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高品质爱情的人,都在这3件事上拎得清

主播:Bobo

这本书是由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霍妮所写。作者从精神、认知和情感等角度深入剖析爱情挫折、爱的方式以及爱的能力,使我们对爱情、伴侣选择、激情、沟通、依恋、婚姻等各个方面有一个崭新的认识,帮助读者在美好的年华里遇见美好的爱情。

这次,我们讲解书中的三个重点内容,分别是结婚以后的爱情、情感困扰的原因和重拾幸福时光。

结婚以后的爱情

大家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可有多少人正儿八经地学习过爱情?又有多少人清楚爱情的发展规律?我们常会看到二十来岁的小伙、姑娘发誓激情相伴、幸福一生。但民政局高居不下的离婚率总会跳出来,啪啪打脸。

科学研究的真相是,结婚两年后,伴侣之间的沟通、体贴行为、互动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表达亲密的时间比婚前少了一半。一方面是由于有太多的生活琐事需要处理,另一方面是“熟悉”让浪漫和激情的比重越来越低。

不要觉得这是对爱情的否定,它们只是符合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就像想要理解王健林1个亿的小目标,你先要明白他的行业领域以及发家史;就像想要搞定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你也要先从初等数学学起。

所以,不要一张嘴就是“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把这句话当真理的人,多半没有爱的能力。要客观看待爱情的不同阶段,掌握爱的波段和规律,在接受现实的基础上才能改善彼此的关系。而不是把情愫初生的浪漫和激情当成爱情的定位,这样不仅绑住了对方,也锁住了自己。

情感困扰的原因

“最近几年,我的丈夫把所有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事业上,一个星期有好几天都在加班,这个家似乎和他没有一点关系。我挺憋屈的。”一个满面愁容的妻子和作者抱怨道。

“当初你喜欢他什么?”作者问。

“我欣赏他踏实肯干、事业心强……”回答完后,妻子陷入了沉思。

初遇,喜欢他的上进,婚后嫌他陪伴不够;

相逢,沉醉于她的天真烂漫,婚后嫌她不谙世事;

邂逅,被她的温柔安静吸引,婚后嫌她木讷被动。

对于这样的情绪反差,美国加州大学的社会学家黛安·费尔姆丽总结出了一条规律:恋爱时伴侣最吸引自己的特质,到后来往往变成了彼此眼中的缺点。这都是错误的心理预期造成的。

“没有绝对的优点”。在婚前这些特质被放的越大,婚后心理落差就越大。

不仅如此,著名心理学家迈克尔还发现,人带有的社会属性必然会导致我们对一些不良行为反感。比如放屁、挖鼻孔、不刮胡子及大声放音乐等不顾及他人感受的行为,都会成为我们负面情绪积累的“过敏源”。可刚恋爱时,这些毛病是不容易被看到的。但随着婚后精神上的松懈,人们也就不太顾及。虽然起初彼此也不会太在意,但积累久了就会导致情绪集中爆发。还记得那个因为挤牙膏方法不同就离婚的案例吗?实际上,牙膏只是“背锅侠”,两人刚好因为那件事爆发了而已。

这样重拾幸福时光

所以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尺子量对方。你对他的喜爱和抱怨都只是出自于你的感受。我们太习惯于从自己的评价体系出发,去推测、揣摩、评价另一个人,却完全忘了,对方有着和自己完全不同的认知方式和评价标准。

“我以为……”“我觉得……”“我不想……”一切从我出发的念头,必然会在两性交往中碰壁。作者听过最多的抱怨是:“我无法理解TA到底是怎么想的”。

这就是问题所在。

调研结果表明,离婚的一个最核心原因就是:感受不到来自另一半的感激。这感激中往往还包含:关怀、体贴、和理解。所以设置感恩时刻才是浪漫关系的催化剂。比如:给与对方欢迎回家的拥抱、庆祝好事的发生、互相赠送感恩录或者是出差前的祝福便签,这些小举动对感情的培育有大作用。

没有什么是应该做的。即便是最亲密的人也要保持感恩之心。这不是见外,而是让关系升温的相处之道。想想那些从我们生命中“走失”的朋友吧,缺少维系和关心,结局总是相似:到最后,一个不说,一个不问,关系逐渐被时间稀释,只留下零星碎片深埋在回忆里。

总结一下,爱情是近在咫尺的大学问,但很多人都不及格。我们要学会正视婚后的爱情生活,了解情感困扰的成因,对症下药,用感恩的心加固彼此的心桥,互相理解,畅快沟通,让生活充满幸福时刻。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好好经营你的爱情,不要留下遗憾。

参考书目:《爱情心理学》[美] 霍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