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哦,小雪》作者:丁丽萍

(一)

  她叫小雪,她的名字好听,人也长得很美。

  小雪生于1956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那天是入冬的第二个节气-小雪。

  那时农家妇女生孩子是不进医院的。据说那时村里有个经政府统一培训合格的接生婆,可不知为什么她家没有去请她来,小雪是由她的奶奶接生到这个世界上的。

  那天,天上有飘着零星雪花伴随着她来到世间。奶奶说,“在小雪这个节气里,以往,咱这里没看见下过雪,今年竟应了节气,这丫头就叫小雪吧。”

  (二)

  小雪童年时遇上了三年困难时期的大饥荒。据记载,1960年,河北、山东、山西的受灾程度最为严重,受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0%以上。小雪的家乡是重灾区,那年周围十里八村,经常有因病饿而死的老幼病残者。她家住的靠村外,房子座落在一个池塘边上,池塘对岸是一片坟地,那里每隔几天就能看到有哭丧送殡的人群。

  小雪的家庭里人口众多,除了她和她的父母外,还有爷爷、奶奶和多个姑姑、叔叔。他们家本来就底子薄,一家十几口人,在饥荒的年景里,要填饱肚子是比一般家庭要困难得多。没办法的办法是省着吃配给的食物,并且每天到野外收集能充饥的野菜,草根,树叶充饥。小雪记得自己就经常被奶奶带着到野外去找吃的。

  那年,基本上是家家都在找野菜、树叶充饥,田野有生命的植物几乎被人们采集光了。

  小雪的奶奶求生自救的能力很强。她记得,奶奶曾把玉米棒心用锤子一个一个地砸成碎块后,放到石磨上反复磨两三遍,力求磨细,然后放到盆里,加水和点儿地瓜干面粘起来,做成窝头给一家人充饥。她还记得过七巧节,奶奶把刨回来的一种带有甜味的草根,洗净,剪碎,晒干后磨细用来做七巧果。

  她记得最清楚的是,过一个什么节,奶奶鼓捣着蒸了一锅包子。吃饭时,她拿起一个在包子的角上咬下一口,就赶紧呸,呸地吐了出来,她以为自己是吃了土渣,其实她没有吃到土渣,是因为那包子皮是用地瓜蔓磨的面做的。她的二姑姑看到她吐出来后不肯再吃,就对她说:“你不爱吃包子皮,我把我这个的馅给你吃吧。”说着,她从她正在吃的那个包子里,挖出一团馅放在小雪的眼前,她用小手抓起来放进嘴里一嚼,又赶紧吐了出来,原来那包子馅是用泡软了的干萝卜叶子加点儿盐合成的。

  那些东西真的不是人能吃的,不过人在快被饿死的关头,其求生欲是很强的,需要了,什么都能咽得下去。

  (三)

  英语有句谚语“Angrycomesfromhungry”,翻译过来就是“愤怒来自饥饿”,这用来形容当时小雪一家人的状态特别贴切。

  因为饥饿贫困的缘故,小雪家里的人,火气都很大。家里每天都会有大大小小的争吵,那些争吵,纵横发生在夫妻,父女,父子,姐妹,兄弟,兄姐,弟妹之间。可不管是为什么起头的争吵,最后都会集中到小雪和她妈妈的身上,大意是她俩在拖累他们,多吃了家里配给的食物,而她俩又不中用,不能出去找吃的。

  不得不说,人类是无法躲避天灾的。当一个国家遇到这种灭顶的天灾时,只有以国家为整体,全国一盘棋,才能战胜困难,走出饥荒。据后来的资料披露,当年,中共中央政府给地方政府拨出了大量的救济款,来帮助农村灾民渡荒。救济款的发放并未按照形式上的平均主义,而是以公社为单位,优先分配给真正有困难的村子,救济款发放金额是社员公开评定,再由乡一级审核下发。针对粮食短缺问题,国家充分发挥全国一盘棋的优势,除了进行了统一调拨,着重要求各级政府积极开展生产自救运动。

  可是因为普遍的口粮不足,导致许多人营养不良。小雪村就有多个老人患上了浮肿病,有很多小儿得了因营养不良引起的疾病。对此,地方政府开展了有效的救助,各村开始了给患浮肿病的老人每天发放适量的豆浆。为了保护儿童,上级决定各人民公社,在其范围内分片,以多个自然村为单位,成立几个保育院,家长们可自愿送五岁以下的孩子进去,保育院是封闭全托的。

  (四)

  听够了家里人的无端指责埋怨,也为了保住孩子不被饿死,小雪的妈妈决定送她去她所属那个保育院。

  那是个秋日,小雪还差几个月才到四岁。

  那天她妈妈背着她,上路了。她臂上挽着个包袱,包袱里面有给小雪换洗的一两件衣服,和一床薄被子。

  小雪不知道她们那是要去哪里,她以为妈妈又是要带她去邻村的姨妈家。姨妈比妈妈岁数大,平时家里吵架,她妈妈常常会带她去姨妈家躲避。

  可今天家里好像没人吵架!走了一会儿,小雪认出来那不是去姨妈家的路,她问妈妈到底要去哪儿?

  这是妈妈也是累了,她蹲下把小雪放在地上,小雪看到妈妈满面泪水。妈妈爱流泪,她经常被家里的人气得哭,可今天没人气她啊。

  “小雪,你记得我说过那个保育院吗?”

  “嗯?!“小雪似懂不懂地说。

  “你认识胡同北头的秀珍吗?”

