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悍晨读:如何告别买买买的剁手困境?
主播:Bobo
本书总结了大量行为经济学大师的研究成果,通过有趣且立意新颖的实验,解读买买买时代的经济行为。接地气的案例引人深思,也为我们建立更理性的思维方式提供了帮助。
今天,我们将分享本书的三个内容,分别是『损失厌恶心理』、『聚光灯效应』和『替代性报酬』。
①
『损失厌恶心理』
回想一下,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去吃饭或者购物会不自觉地走进一些熟悉的老店,习惯性点常吃的菜,买用惯的牌子而很少主动进行新的尝试……
事实上,在面临选择时,我们的头脑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声音:一个是『获得更多收益』,另一个是『不想蒙受损失』。这时,过往经验会驱使我们选择后者。
这种宁可失去新经验也不想放弃既得利益的想法,在经济学中被称为『损失厌恶心理』。
除了上面的例子,『损失厌恶心理』在生活中十分普遍:吃自助餐时,贪心地往碗里夹各种食物;店家优惠购物券,不用掉会觉得可惜。
『损失厌恶心理』导致的不敢轻易尝试或放弃的做法,都是不明智的行为模式。只有保持开放心态、多与信任的人商议、正确权衡利弊才能不断减少『厌恶风险』带来的弊端。
②
『聚光灯效应』
先来讲个有趣的实验。
曾经有人让学生们穿上印有著名歌手大头像的T恤走进一间很多人的大房间。然后询问房间里的人,看有多少人注意到学生T恤上的头像。
结果显示,屋里只有46%的人注意到T恤上有大头像,而只有21%的人看清并认出那个头像是谁。
生活中,我们常常产生一些错觉,比如:穿了一件新衣服,感觉大家都在看自己从而浑身不自在;只要别人窃窃私语,就好像是在讨论自己。
实验结果告诉我们:大家对我们的关注度,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高,“胡思乱想”往往是我们中了『聚光灯效应』的圈套。
怎么破解这个魔咒呢?第一、 充分准备。比如,为了克服公开演讲的紧张,你可以提前熟悉流程,多加练习。第二、 保持自信。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只有你自信了,别人才更愿意相信你。
③
『替代性报酬』
运动、写作、阅读都是有益身心健康的事。然而很多人却行动不起来。为什么呢?
因为比起“健康”这个抽象的概念,他们会更容易聚焦眼前的事情并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来逃避行动,比如工作太忙没时间。
除此之外,眼前的短期利益也是阻碍行动的重要因素。有一句“反鸡汤”这样说:“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很舒服”,这就是不懂得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
想要自己行动起来,最好就是运用『替代性报酬』的策略。
什么是『替代性报酬』呢?
举个例子,为了鼓励人们不乱扔垃圾,德国大众公司曾经在公园里设置了『世界上最深的垃圾桶』。当人们往里面扔进垃圾时,垃圾桶就会响起一段模拟物体高空坠落的声音,让人无形中产生了这个垃圾桶像一个无底洞的错觉。
结果,这个垃圾桶收集的垃圾是其他普通垃圾桶的两倍。
运用这个原理,大众公司还在瑞典的地铁站设计了一处音乐阶梯。阶梯的外观像钢琴键,人踩上去就会发出琴键弹奏的声音。
这项简单的设计减少了电梯的使用比例,让愿意爬楼梯的人增加了66%。
大众公司有个“乐趣理论”:让无聊的事情变得有趣,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形成好习惯,还有助于我们有效影响他人。这就是“替代性报酬”的作用。
总结一下,今天我们分享了三个典型的经济学理论,分别是『损失厌恶心理』、『聚光灯效应』和『替代性报酬』。熟悉和把握这些经济学原理,除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告别买买买的“剁手困境”,还能逐步养成理性看问题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