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毫毕现!伦勃朗《夜巡》488亿像素大图一览播报文章

雅昌艺术网发布时间: 20-05-2515:06雅昌艺术网官方账号,文化领域创作者5月,荷兰国立博物馆布了馆内最重要的藏品《夜巡》的高清图像,448亿的像素,0.02毫米的像素间距,将使每一位观众看到画作上每一个微小的细节。

高清夜巡局部

这次公布的高清图像来源于2019年夏天,荷兰国立博物馆正式开启对《夜巡》的重大修复项目,并将其命名为“夜巡计划”。修复前,数据科学家Robert Erdmann带领的成像团队对图像进行了528次的曝光,并以数字拼接的方式完成了最终超高清的《夜巡》。科学家们将以此远程研究画面细节,图像还可被用于追踪画作的老化过程。

《夜巡》新发现在修复的最新阶段,当博物馆使用扫描仪对画作进行56次扫描后,发现了许多《夜巡》以往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些在当代看来或重要或不重要的细节,都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立体地理解,这幅巨作从哪里来。

1、羽毛的发现在背景人物之一的头盔上,伦勃朗曾经画上过一根羽毛,但不知为何,在修改过程中,又将其从画面涂抹掉了。这根羽毛,用肉眼或者用1970年代的X射线都无法看到。但最新的扫描结果表示,它确实被这位天才画家画过。

2、伦勃朗使用了有毒的砷扫描结果还显示,伦勃朗还使用了一种含毒颜料砷。他用它来表现金刺绣。在17世纪的荷兰画坛,含砷的颜料主要被用于静物中的水果和花卉。但伦勃朗却用含砷颜料进行人物绘制,这无疑是一种创新。

这些发现如何得来?博物馆关门后,在夜间,技术团队会先用几种光照亮作品:普通的光、红外线、无线电、X射线等。在夜晚进行扫描可以防止光线干扰。三个不同的摄像机会分别接收不同辐射提供的信息。因为,《夜巡》中,不同的材料会以不同的方式吸收和反射光线,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摄像机收到的信息将材料区分开来。

除了使用夜市扫描仪,研究人员还将采集作品样本。当然,在采集之前,研究人员会使用尽可能少的样本获得所有相关信息。在这次研究中,采集样本约为200微米。1微米为0.000001米。这意味着,采集行为不会对肉眼观察、欣赏作品产生任何影响。样本及扫描会告诉我们很多信息:画作使用了哪些颜料?颜料使用的年代及先后顺序为何?作品是按照什么顺序被绘制?哪些地方曾进行过涂改等等。

具体到《夜巡》,目前,研究人员想要通过样本了解到的信息是:作品很多部分都出现了白雾,这些白雾是涂料化学反应的结果吗?雾的程度与原始涂料之间的联系是什么?白雾有没有可能是伦勃朗后来添加上的一层?

知道这些对修复意义重大。因为,如果白色雾都与原始涂料紧密相关,研究人员则不能将其安全清除。如果只是肤浅的,或者是作品完成后自然形成,则可以被安全清除。荷兰国立博物馆预计虽然将于今年6月1日起重新向公众开放,原本对《夜巡》的正式修复,却也将推迟到2021年年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