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忘记——我的以色列之行(2)

(二)

吃过两顿饭,睡上一个觉,飞十一小时,来到以色列。走出机舱门,觉得哪哪儿都新鲜,这完全是心理作用,本古里安机场就是个现代建筑,也就马赛克拼嵌画有点当地特色。通关时依然忐忑,生怕一言不合,把我拒之门外。实际还好,临晨四点人不多,很快通过,没有在护照上敲一个戳,而是夹了片薄薄的蓝纸,这可得小心放好,以色列住宾馆时必不可少。我被网络绑得死死的,到哪儿第一件事都是找信号,所幸以色列的网络很普及,公共场合多有免费wifi,国内带去的移动wifi也还好用,再买一张4G电话卡当备份,彻底解决上网问题。还没走出航站楼,就有人迎上来说出租车要不要,报价虚高,跟国内一个风格,瞬间消除陌生感。没看到网上所说的共享出租,只有一溜普通出租在排队,明码标价,去耶路撒冷二百多谢克尔,合人民币四五百块,贵得让我沉默。驶上高速,晨曦微露,弯弯的月与稀疏的星挂在天上,分外清朗。两旁是渐渐多起来的丘陵,路过田野,路过村庄,路过工厂,渐渐走进城市,看到路上黑衣黑帽的犹太人,猛然发觉已是耶路撒冷。这座心心念念的城市,真在我面前时,有点脏,有点乱,就是没有眼前一亮。出租司机态度不错,因为我给的宾馆地址在步行街上,他绕了一圈送到最近的路口,还下车帮我们问好路。果然不远,拉着箱子转个弯就是。太阳刚刚升起,路边蓝白色的以色列国旗照得透亮,很美很美,一瞬间,旅行的感觉涌满心头。

踩着阳光走进雅法城,到处都在闪着光,十分明媚。城墙是金色的,建筑是金色的,铺路的石板也是金色的。整座古城,乃至新城,都用一色的灰白石材建造,在中东的灿烂骄阳下非常合宜。耶路撒冷三千年,古城的每个门都有自己的故事,雅法门直通雅法港,无数的犹太先人渡过地中海,沿着这条路回乡朝圣。我不知道他们见到雅法门时,心中会生出怎样感慨。忍不住伏下身摸一下,希冀能体会到一丝岁月的力量和情感的分量。

时间虽然早,可所有的店铺都不开也是奇怪,厚厚的铁门上着大大的锁,看上去有些慎人。路上行人匆匆,多是着装传统的犹太人,黑礼帽、黑外衣、白衬衫,衬衣的下摆还飘着丝丝缕缕的带子,偶尔还有头顶批巾的,宗教意味很浓。跟着他们的脚步,走进曲折的街巷,很窄,很暗,很多岔路,很多拱门,一些路段有屋顶,一些路段被遮阳篷挡得严实,路灯也都关了,如没有路牌指方向,肯定会迷路。走着走着,越来越高,越来越慌,忽然见到远处标志性的金顶,这才安下心来。可惜很多看得到风景的地方都被白塑料布封着,有些遗憾,亦觉古怪。拐来拐去,走到一处安检站,每个人都要开包检查,原来是西墙广场到了。

西墙,原称哭墙,是犹太人哀悼痛哭失去圣殿,失去故乡的缅怀之所,如今以色列重夺耶路撒冷,自然不必再哭,只按圣殿遗迹的实际方位称为西墙。这里人已不少,原来一路看到的犹太人,都是赶向这里念经祈祷。整个广场据说是拆除许多民居后专门开辟出来的,东面就是西墙,墙前分男女两个祈祷区。南面是开阔的主出入口,有条木栈道专供游客前往高处的圣殿山。西、北面是高高的民居,准确的说上层是民居,开着窗;下层则是巨大的石墙,有好几条隧洞,其中一条就是西墙隧道的入口。参观西墙隧道必须参团,警卫说今日不开,只递给一张电话预订的名片。从高处看西墙并不起眼,走近却觉巍峨,石块纵横堆叠,虽被岁月打磨得斑驳陆离,依然看得去曾经的严丝合缝。顺着石墙望上去,低处的石缝间塞满祈愿的纸条,高处则生着些杂草,有几处较大的缝隙成了鸽子的窝。石墙上下明显不同,按照书上的记载,下面巨大的条石是第二圣殿的遗迹,中层的石砖是穆斯林修造圣殿山时补建的,上方的小砖则是奥斯曼土耳其时期建的护墙,周围的建筑也是历代层层修造,最终在马穆鲁克时代定型的。与中国的木构建筑不同,耶路撒冷多用石材,而且十分厚重,后代基本无力拆除前代残迹,只能层层堆起,再建新屋,于是历史就这么保存下来,可以一层一层看个分明。

