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半数亏损!旅游企业三季度财报出炉“巨变”进行中

“任何一个时期都不像现在,困难如此艰巨。”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会长魏小安公开撰文,直指业界目前所处的境况。

从2020年初旅游行业就在“等春天到来”,随着疫苗的出现和接种率的不断提升,部分旅游企业财报确实呈现了U字走势。特别是今年十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890.61亿元,虽没有感受到太火爆,但足以使旅游企业“惊蛰”。

新一轮疫情来临,迅速影响了多个省市,报道中的关键词直指旅行团,这无疑为复苏中的旅游业浇了一盆冷水。10月23日,文旅部再次强调“严格实施跨省旅游熔断机制”,虽然也有专家呼吁,对于正常的旅行市场环境,不需要加码限制。但疫情像吹不散的迷雾一样,影响着潜在旅客对出游的信心。

一轮又一轮的疫情,如“旅”薄冰的旅游业还得继续“冬眠”?近日,各大旅游企业三季度财报及预告出炉,“旅”战屡挫的他们还好吗?

作者李睿阳 策划许玥

亏损是“常态” 盈利是“意外”

文旅上市企业的经营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旅行业的整体风向,财报则是最直观的观察方式。截至10月26日,部分旅游企业三季度业绩报告相继出炉,凤凰网旅游收集了24家旅游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三季度财报及预财报,其中有13家呈亏损态势,占比约为54.1%,“几家欢喜几家愁”成为关键词。

部分已出2021第三季度完整报告的企业

总体来看,在统计的样本中,景区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桂林旅游1-9月份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28%,但来到第三季度,因受疫情影响,游客量同比又下降约28%,总体前三季度预计亏损9800万元,居统计样本中景区亏损的榜首。

旅行社、酒店、文化演出等业务受挫,总体业绩亏损也在意料之中。在统计样本中实现盈利的大多为综合性旅游业务企业,包括华侨城、三湘印象、宋城演艺等,虽然磕磕绊绊,但相比之下仍然能够盈利。然而华侨城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41%,下滑也较为严重。

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自然无需多言,多数企业表示今年前三季度整体受疫情影响较小、经营业务逐渐恢复也是摆在纸面上的。但随着一波又一波疫情的反复,各地自然而然的反应还是“非必要不出省(市)”,这样自然能够最大限度地遏制疫情的传播,但也意味着旅游业的的寒冬仍未散去。

不再把希望寄托于“后疫情时代”的“报复性旅游”,各大企业开始谋求升级转型,能够对应形势变化,心态向“常疫情时代”转变成为行业内人们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站在十字路口的旅行社

即便是旅行社头部企业,处境也很艰难。凯撒旅业和众信旅游先后发布三季度业绩报告,两家公司仍在“数以亿计”的亏损中。凯撒旅业净亏损2.59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亏损约1.93亿元;众信旅游相比去年已有了好转,三季度净亏损2.0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净利润亏损约3.13亿元,已经在慢慢止血。

凯撒旅业在报告中表示,公司国内游、配餐等核心板块的业务持续恢复,公司将积极谋求新零售业务以及海南各项业务,加快业务转型升级。此外,凯撒和众信合并的消息在网上不胫而走,若成功合并,对两大出境游龙头企业都是利好,可以增加市场集中度,有利于换购之后提振筹措资金,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小船好掉头,大船难抽身。除了经营压力,人才流失也是旅行社当前面临的挑战之一,人才队伍的流失对行业的恢复和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疫情的持续影响下,旅行社行业能否挺过来,比的似乎不是耐力,而是随机应变的能力。

定制游、红色游、卖土特产……除了关注原本的吃住行游购娱,目光还放在了康养、教育、文化、文创等方面。各大旅行社正在积极尝试新的赛道,或许这场疫情便是推动他们从传统模式向新型服务综合体转型的催化剂。

景区冰火两重天 哪里疫情亏哪里

“云开'疫’散,重逢有时。”7月底,受南京疫情传播影响,张家界关停所有景区,时间长达24天,张家界闭园海报上的文字令人感叹,因疫情而按下暂停键的景区承受了较大损失。

据媒体报道,张家界市受疫情影响期间,181家旅行社共退团14656个、退团游客20.66万人,退团费2.26亿元人民币。张家界预财报显示,仅第三季度就预计将亏损2800万元至3500万元,前三季共亏损5500万元至6100万元。

