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共识 | 腔镜甲状腺手术缝合技术与缝合材料选择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通信作者:赵玉沛院士
通信作者:田文教授
【引用本文】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腔镜甲状腺手术缝合技术与缝合材料选择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1,41(5):512-514.
腔镜甲状腺手术缝合技术与缝合材料选择
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1,41(5):512-514
通信作者:赵玉沛,E-mail:zhao8028@263.net;田文, E-mail:tianwen301_cta01@163.com
1 腔镜下缝合技术概述
常用的开放甲状腺手术缝合技术包括:间断缝合、间断内翻缝合、间断褥式(交锁)缝合、单纯连续缝合、“8”字缝合等。在缝合技术方面特别强调采用合理的缝合方法使组织分层缝合,严密对合,忌留死腔。缝合要求针距、边距均匀一致,且结扎松紧适度。但对于腔镜甲状腺手术而言,因存在视角、方向、角度、变近距离缝合为远距离操控、变三维为二维等差异,故对缝合技术有新的要求。入路包括颈前入路(近距离入路)、颈外入路(远距离入路)及经自然腔道入路(经口腔入路)。颈外入路又包括胸前入路、腋窝入路、腋乳入路、耳后枕部入路和颏下入路,其方向和角度各有不同,缝合技术细节也略有差异,但基本原则一致。此外,腔镜下缝合及打结受到视角和操作角度影响,难度明显大于开放手术,需要不断练习。其中打结技术又是所有缝合的基础,一般采用左手分离钳,右手持针器,分为正手结与反手结两种。正手结左手持针线,右手持针器从线上方顺时针绕圈夹尾线打结,反手结右手持针器从线下方逆时针绕圈夹尾线。技巧是打结用线长度要合适,线要拉成一个开口向左、横卧的“U”字形。由于缝合打结耗费时间,外科医生期待一种可减少操作钳的操作频次,提高缝合效率的缝合方法。随着高新技术材料的应用,倒刺线(又称免打结缝线)应运而生,目前已应用在多个外科领域,以降低腔镜下打结缝合的难度,有效缩短缝合时间[2]。
2 胸前入路腔镜下缝合技术及材料选择
临床最常用的入路为胸前入路。以下以胸前入路为例,结合腔镜缝合技术的特点和要点,根据不同的缝合组织特性,提供相关缝线选择的建议。 2.1 空间维持缝合技术 空间维持方法主要有免充气、充气和混合空间维持法三类[3]。常规腔镜手术中推荐使用带状肌拉钩牵拉暴露手术视野,但对于条件有限的单位,可以使用缝线缝合后牵拉带状肌及胸锁乳突肌。
在切除甲状腺腺叶及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时,需牵拉带状肌暴露甲状腺区域。从皮瓣进针,线尾留于腔外用于牵拉。左手提拉带状肌,在环状软骨下缘水平及甲状腺下级水平进针,行“8”字缝合,然后将线再缝出腔外用于牵拉,通过调整上下两线的牵拉力度,分别暴露甲状腺床的上部和下部(图1)。缝合时须紧贴颈总动脉进针,避免损伤颈内静脉。上下两个进针点间距不宜过短,否则无法达到上下暴露的目的。
建议:空间维持缝合技术可使用0#或1#可吸收聚对二氧环己酮缝线(如PDS Plus),缝线光滑且抗张力强度大,缝针锋利,针长适中。
2.2 气管损伤缝合 气管损伤的缝合原则与开放手术一致,按照损伤的方向缝合。一般腔镜手术病例均经严格选择,损伤多为意外所致,较为罕见。经胸前入路者多为超声刀及电刀的纵向烫伤。缝合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间断缝合,多采用可吸收线,需要每针打结;另一种是连续缝合,对腔镜缝合打结技术欠佳者,可采用倒刺线。缝合原则同样是垂直创伤面,严密对合,针距合适(图2)。如未损伤气管内壁,建议不予全层缝合,以免引起气管内瘢痕形成,且注意进针不宜过深。如为全层缝合,建议选用可吸收缝线。如发生较大的全层气管贯通烧灼伤,最好将切缘修剪后缝合对合,以便于可靠愈合。此时如有困难或风险,应及时中转开放手术。
建议:气管损伤可采用4-0可吸收聚对二氧环己酮缝线(如PDS Plus)、4-0聚卡普隆25螺旋倒刺线(如Spiral Plus)、4-0不可吸收聚丙烯缝线 (如Prolene Hemoseal)或4-0可吸收聚糖乳酸缝线(如Vicryl Plus)。
