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追着枫叶跑(7)
京都的好天气,一下子就跑了,天阴欲雨,不利远途,那就调整行程,在市区内游览。要说京都什么最多,我想就是庙宇了,毛估估不会少于100个,随便在路上走走,定能遇到,更别说四周小山中的古刹名院。说到日本的寺院,寺是寺,院是院,并不完全相同。寺为主,是真正的礼佛之所;院为从,绕寺而建,是高僧大德的居处。许多日本历史名人,退隐修佛,就会独立建院,比如丰臣秀吉的妻子宁宁,在秀吉死后出家,法名高台院,就住在高台寺旁的圆德院中。日本的庭园之美,也多在这些名院之中,小中见大,别有禅意。这一日我们先后去了五座寺——清水寺、东福寺、南禅寺、永观堂和真如堂,俱是赏枫名所,确实各有不同。
第一站,清水寺。
清水寺堪称京都第一名刹,游人最盛。所幸六点开门,要来可以趁早。而且早到还有好处,出租车可以一直开到寺门口,九点之后店铺陆续开张,游客渐渐密集,清水坂便成了步行街。清晨的清水寺果然清静,就连著名的清水舞台上也没几个人。此处凭栏,层林尽染,枫云之外,城廓不远,这是我在清水寺最喜欢的景致。真可谓:红尘古刹,咫尺天涯,凡心禅意,一念之间,万千佛理,直在眼前。庙堂依山回环,偃卧在白云清露深处,修整多年的阿弥陀堂和奥之院终露真容,引着游人忘返流连。慢慢走到音羽瀑布前,伸出长柄的水舀,接些清澈的泉水,浅浅一尝,微微有甜。我之前两次来清水寺,都是人山人海,全没有今天游得如此清闲,可以听得见鸟鸣,可以看得见鹭影。走出寺外,店铺都还没有开门。
第二站,东福寺。
从卧云桥走进东福寺,只一眼就被扑天扑地的红叶震撼到了,桥下的山涧被红叶堆满,重重复叠叠,斑斓若彩云,对面一道长桥,几处崇楼,飞跃彩云之上,直似天外宫阙。可惜游人太多,不允许在卧云桥上驻足停留。东福寺规模很大,有二十五座塔头禅院,山门和大殿也非常宏伟,但最可观的还是通天桥和方丈庭园。方丈庭园有东南西北四园,各俱特色,有的模仿海外三山,有的象征北斗七星,有的玲珑如棋盘,有的枯瘦如沙海,是日本造园大师重森三玲的作品。通天桥的枫叶正好,刚刚淋过一场雨,红得那叫一个透亮,那叫一个新鲜。跟着人流走到涧底,看到铺满地的彩叶,有些被感动。生如夏花之绚烂,当开则开,开到荼靡;死如秋叶之静美,当落则落,落在盛时。
第三站,南禅寺。
南禅寺的红叶也好,但特点不突出,单棵树看过去很不错,放在一起却显得乱。来这里转转,只是因为顺正本店吃豆腐要等位。南禅寺里的琵琶湖疏水道蛮有特色,有点像古罗马的拱廊,为传统的古寺带来些西洋的味道。京都因为水好,做的豆腐就好,以顺正、奥丹两店最出名。上一次来吃的奥丹,这一次来就选顺正,相比而言,顺正的花头更多些,除了汤豆腐、烤豆腐和米豆腐之外,还有豆汁可尝,豆皮可捞,很有意思。顺正曾是一家教授医学的书院,庭园也大,小桥流水,颇有可观。
第四站,永观堂。
永观堂离南禅寺不远,票价是京都赏枫名所中最高的,但这1000元一定要花,最浓的秋色都在这里了。矮矮的白墙,关不住满园的红叶;薄薄的布幔,挡不住漫天的彩枫。连阳光都忍不住露出头来,对这片浓郁的枫林一看再看,不舍不离。永观堂的建筑也是特色突出,可被这红叶一比,只得匆匆掠过,唯一压得住场子的是那片湖水。无尽的红叶,悠然的蓝天,远处的塔影,近处的木桥,都在空灵的水里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似乎禅院中的枫林,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美。
第五站,真如堂。
来到真如堂时,天色已晚,此间的“枫景”也近落幕。巨大的枫树与宏伟殿堂紧紧相依,最后缠绵。游人渐渐散去,招客的酒帘还挂在枝头,青铜灯中的光慢慢透出来,微微带着些暖意。走过一间间厅堂,透过一扇扇拉门,看到一处处风景,不是那么大,却是那么静,日本庭园的小趣味就在里面。一家人坐在茶席上,歇歇脚,喝杯茶,吃块小点心,所有的幸福都在了。离开的路,已没有人,落叶盖满足印,走过,沙沙的,淡淡还有余音……
一日走过五个寺,清水寺是立体的,东福寺是饱满的,南禅寺是闲散的,永观堂是浓郁的,真如堂是隽永的,我特意选摘出来,想用秋叶给父母奏一曲跌宕起伏的歌。可惜想给的太多,把老爹老妈填满了,溢出来,甚至觉得有点厌。可是对于我自己,怎么看都不够,完全没够,永远没够,京都就是一本怎么读也读不完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