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不平等的评价

(1449)

创设不平等的评价

临近期末,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的牢骚:原本激情满怀地走进教室,可是,当看到几个熊孩子一节课写不了几个字的样子,真想上去揍他一顿。

有这样牢骚的老师,都是一些恨铁不成钢的负责人的老师。

现实里,每个班总有那么几个油盐不进的学生,不管老师多么的苦口婆心,他总是没有任何反应的我行我素,好像学习是别人的事,与他无关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并不一定他真的不想学,只是因为日积月累欠的账太多,实在听不懂,实在学不会,是在不知道怎么学而已。

学习是学生的事,家长有监护责任,所以,这个锅60%应该由学生和他的家长来背。另外40%应该由教育来背,毕竟这样的差生,也是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开始一点一点培养出来的。

当然,这里我说的教育,是现今的教育体制,而不仅仅是我们的老师。

我始终认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给社会上所有的人进行分层。从小学开始,因为要应付考试,因为要应付升学,教育就像一把筛子,把原本都是一模一样的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进行过滤。从小学到初中最先被淘汰的一批要么只能去学一门技术,要么就成了半文盲,散落在社会的最底层。到了高中,分层变得更加细致具体。有落榜的,有专科的,再往上有三本、二本、一本、211、985、清北……以至于就业的时候,他们就对号入座到了该自己去的阶层。

说实话,夹在小学和高中之间的初中老师是最辛苦的。小学的时候,家长都是豪情万丈,到了高中,学生们也开始雄心勃勃。只有初中,学生有点叛逆,家长有点放任,于是就有了第一批坐在教室后面,即将被筛下去的人。

为了让他们晚点被筛下去,初中的老师们实际上采取了很多种办法。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实行分层教学,进而还衍生了分层辅导,分层作业等。但是,不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地进行分层补救,然而却始终无法对接最终的评价体制,考试时的同一张卷子。只要仍然有考试的存在,就一定会掩盖老师平时的辛苦,大浪淘沙出一个又一个让你无可奈何的人。为了平均分,老师们一边生气着,一边还得逼着、抠着。为了升学,还不得不边吆喝着边放弃着。这不能说是老师们的责任心下降了,这只是老师们必须得去适应体制。当然,这里的放弃,只是降低了对他们成绩的要求,教育他们成为一个身体和思想健康的人,还是老师在始终履行的责任。

如何使仍是初中的这些学生,家长、老师和他自己对他的学习仍不放弃呢?我认为,我们的分层教学没有错,错在最终不能实现真正的分层评价。也就是说,在初中阶段,我们可以创设一种不平等的分层评价,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尽最大努力地度过义务教育阶段。

这种不平等评价的初级阶段,实际上一部分老师都在实行着。也就是说,不仅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数量和难易程度要不同,而且他们的作业质量要求也应不同,但给予的肯定或奖励却应该相同。毕竟,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我们最应该在乎的,不应是能力,而是态度。至于不平等评价的高级阶段,这应该是学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事。实际上,我们的周清就有着同样的味道。让优秀学生的90分和中等学生的70分,以及差学生的50分,都能成为他们被表扬的理由。其目的就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看到希望,都有动力,努力伸一伸手,都能摘到桃子。

创设不平等的评价,可以使教室里一点也不学的学生少一些。每天生长一点点,只要每个学生在学了,不管他学的多少,学的怎样,都应该算是好的教育。

当然,创设不平等的评价,只能适应于义务教育阶段,不能适应于高中。因为他们的性质不同,一个是为了普及,一个是为了选拔。

个人看法,不必细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