2.3 食管损伤缝合 食管损伤与气管损伤类似,亦多为纵向损伤,很少累及黏膜,一般多为食管肌层损伤。开放手术时缝合推荐使用间断缝合,但对于腔镜手术,打结难度较大,可使用连续缝合。连续缝合时建议将尾线再次缝合至线头部位再行打结,以免引起皱缩食管狭窄。缝合同样须垂直创伤面,严密对合,且针距合适(图3),注意进针深度,防止损伤食管后壁。较大范围食管损伤,缝合前宜留置胃管。
建议:食管损伤缝合材料可选用4-0或5-0可吸收聚糖乳酸缝线,也可选用4-0或5-0不可吸收聚丙烯缝线(如Prolene Hemoseal)。
2.4 大血管损伤缝合(颈内静脉) 腔镜下血管损伤处理原则各不相同,包括中转开放手术、缝合修补及闭合离断。本共识主要侧重缝合修补技术。腔镜下大血管出血需要缝合修补的主要是颈内静脉。缝合时可选择左手精细分离钳夹闭破口,从皮瓣外侧刺入缝针,从破口一端开始绕分离钳连续缝合,针距不宜过长,以2 mm为宜。过程中暂时不予收紧缝线,待缝合至破口尾端后,可抽出分离钳,收紧缝线,一般可使出血停止。然后再使用左手分离钳拉住线端,反向连续缝合至尾线周围打结(图4)。此种方法的优势是尾线可以在皮瓣外由助手牵拉,相当于多出一把操作钳。静脉缝合打结时,两线段距离一定不能过大,以免在颈部静脉内形成血液涡流,导致血栓形成;静脉破口需保持无张力缝合,以免静脉壁撕裂出血。
建议:静脉缝合可使用5-0或6-0 不可吸收聚丙烯缝线(如Prolene)。
2.5 神经吻合 腔镜下神经吻合技术偶有使用。损伤常见于喉返神经。如有喉返神经受侵无法剥离或操作意外离断,吻合困难时,一般建议中转开放手术以吻合神经。有效的神经吻合可使病人术后语音获得一定程度恢复[4]。缝合时,如果为电刀及超声刀热损伤离断,需将断端修剪至正常部位。间断缝合神经外膜,要求缝合对合到位,建议缝合2~3针,打结后保持一定的神经张力。
建议:神经吻合可使用5-0或6-0不可吸收尼龙缝线(如Ethilon),也可使用不可吸收聚丙烯缝线(如Prolene)。
2.6 淋巴管损伤缝扎 淋巴管管壁菲薄,质地较脆,术中易损伤且能量器械凝闭效果欠佳,术后发生淋巴漏风险较大[5]。行颈侧区清扫或中央区清扫时,如有明显的主干淋巴管需要闭合,可使用钛夹或Hemo-lock,条件有限时也可采用腔镜下缝扎。单纯淋巴管缝扎难以牢固,建议连同部分周围脂肪和结缔组织一并缝扎,更为确切。推荐采用“8”字缝合,缝合后打结。注意进针深度及周围组织保护。
建议:淋巴管损伤缝扎可使用3-0或4-0可吸收聚糖乳酸缝线(如Vicryl Plus)。
2.7 腺体残端缝合 由于使用能量器械,腺体残端很少常规缝合,如有必要,开放手术推荐使用间断缝合、间断内翻缝合、“8”字缝合及单纯连续缝合等。腔镜手术建议优先使用“8”字缝合,针距不宜过大。要缝合甲状腺固有包膜,以保证不切割,缝合可靠。根据断面大小,可缝合多个“8”字。同时缝合时须将缝线穿过甲状腺创面的底部,既有利于止血,又能防止形成死腔,以避免术后血肿形成。优先选择可吸收缝线,因其易吸收、无异物残留[6],可避免线结瘢痕干扰术后随访超声的判断。缝合不宜过深,以免损伤腺体背侧的喉返神经。
建议:腺体残端缝合可使用3-0或4-0可吸收聚糖乳酸缝线(如Vicryl Plus)“8”字缝合。
2.8 白线缝合 腔镜下颈白线缝合原则与开放手术相似,可不带肌肉仅缝合颈白线,下段应留1.0~1.5 cm的缝隙,以利于观察出血及放置引流管。开放手术以间断缝合居多,腔镜手术以连续缝合居多。如需横断舌骨下肌群,宜将横断的舌骨下肌群缝合,建议采用连续缝合或“8”字缝合,要求对合平整。白线缝合时,缝合肌肉不宜过多,缝线不宜牵拉过紧,以免病人术后颈部紧张不适。
建议:白线缝合可使用3-0或4-0可吸收聚卡普隆25螺旋倒刺线行腔镜下连续缝合,也可使用3-0可吸收聚糖乳酸缝线(如Vicryl Plus)行腔镜下连续缝合或间断缝合。
2.9 切口缝合 胸前入路多为乳晕周围及胸前切口,无需缝合颈阔肌及肌肉,建议分为皮下和皮肤逐层缝合,以减少皮肤张力,减少局部瘢痕形成。皮下缝合要求对合平整,间距均匀,不留死腔,以防积液及感染,同时要保持一定张力,减少皮肤瘢痕增生。皮肤采用皮内缝合或间断缝合均可,要求对合整齐,保持一定的外翻状态,有利于皮肤愈合。有研究结果指出,含三氯生抗菌剂缝线可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7],含有布比卡因等药物的缝线可延长痛觉消失时间,均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建议:切口缝合可使用4-0含三氯生抗菌剂聚对二氧环己酮缝线(如PDS Plus)缝合皮下,含三氯生抗菌剂可吸收缝线(如Vicryl Plus、Spiral Plus)缝合皮肤。