  “不认识。”小雪认真地答道。

  “就是小力的姑姑,“

  小力是个男孩,他比小雪大几个月,他们经常和几个岁数差不多的孩子一起玩儿,玩得最多的是过家家,小力经常当“爹”。

  “他的姑姑在那个保育院里做老师,他跟她去那里了,我也要送你去!“

  “我不去!”小雪哭了起来。

  “小力你认识,你在那里有伴,不会想家的。”

  “可我会想你,妈妈!”小雪大哭了起来。

  为了不使自己动摇已下的决心,小雪的妈妈狠下心,毅然地重新背起她往前走。小雪在妈妈的背上哭着,挣扎着,可她妈妈没有心软,她没有松手。

  在妈妈的背上哭闹了一会儿,小雪安静了下来。

  又走了一段路后,她告诉妈妈说要撒尿。妈妈正好也需要休息一下,就又蹲下放她下地,这次妈妈用一只手死死地拉着她的一只小手,她怕小雪跑了。

  重新上路后不一会儿,她趴在妈妈的背上睡着了。她受到惊吓,她哭,她闹,她累了,在剩下去保育院的那段路上,她一直在睡着。

  未完待续

  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的人或事件,纯属偶然。

  作于10月5日2021年

作者简介: 丁丽萍,女,笔名 萍水相逢; 美籍华人,现住纽约上州 ; 文学爱好者,作品见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文学杂志及多家公号平台。

(0)

相关推荐

  • 回忆奶奶 文/嘟嘟

    回忆奶奶 文/嘟嘟 印象中,奶奶慈眉善目的:高高的个子,大大的眼睛,高鼻梁,小脚儿,挺和善的老人. 时玉梅,多好听的名字,不是都时氏.她活到七十九岁,安详的离世于新春佳节.当时我正在小梅家玩牌,有人告 ...

  • 76 蛐蛐

    因为上课的需要,我下载了<促织>,小时候就看过这部动画片,那只小蛐蛐好厉害,斗败了大公鸡,还戏弄了朝廷官员,最后变回小华,和父亲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我们的童年里,也有蛐蛐的影子.它们喜欢在 ...

  • 绘画心理分析之7——排在第一和最末的分别是谁?

    这是一个9岁男孩的图画. 心理师的指导语是:请你把你们家的人画出来. 图画背景: 这是一个深刻反映中国传统观念的家庭模式,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孩子的外公外婆只有三个女儿没有儿子,他的妈妈是长女,这在农 ...

  • 档案《妈妈老师 华东保育院追忆》

    档案《妈妈老师 华东保育院追忆》

  • 故事《哦,小雪》续二 作者:丁丽萍

    (九) 从此,这个世间只剩下小雪和妈妈了.爹死了,可她们还要活下去. 小雪年纪小,较容易走出不幸阴影,渐渐地她也就适应只有她和妈妈俩人的日子了. 那年代革命样板戏兴盛,村里的共青团组织成立了个业余宣传 ...

  • 散文《不是故事的故事》丁丽萍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有一天晚上,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小女儿说道:"我需要每天看看电视,最起码是看看新闻,我除了要随时了解形势外,还要保证 ...

  • 散文《我的窗外》作者:丁丽萍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我的书桌前有一扇窗户,我经常透过这个窗户看窗外的街景.一年里不管是阳光灿烂的晴天.还是刮风下雨.下雪的阴天,不管是清晨. ...

  • 情感故事《至爱》丁丽萍

    一粒小小的石子夹杂在这河床上无数硕大滚圆的石堆里,我看见它,想到了你,或者更确切地说,想到了我们收集的那许许多多的小石头.那些来自各地的山川河谷,海岸沙滩,不算精美,形状颜色大同小异的天赐物品,都被当 ...

  • 山东作家‖【杏树情结】◆丁丽萍

    作者简介 丁丽萍,笔名:萍水相逢,居纽约上州,山东烟台人.于上世纪80年代末留美, 曾两次自驾走遍了除夏威夷和阿拉斯加外的美国各州.是一名工作时尽心尽力,闲下来喜欢写写画画,种花弄草的人.文章散见于人 ...

  • 当代散文‖【你的海岛,我的情】◆丁丽萍

    作者简介 丁丽萍,笔名:萍水相逢,居纽约上州,山东烟台人.于上世纪80年代末留美, 曾两次自驾走遍了除夏威夷和阿拉斯加外的美国各州.是一名工作时尽心尽力,闲下来喜欢写写画画,种花弄草的人.文章散见于人 ...

  • 当代散文‖【这,是新英格兰地区的四季】◆丁丽萍

    作者简介 丁丽萍,笔名:萍水相逢,居纽约上州,山东烟台人.于上世纪80年代末留美,曾两次自驾走遍了除夏威夷和阿拉斯加外的美国各州.是一名工作时尽心尽力,闲下来喜欢写写画画,种花弄草的人.文章散见于人民 ...

  • 散文《过生日》 丁丽萍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农历十月二十九日,是我的生日.我到办公室工作了半天,中午回到家后,到屋后那片僻静的林子里去散步了. 我喜欢那片树林,那是一 ...

  • 当代作家‖【教授文后留言记】◆丁丽萍

    作者简介 丁丽萍,笔名:萍水相逢,居纽约上州.于上世纪80年代末留美.曾两次自驾走遍了除夏威夷和阿拉斯加外的美国各州.文章见于人民日报海外版(副刊),及其它多家公号平台.  教授文后留言记   自从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