西墙是祈祷之地,每个进入者都必须带帽子,犹太人至少会带一顶基帕(Kippah),看上去更像一片圆布,用夹子别在头发上,传统派的还会在基帕之外再戴顶高高的黑礼帽,总之不能赤顶对天,那是对上帝的不敬。更有人遵照传统,祈祷诵经前,用皮绳将经盒(Tefillin)绑在脑门和左臂上,再披上布制的披巾,表示对上帝的尊敬和对戒律的遵守。我自己带着帽子,可不必戴专门为游客准备的一次性纸基帕。祈祷之地,非常肃穆,有椅子可以坐,有经架能放书,更多的人则是手持一卷站着念经。广场东北角是威尔逊拱门,曾经是犹太祭司进入圣殿的通道,如今拱内是一段不露天的西墙,摆着很多经文柜和书架,作为更严肃的诵经场所。忽然有个感悟,西墙广场不就是个露天的犹太会堂,西墙正是那座圣坛。看到周围人的虔诚模样,我有些不好意思拍照,但心里没有遗憾,亲身感受才更重要。再次走到西墙边,轻轻抚摸,默默感受,我没有犹太民族流离失所的苦痛经历,没有禁止西墙祈祷的深重压迫,自然也就体会不到犹太人的心路历程,只是感觉到此时此地的肃穆、虔诚和珍惜。走到墙边,取张白纸,我也学着犹太人的样子写了点什么折好塞进石缝。可惜写完就忘,大概是些祝福的话吧。

来之前就知道游览圣殿山和西墙隧道最是麻烦,如今西墙隧道关闭,自然抓紧前往圣殿山。再次经历安检后,走上木栈桥,这也是唯一供游客进入圣殿山的通道。栈桥一面可以俯瞰西墙广场,另一面能够看到戴维森考古中心。顺利走进军人看守的小角门,终于登上这块大争之地,不由得激动起来。犹太人相信,圣殿山顶的岩石是亚伯拉罕向上帝献祭儿子以撒的地方,代表着以色列的祖先经受了信仰的考验。大卫建造祭坛把摩西的约柜安置于此,所罗门围绕祭坛建起第一圣殿,从此这里成为犹太人的至圣之地。第二圣殿摧毁后,罗马人将此改为宙斯的神庙,后来又成为基督教堂。七世纪中穆斯林根据穆罕默德的教谕,认定此处正是先知夜行登霄的“最遥远清真寺”,始建清真寺,逐步发展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圣殿山。1948年,约旦人占领耶路撒冷老城,禁止犹太人前往西墙;1967年,以色列夺取老城,并把圣殿山移交给耶路撒冷的穆斯林领导者,但此后围绕圣殿山的冲突更加密集频繁,直到今天都很敏感。圣殿山的故事比耶路撒冷的历史还要长,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纠结于此,已成死结,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不可轻动,考古挖掘更是妄想,真正的历史是什么已经无从发现,人们更多是为着心中的信仰和背后的权利争执不休。

圣殿山不像山,更像平整的大广场,绿树、鲜花、喷泉环绕,优美宁静,还摆放着一些古罗马柱头残片,更添悠远。银顶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偏居一侧,正门看上去一点都不觉得高大,与从城外看去的巍峨视角完全不同。这里不对非穆斯林开放,门口还有荷枪实弹的警卫看守。金顶清真寺建在更高一层的平台之上,金箔覆盖的屋顶在朝阳下熠熠生辉,各种蓝绿色瓷砖细密拼嵌的墙面尽显奢华,四周空空荡荡让并非高大的建筑看起来却格外宏伟。走过老城的逼仄,来到这里的轩敞,宛若从人间步入天堂,这份营造之美成功实现了构筑神圣的目的。平台四周点缀着好几座石柱连拱,既是登上高台的门户,也为金顶清真寺增添了新的视角和景深,穆斯林传说这些石拱是灵魂的天平,用以称量死者灵魂的善恶。金顶清真寺同样无法进入,环绕着走一圈,透过微微开启的门扉,隐约可以看到回廊、吊灯和地毯,那块神圣的岩石却是一丝一毫也看不见。平台上搭着凉棚,估计是为即将到来的斋月做着准备。圣殿山上还有很多精美的建筑,充分体现着穆斯林的文化和技艺。圣殿山除了给游客开放的摩尔之门,东、北两面还有很多门,都是通往穆斯林区的,穆斯林可以随意进出,而游客只能出不能进。我选择羊毛商人之门离开,它堪称是圣殿山最壮观的大门,钟乳石般垂下的门楣完整保存着马穆鲁克建筑的奢华风格,两边的连廊更添气势。无论在照片和视频中看过多少次圣殿山,从古城的各个角落看过多少次圣殿山,能够亲身登临,感觉还是不同,或许这里和天堂真有种精神上的接近。

走出圣殿山,回到古城中,店铺依然没有开门,连早饭都没得吃。转弯没走两步,经过安检,穿过隧道,竟然又回到了西墙广场,古城还真不大。

(0)

相关推荐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4)六五战争

    第四节 1967年6月5日-7日:侯赛因.达扬和拉宾 本节是本书主体部分的最后一节了,后面只是三篇后记.有关本节中提到的一些地名,请参见P665页附图,不过也不是都有.6月5日上午11点15分,得到假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10-(4&5)

    第4节 米利暗:让希律爱恨交织的女人 第4节中主要讲的还是希律家里的那点烂事,他的老婆米利暗与他的姐姐撒罗米不合,最后还是姐姐的话让希律杀了米利暗.但深爱米利暗的希律没了米利暗又痛不欲生,他甚至将米利 ...