3 不同入路的特点及缝合技巧
3.1 经口、耳后、颏下等从上至下视角入路的缝合技巧 与胸前入路相比,经口与颏下手术的空间狭小,操作难度较大,虽然缝合视角从上至下,但缝合的要求和技巧及材料推荐基本相同。
经口入路空间维持时,可悬吊上皮瓣,以有效改善建腔时空间狭小的问题。主要适用于下颌尖锐,长度超过3横指以上,或颈部后仰有限的病人。分别在颈部第一颈横纹及其与胸骨颈静脉切迹中点位置,皮下缝合1~2 cm,悬吊于头架,一般采用头架结合无菌薄膜套。
建议:经口、耳后、颏下等从上至下视角入路的缝合推荐使用0#或1#可吸收聚对二氧环己酮缝线(如PDS Plus)。
3.2 腋窝侧方入路的缝合技巧 腋窝入路缝合技巧,原则及缝线选择与胸前入路基本一致,但由于锁骨头的阻挡及侧方的视角,缝合角度和难度增加,很难达到与胸前入路一致的缝合要求,如发生相关脏器损伤,可能会增加中转开放手术的概率。
3.3 达芬奇机器人腔镜辅助下缝合技巧 达芬奇机器人腔镜辅助下的缝合技巧,原则及缝线选择与普通腔镜手术基本一致。由于机器人设备的特殊性,较腔镜手术多一只操作臂,持针器前端可360°旋转,灵活性增加,使缝合变得更容易;机器人的持针器较精细,可夹持6-0或7-0缝线的缝针,完成一些精细缝合,如喉返神经吻合。
总之,理想的腔镜下缝合应该能够达到与开放手术一样的质量要求,即要求损伤小、张力小、对合好、切口平如线状而不发生增生性瘢痕。器官损伤修补,要求最大程度地达到开放手术水平,完成器官的解剖及功能的修复。所以掌握腔镜甲状腺手术的特殊的缝合技巧与操作流程,根据不同缝合组织特性来选择缝线,可在开展腔镜手术过程中达到更佳效果,实现病灶切除与美容兼顾的目的。
参考文献
(在框内滑动手指即可浏览)
[1]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甲状腺手术切口入路、缝合技术与缝合材料选择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9, 39(1): 34-38.
[2] Kondrup JD, Qayyum AM. Closing the gap: Novel abdominal wound closure techniques[J].Surg Technol Int,2018,32:25-31.
[3] 王平,燕海潮.腔镜甲状腺手术系列报道之手术空间的建立与维持[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6,25(11):1531-1535.
[4] Yoshioka K, Miyauchi A, Fukushima M, et al. Surgical methods and experiences of surgeons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recovery in phonation following reconstruction of the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J]. World J Surg,2016 ,40(12):2948-2955.
[5] Park I, Her N, Choe JH, et al. Management of chyle leakage after thyroidectomy, cervical lymph node dissection, in patients with thyroid cancer[J]. Head Neck,2018,40(1):7-15.
[6] Kanat BH, Bozan MB, Emir S, et al. A complication of thyroidectomy: Do not forget suture reaction[J]. Turk J Surg,2017,33(2):58-61.
[7] Berríos-Torres SI, Umscheid CA, Bratzler DW, et al.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guideline for the prevention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2017[J]. JAMA Surg, 2017, 152(8): 784-791.
(2021-04-01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