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议论文中怎样分析说理

很多考生写议论文时,会提观点和摆材料,但仅限于罗列,以叙代议,缺乏充分深入的分析说理,致使议论文浅显空泛,没有说服力。要使材料能充分证明观点,就必须通过分析,把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证明给人看,才能把论点阐述得深刻透彻,议论也就越深刻有力。

[怎样让习作不落俗套]

方法一 运用因果分析追问原因

这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

观点:磨难,能历练人生

文段:磨难,能历练人生。霍金在大学学习后期,开始患“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运动神经元疾病),半身不遂。他克服了种种困难,于1965年进入剑桥大学冈维尔和凯斯学院任研究员。这个时期,他在研究宇宙起源问题上,创立了宇宙之始是“无限密度的一点”的著名理论。残疾老师邱汉强从小瘫痪、左眼失明,却自学日语达到翻译水平,桃李满天下。谢坤山16岁时,因工伤事故,失去了一条腿和双臂,后来又失去了一只眼睛。但就是这样一个最不幸的人,却勇敢地挑战生命的极限,学会生活自理,后来成了一名画家。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存在问题] 这一文段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中间列举霍金、邱汉强和谢坤山三个例子来证明论点。该文段的问题是在例子和论点之间缺少分析语言。那么,怎样展开议论呢?阅读语段我们发现,“三位人物在磨难下的结果”已告知我们了,而对于原因则只字未提,所以,我们就可以添加“原因探究”的分析文字,以较好地架起事例与结论之间的桥梁,达到“叙”为“议”服务的目的。

[矫正升格](注意加横线的句子):

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霍金患有“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研究宇宙起源问题,创立了宇宙之始是“无限密度的一点”的著名理论,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打压,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顽强之歌;邱汉强克服困难,孜孜不倦地学习日语达到翻译水平,又广泛传授学生,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最后成功;谢坤山嘴巴叼着画笔作画,磨破了多少嘴皮,最终成为著名画家,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知道苦心人天不负,才最后成为强者。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定是一片蓝天。

方法二 运用假设分析反面论证

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使事例和析例正反映衬,很有说服力。

观点:论坚持

文段:欧立西为了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实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实验了606次,才获得了成功,制出了以实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

[存在问题] 文段中只有观点加例子,缺少必要的分析论证过程,读这种文章,需要读者自己进行补充分析,干瘪无味。我们可以使用假设分析,从相反的方面进行推理论证。

[矫正升格]

…… 

新药的问世是坚持的结果。如果欧立西仅仅实验一次,失败后就撒手不干了,那么新药当然不会问世。就算他实验了605次,失败了以后不再坚持,也绝不可能有新药的制成;正是因为他坚持到了最后,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所以,可以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方法三 运用意义分析揭示价值

就是透过论据提供的现象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所蕴含的意义,或予以高度评价,或揭示其要害、危害等,从而证明论点提出的看法和主张的影响、价值、效果等。

观点:顽强的意志是成功的基石

文段:贝多芬28岁那年得了耳病,到57岁逝世,中间20多年的岁月,都是在与可怕的聋疾苦战。但是贝多芬没有向命运屈服,他凭着顽强的意志与病魔作斗争,终于在逝世前几年写成了一生中最著名最富有战斗力的作品《第九交响曲》。

[存在问题] 这个文段举贝多芬为例,来证明“顽强的意志是成功的基石”。“顽强的意志”体现出来了,但论据与“成功”之间还需搭建一个“桥”,才能使论证更加充分,我们可以对其做意义分析。

[矫正升格]

……

试问,是什么使贝多芬走向了成功?是顽强的意志。我敢肯定地说,正是贝多芬有了顽强的意志,他才有了不屈的奋斗精神,他才有了可能去征服世界音乐高峰,从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

方法四 运用例后解说凸显观点

对于事例和结果间跳跃的叙例语段,或内涵丰富、可多角度阐释的叙例语段,我们可以作解说分析。

观点:追求与梦想

文段:小时候读彭端淑的《为学》,记住了那个蜀鄙二僧的故事:一贫一富的两个和尚都想去南海朝觐,富有者多年未果,而贫穷者却凭一瓶一钵早已从南海朝觐归来。

[存在问题] 这个文段叙述了《为学》中的故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但缺少论证分析,这个例子跟要讲的观点有什么关系,要把它解说明白,或解说它的中心是什么,或解说它与观点有什么关系。

[矫正升格]

……

这个故事不禁让人心生许多感慨:我们要做成一件事,客观条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心”。如果无心去做,那么就会像那个富和尚一样,总会以条件不成熟为借口,一拖再拖,最后万事蹉跎,就算再容易的事也注定做不成。而如果用心去做,那么就会像那个穷和尚一样,矢志不渝地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直至成功。

方法五 利用解说引导限定角度

对于内涵丰富、可多角度阐释的叙例语段,我们就要根据证明论点的需要,而强调相应的某一方面。

示例:小马过河,马妈妈把小马叫到身边说:“小马,你已经长大了,今天你把这袋粮食送到河对岸的村子里去吧。”小马非常高兴地答应了。可是河上没有桥,只能自己蹚过去。可又不知道河水有多深。牛伯伯说:“不深,才到我的小腿。”小松鼠说:“小马别下去,这河可深啦。”马妈妈让小马自己去试探一下河水有多深。小马小心地试探着,一步一步地蹚过了河。

这是一个典型的多角度的事例。仅从对象分析,就有小马、马妈妈、牛伯伯、小松鼠四个角度。所以,对于这样的事例,一定要用解说性文字让读者明白你要强调的是哪一个角度。

倘若证明的是有关“实践”的观点,那么,就应该从“小马的角度”去解说分析——原来万事只有自己亲自试过才知道,千万不能只听他人一说,就贸然作决定。

倘若证明的是“教育孩子”的观点,那么,就应该从“马妈妈的角度”去补充解说——马妈妈深谙教育之道。她明白,河的深浅与否只能让小马自己去寻找答案。作为父母最重要的不是代孩子走路,而是教会孩子自己如何走路。这样才会使孩子的人生路尽可能顺利,从而减少人生的迷失。

倘若证明的是“做事要符合客观实际”,那么,应该从“牛伯伯”和“小松鼠”的角度作议——说话做事不能只从自我角度出发,要多考虑对方的实际情况,这样,才会比较符合客观实际。

如此分角度解说分析后,读者才会明白用这一事例的目的。相应地,也达到了“证”的目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