  • 耶路撒冷,被征服过37次的城市

    复活节前的一个星期五是"耶稣受难日",俄国作家果戈理称之为"在耶路撒冷城墙里十字架上惨死的可怕日子". 在"复活节前的一周",这个城市似乎一 ...

  • 真实的以色列之七:金色的耶路撒冷圣洁美丽(下)

    充满浓郁宗教气氛的耶路撒冷,应该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城市了.犹太人说这是耶和华赐予他们的土地,基督教徒认为这是耶稣受难和复活的地方,伊斯兰教坚信默罕默德在这里聆听来自真主的启示.不同信仰.不同种族的人都要 ...

  • 约柜藏在圣殿山下的一个密室里?失落的约柜从未离开过耶路撒冷?

    一位<圣经>专家声称,耶稣诞生之前的考古线索,或可帮助我们"精确定位"约柜曾经矗立的确切位置.专家甚至表示,约柜藏在圣殿山下的一个密室里?失落的约柜从未离开过耶路撒冷? ...

  • 不可忘记——我的以色列之行(1)

    不可忘记--我的以色列之行 曾经走过的路 都应不可忘记 (一) 一直想去以色列,一直觉得那里乱,始终没成行.真下定决心,反倒容易了,签证也不繁杂,费用还低,一给就是五年,相当划算,唯一的缺点是持有以签 ...

  • 不可忘记——我的以色列之行(3)

    (三) 出门够早,游完西墙广场和圣殿山也不过9点,在粪门旁的售票处买好戴维森中心和大卫城的门票,并报名参加11点戴维森中心的英语团,心里估摸着两个小时逛完戴维森中心应该差不多,脚下加力前往大卫城. 大 ...

  • 不可忘记——我的以色列之行(4)

    (四) 耶稣最后的时光在耶路撒冷.礼拜天骑驴荣耀进京,礼拜一耶稣洁净圣殿,礼拜二宗教领袖冲突,礼拜三阴谋杀害耶稣,礼拜四客西马尼被捕,礼拜五受审被钉十架,礼拜六主被安葬坟墓,之后是复活升天.第一天的后 ...

  • 不可忘记——我的以色列之行(5)

    (五) 原以为辛苦一天,今天会醒得迟些,睁开眼看手机才六点,还是决定起来,出门散步.尝试着坐一段轻轨到大马士革门,票价也是5.9元.耶路撒冷的轨道交通仅此一条,看上去更像有轨电车.叮叮当当声中,轻轨平 ...

  • 不可忘记——我的以色列之行(6)

    (六) 旧城的人越聚越多,比例最高的是学生,穿着白色的汗衫,成群结队,欢乐热闹.总体感觉这两日见到的犹太人,无论传统的黑衣黑帽,还是年轻的白衫学生,都不是很有礼貌,也不是很守规矩,比中国人还嘈杂呱噪, ...

  • 不可忘记——我的以色列之行(7)

    (七) 第三天一早,再次走进旧城雅法门.面前有三条路,首日走过中间的一条,次日走过右边的一条,今天很自然地选择左边.已经把旅游手册中圈过的旧城景点走遍,此时的散步不过是打发时光.雅法门之左是基督教区, ...

  • 不可忘记——我的以色列之行(8)

    (八) 大屠杀纪念馆建于小山之巅,主展馆劈开山岩而建.步入馆内就看到一条尽头光明的笔直长廊,但不能直接通行.观众必须穿过两侧压抑黑暗的展厅曲折行进,一幕幕大屠杀的场景如怪兽般扑到眼前.除了实物和文字, ...

  • 不可忘记——我的以色列之行(9)

    (九) "世上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世上有十分愁,九分在耶路撒冷."<塔木德>上的这段文字仿佛是世上最好的旅游广告,可真想寻美而来的游客一定会失望.我在耶路撒冷的第 ...

  • 不可忘记——我的以色列之行(10)

    (十) 第一次在海外自驾,我很谨慎,早早下好离线地图,提前设置上今天的目的地,再检查一遍车况,没问题,一脚油门出发.昨天的大拥堵让人心悸,今早的路面上却没几辆车,顿时信心大增.透过车窗再看一眼耶路撒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