦懿得傅家

第三支《赵氏宗谱》

这一套系残谱,该谱在文革时期为了躲避“破四旧”运动,用旧布袋埋入地中,当时没有塑料袋,族谱在运动过后挖出,已严重残损。残谱名《赵氏宗谱》,堂号新余。残谱含有部分手抄本。木活字本修于晚清时期。据村民介绍:赵一曼就出之这支赵姓。

这套残谱记载族祖赵伯晟与元兵作战的信息,但这段记载却与《宋史》有矛盾。

残谱没有提到本宗出自赵宋王室,手抄本列的一世公为唐朝开成年间进士,名:赵潜字裕元,号乾夫。木活字本中记载:南宋末,族祖赵伯晟在浙江安吉于元兵交战,守将吴国定开城放元兵入,赵伯晟被执,誓死不归,公口骂不绝,被元兵加害,失首无血,上闻之,谥“忠干”。得年五十六,生葬失考。据赵姓后人介绍:赵伯晟葬于今三赵村西乌山岗。至今村里还流传白血公的故事,说是赵伯晟被杀,血是白颜色的。

根据《赵氏宗谱》所记内容,分析似有两种可能:

一、《宋史》记载:南宋末,皇室命令宗族拱卫临安,与元兵作最后的抵抗,安吉一战,吴国定开城,死的宋室宗亲叫赵良淳。良淳是赵光义的十一世孙,任浙江安吉州的知州。德佑二年(1276年),元军逼近临安,围困安吉城,遣使者前来劝降,赵良淳烧了劝降书,斩了使者祭旗,组织军民日夜防守。这时,前来救援大将吴国定,夜间开了城门向元兵投降,顿时城破,赵良淳见事不可为,自缢而亡。赵良淳殉国后,他的弟弟赵良效怕被灭族,率家人及残余部众来到高淳花山,筑寨而居。后来他的曾孙赵同文见花山附近有块地乃是风水宝地,就带着全族移居此地。1984年6月,在花山旧河城一加工厂内,发现了赵良效的墓道碑。宋史《赵良淳传》的内容与残谱内容基本一致,只是名字对不上。如果残谱记载族祖与元兵作战信息是真实的,这支赵姓应该是高淳花山的一支。

二、中国民间修谱盛行于明末清初,因年代与人口迁徙的原因,往往一个族谱在记录数百年或上千年族人信息时,传说与附会的成分较多,文献考证,本着正史为准,野史为辅,有出土碑志文物应以碑志为准的原则。残谱所记录的内容与正史有很大出入,笔者认为: 这支赵姓如果是唐开成年间进士赵潜后裔,则族祖赵伯晟与元兵交战的情节为附会。如果是赵伯晟或高淳花山赵姓的一支。应解释为在蒙元时期,怕秧及子孙,因此套用了赵潜这个莫须有的始祖,以续香火。

据了解溧水高淳也有赵潜后裔,并保存有完整的《赵氏宗谱》。这支赵姓近代的排行为:立定承家政,忠孝世德昌。

三赵村之由来

《赵氏族谱》(润东洪熙)与《赵氏宗谱》(残卷)记载:三赵村原名山赵村,村子座落岗地上,后三支赵姓陆续迁至并建有祠,其中也有《华阳赵氏》祠。因此更名:三赵村。相传赵氏先人为了镇住风水,在村前挖了两个塘,叫做阴阳塘,一塘混水,一塘清水,常年如此。上辈流传下一首民谣叫:“九井十三窑,三步两个桥。如果不相信,一对阴阳镜”。九井是指村里原有九口井,十三窑指村西砖瓦窑群。又村里原本桥多。阴阳镜为两个阴阳塘。这种镇压风水的现象,在高淳花山赵姓那也有传说,只有花山村前挖了个八卦塘。

世界赵氏宗亲联谊会官方QQ群:106563178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