云南旅游、西安旅游、雪松发展、三特索道等景区也不能幸免,亏损了500万元-6000万元不等。特别是桂林旅游,前三季度预计亏损约9800万元,虽然其1-9月总体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约28%,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19%,但第三季度受疫情影响游客量又同比下降约28%,

值得注意的是,峨眉山A、*ST西域8月份以来疫情影响游客量有所降低,但预报告显示其净利润扭亏转盈,分别为0.42亿元至0.46亿元和0.44亿元至0.49亿元,在一众亏损的景区中脱颖而出,这归功于企业的茶叶、索道等其他业务的拓展和恢复。丽江股份受疫情影响营收也大幅下降,但仍然能够盈利1095.94万元。

传统景区的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门票和配套交通,相比目前大火的IP、文创等精细化的运营还有所欠缺,试想若没有疫情影响,传统景区也到了转型升级的时期。

过山车上的华侨城

近日,华侨城发布了2021第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华侨城实现营业收入264.31亿元,同比增长62.21%。但利润方面却出现了大幅下滑,归母净利润18.35亿元,同比下降41%;归母扣非净利润16.07亿元,同比下降45.84%。

抛开第三季度来看,华侨城上半年文化和旅游业务还是稳步提升的,旗下26家景区、25家酒店、1家旅行社、6家开放式旅游区、1台旅游演艺,今年上半年共接待游客2848.2万人次。新产品方面,宁波欢乐海岸、西安欢乐谷玛雅海滩水公园、扬州梦幻之城等陆续开业,不断提供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文旅业务发展一路上坡。

但第三季度净利润暴跌41%将人们带回了现实。关注华侨城,是因为它成熟的文旅模式和重要的文旅地位。同时,华侨城基本的资产质量、土地价值等也是公司主营业务之一。各方面结合来看,对于其第三季度利润降低的原因则可见一斑。

房地产目前处在深度的调整期,各家房企也在努力适应,华侨城部分项目布局、销售端进度等也成为问题的焦点之一。华侨城方面表示,前9月营业收入增加是由于公司在各区域储备的项目进入快速开发期,结转面积、结转收入大幅增加,旅游业务恢复良好;前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少是由于本期非全资子公司贡献的利润占比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

即使没疫情 也需要转型

观察更多“地产+旅游”企业,更是印证了“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关键词。去年,新华联三季度亏损约6.8亿元,今年预报告显示,新华联最多将亏损16.5亿元,亏损较去年接近翻倍。雪松发展前三季度也呈亏损态势,主要原因是公司文旅业务重点区域华东、云南地区疫情防控影响,导致公司文旅小镇及旅行社旗下暑期业务开展不及预期。

酒店、餐饮、旅游单一业务、旅游综合业务、交通……透视旅游企业财报,升级转型是绕不开的话题。虽然携程集团三季度财报暂时没有公布,但其民俗总经理、途家CBO兼执行副总裁、携程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李珍妮近日表示,乡村旅游是未来旅游市场的新蓝海,携程将联合全国100个以上的精品旅游目的地点,计划创建1000条以上的乡村旅游高端精品线路,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旅行社转型旅行业务服务综合体、酒店面向城市短板不断升级、景区则要摆脱票务营收的单一模式,形成复合型目的地,并积极转向新兴领域谋求发展……

焦点落到实际工作中,凤凰网文旅智库特约研究员肖远山在调查中了解到,各家中小型文旅企业也在积极谋求发展。曾经的组团出境游旅行社欣途旅行,靠不多的团队人数支撑了几千万的年营业额,如今则转型成为一家重庆高定地接社;海豚哆哆则认为仅靠国内游很难支撑曾经的出境游高定公司,他们的自救方法是出境团队全部打散,分头负责国内不同省份产品研发和定制销售。

大环境上,疫情防控措施正在不断细化,使疫情对旅游的影响降到最小,一系列扶持政策的不断完善,也是行业摆脱困境的一颗定心丸。

能够较好的应对形势变化,调整结构、新型运作模式,在旅游发展泡沫化作泡影被疫情点破之时,有好眼光,好运作,好品质成为这些披荆斩棘仍在努力的企业的制胜法宝,在旅游行业中独特的发展成为一个个光点,在严冬中为他人指明方向,为自己添一把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