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LeichiPoets'Club!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与近体诗相对的诗体。又名:古诗、古风
特点: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
五古最早产生于汉代。《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汉代以后,写五言古诗的人很多。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后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而七古的产生可能早于五古。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见。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句。
杂言诗也是古体诗所独有的。诗句长短不齐,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中杂言诗较多。
汉魏以来乐府诗配合音乐,有歌、行、曲、辞等。唐人乐府诗多不合乐。唐宋时代的杂言诗形式多种多样:有七言中杂五言的,如李白的《行路难》;有七言中杂三言的,如张耒的《牧牛儿》;有七言中杂三、五言的,如李白的《将进酒》;有七言中杂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以四、六、八言为主杂以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难》。
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南北朝后期出现了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介乎古体、近体之间的新体诗。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乃至古体作品中常融入近体句式。但也有些古诗作者有意识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来避律。
概述:
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
观沧海 (古体诗●四言)
[魏晋]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㈡近体诗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近体诗包括绝句和律诗。
1、绝句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短句、绝诗,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
绝句由四句组成,分为律绝和古绝,其中律绝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①五言绝句典范:宋之问《渡汉江》、王之涣《登鹳雀楼》、王维《鹿柴》、王维《竹里馆》、王维《送别》、杜甫《八阵图》、杜甫《绝句二首》、刘长卿《送上人》等。
②七言绝句典范:李白《望天门山》、李白《望庐山瀑布》、高适《别董大二首》、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王之涣《凉州词二首》等。
2、律诗
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①句数固定: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则称排律或长律。
②押韵严格:律诗通常押平声韵,而且必须按韵书中的字押韵。律诗还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即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③讲究平仄:律诗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讲究粘和对。
④要求对仗: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每首律诗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惯例是对仗句,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鹿柴(绝句●五言)
作者:王维 (唐)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唐代以前,写诗不讲究平仄、对仗,用韵自由,句式句数不拘,每句则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古体诗、七言者较多),唐人因而将这类诗歌称为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类,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雷池诗社》是一款面向社会的媒体平台。力推原创,散文、诗歌、杂感等体裁不限;力呈精品,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刊发亮点稿文;力飨读者,精心打造平台魅力,竭力为读者服务。《雷池诗社》是成就诗人的摇篮,是大众娱乐的天地,是文学爱好者的乐园。来稿要求原创,首发,健康,有新意,配有图文,作者简介。文抄袭,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