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唐诗宋词和各种古典名著包围的我们,都知“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却不知“少不读苏轼,老不读辛弃疾”。一个家学渊博,一门三学士,四十三岁前,人生顺风顺水,后因“乌台诗案”仕途受挫,但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处世态度,令其豪放里透着禅意,旷达洒脱。一个生于乱世,年少即背负国仇家恨,二十二岁一战成名,南归故国,想着上阵杀敌,却屡遭冷遇,眼看山河破碎,一生壮志满怀,却报国无门。稼轩豪放里满是侠气,慷慨纵横,短弓游侠,孤独到骨子里,又不可一世。苏轼的词,是大哲人,是看透人世,豁然无所牵挂的豪放。苏轼一生,最大的转折源于“乌台诗案”,经历了生死之劫,诗词里豁达许多。与朋友出游踏青,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而他却泰然自若,缓步而行。只因:若过早地选择安逸,它会让你丧失拼搏的勇气,苏轼的淡然不在乎和豪情,源于曾触摸过星空的自信。辛弃疾的一生,都在为打败金收复失地而努力,直言上谏,却屡遭贬谪,满腔报国热情,复国大计说与谁听,唯有陈亮能让他喊出黄钟大吕之音。只因:若年老时过于强求,它会打破你内心的平和,辛弃疾的不死心和大气魄,源于手中那把最锋利的剑。东坡读之如品一壶茶,一尊还酹江月;稼轩读之如饮一壶酒,壮怀激烈。公元1082年,苏轼四十七岁,谪居黄州已两年余,忧愁无处说,他来到赤壁矶,看江水奔腾,惊涛拍岸,一时间胸怀大开,吟完一首词,心中也渐渐释怀。只因:若太年轻时沉浸于回忆,它会让你陷入往事止步不行,苏轼的浪花淘尽英雄,人生如梦,源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沉淀。辛弃疾66岁那年,仍未放弃北伐的愿望。韩侂胄执政时,他担任镇江知府再上战场,虽欣喜,但谏言失败,又忧心战事。北固亭上,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慷慨壮怀。只因:若年老时还不能静心活在当下,就会纠结于往昔,错过眼前之景,辛弃疾的英雄血未凉,老当益壮,源于南宋的风雨飘摇和年少志向。苏词豪迈,英气勃发,有达则出仕兼济天下的抱负;辛词豪放,重剑无锋,有终其一生执着报国的情怀。公元1075年,苏轼38岁,时任密州知州,仕途上虽有小挫,精神上却积极向上。一场狩猎,让苏轼想到大宋江山,期待可凭己身,挡住外来的“狼”。只因:年轻时不要过分计划未知的人生,它会让你一生步步受到羁绊,苏轼曾经弯弓射天狼的愿望,终敌不过提笔挥毫的精彩。辛弃疾,生于金国的宋人,少年时抗金归宋,习得一身武艺,终生以恢复山河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只因:若年老时对未实现的梦还执着不已,它会让你跌入后悔的深渊,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战场,终抗不过时光流逝,到底不平。苏词是望尽花开花落,云卷云舒,醒醉全无,胜败两忘的豁然通达;辛词是抗金之志,终难实现的愤懑,将刀剑化作笔墨,字字泣血的不忘。公元1076年的暮春,苏轼登上自己修葺,弟弟命名的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有太多情感想要表达,却不知从何说起。既如此,不如饮一杯酒、品一杯茶,乘春光正好,赏眼前之景。只因:过早接触形而上学的境界,那样只能说明自己不快乐,苏轼一生的豁然,开心,源于早早懂得生活的真谛。读辛弃疾的词,总会被的他家国情怀感动,会为他一生壮志难酬遗憾。他对南宋爱的深沉,即使是中秋赏月,依然忧国,洞彻世事,有着无人可懂的寂寞。只因:年老时放不下的太多,它会让你无法真正轻松生活,辛弃疾一生郁郁不得志,写词也只是退而求其次。苏词旷达,是大彻大悟,是知其不可为便不为的洒脱;辛词悲愤,是矢志不渝,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苏轼是个超级能看开的的人,被贬,在黄州待了好几年,仕途不顺,就开垦荒地、建园子,把生活过得有趣,不强求,更寄情山水,于自然中开阔胸襟。只因:年轻时事事不争,顺其自然,它会让你缺乏主见,随波逐流,苏轼的知其不可为就不为的旷达,是不仅与心性有关,更有深厚的家学底蕴支撑。公元1176年,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只因:年老时若还不能看淡尘俗,它会让你求而不得,有心无却无力,辛弃疾深深的无奈感和壮志难酬,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做其支撑。中秋节,天上皓月当空,清辉遍地,苏轼心潮起伏下,思念故人,杯中酒喝了一杯又一杯,酒至酣时,乘兴挥笔,方有千古绝唱。只因:若年轻时就常常妥协,它会让你后半生空留遗憾,苏轼的一生,风雨、阳光都有,登过高峰,尝过美食,不缺什么。归来的心愿未能实现,君王不重用,元宵节目睹满城火树银花,酒后慨叹无知音,唯有孤芳自赏。只因:若老来还未寻觅到生命的意义,岂不白白虚度了许多光阴,辛弃疾的一生都在寻找,找的是爱人,也是自己的初心。苏情深,思念酿成满腔愁,辛深刻,于无声处炸响惊雷。苏轼十九岁与十六的王弗结婚,婚后二人恩爱情深,可惜未能携手一生,王弗27岁逝世,苏轼悲痛不已。十年倏忽而过,但思念不变,其悲“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为什么少不读苏轼?只因:若过早读懂撕心裂肺的痛,那一生都将带着有伤的记忆前行,苏轼的虽经历了丧妻之痛,却能靠对儒释道的领悟慢慢化解。公元1181年,辛弃疾早已被免职,闲居带湖,左右无事,去了博山游览,四周景色虽秀美,但他却无心欣赏。一腔愁绪无法排遣,唯有诗可抒发一二,人至中年,历经沧桑,方真懂愁之一字。只因:若年老还在挥之不去的愁中生活,那你也参不透悲苦,活得不通透,辛弃疾一生的愁与无力感,被侠气和将士之风化解一二。少不读苏轼,老不读辛弃疾,皆因诗词由心,苏辛所写是自身。同处低谷,苏轼无论何时都能淡淡接受,且乐在其中,有佛家不争之意。辛弃疾则是隐忍居多,只要有机会,定要重返朝堂战场,壮志一生未改。年轻时读苏轼,总会不自觉的学其旷达,佛系的顺其自然,看似洒脱,实则消极,东坡先生的超然物外,是已登高峰,而后遇挫折,方才渐渐悟透的。年老时读辛弃疾,常会陷入与他一样的愤懑里,不是每个人都能学曹孟德一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大多数人,回首年轻时的意气风发,望着如今的满头白发,心里也只剩下迟暮之悲。老来再读稼轩词,一生将至尽头,读诗越是尽兴,合卷就愈加沮丧。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