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社交的现实思考:如果你自己没用,就算认识马云也没有用
文/环球锦鲤周小凡
我们大多数中国人都非常信奉这样两句话,一句叫做:“多条朋友多条路”。
另一句话叫:“在家靠自己,出门靠朋友”。
这两句话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国人最基本的社交观:广交好友,以备不时之需。
包括我自己,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特别羡慕公司里的那些“交际花”,不管你提起哪位行业里的大牛,这些交际花都纷纷表示:
“我们早就认识”,“我和他之前在同一家公司实习”等等。
但是随着工作的时间越来越久,我渐渐的发现,那些交际花与大牛之间的关系,也仅仅久停留在“认识”这个阶段而已。
想要通过他们找这些大牛合作,往往是一点力都借不到。
今年有个概念特别火,叫做“无效社交”,我觉得对于那些大牛而言,曾经我眼中的那些交际花们,可能就是被划分到无效社交那一栏里了吧。
说起无效社交,网上的解释是:
无法给你的精神、感情、工作、生活带来任何愉悦感和进步的社交活动。
然而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无效社交还隐藏另外一个含义,那就是:
没有办法带来有效的互惠行为,以及针对性的资源交换。
这是一个很残酷、很现实的社交法则,无论是在职场上还是生意场上,大家都很难去像交朋友一样来社交,更多的情况都是带有目的性的行为。
假如你对别人而言,是一个“没有用”的人,那么很遗憾,不管你是请人家吃饭,还是请人家去洗澡,人家都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无效社交。
要知道,构成有效人脉的基本原则,一定是能够进行平等的资源交换,而大多数人在追求人脉的时候,其实是想要追求捷径,借别人身上的力,助自己扶摇直上。
这就是最典型的本末倒置,当你自身的能力积累不足,或是没有办法进行平等的资源交换时,妄图通过社交关系来实现一步登天,几乎是不可能的是。
而无效社交指向的另一点,则是“社交数量”,也就是开头中我们提到的,对于“多个朋友多条路”这句话的思考。
现在不妨打开你的通讯录和微信联系人,从头至尾浏览一下,你觉得自己能向多少人求助?即便是你发出求助,又有多少人愿意帮助你?
其实人脉这东西,还真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关于人脉,同样有一个很残酷的现实:
能用的动,才算的上是有效人脉,用不动的,都会渐渐疏远。
大多数人对于人脉的误解,其实就是认为:认识的人越多,就等于是自己的人脉越广。
但是这和一个人想要减肥,在网络上收藏了很多减肥方法,却懒得下楼运动是一样的道理。
认识不等于深交,见过面不等于很熟,就像是我,微信里有好几个高级职业经理人的微信,但是我能用的动人家吗?我觉得自己是在想屁吃。
用一句老话,就能够将无效社交的概念说很清楚:
能力是1,社交关系是后面那些无数个0,认识的牛人再多,自己没有能力,归根结底还是一个“0”。
而且我在网上也看了很多关于无效社交的书籍和文章,不过看下来的结果多少有些让人失望。
那些关于无效社交的内容里,大多是告诉人们,应该如何避免无用社交行为的发生,通俗点说,就是教你如何向那些能力不如自己的人“Say Goodbye”。
但是在我看来,对于无效社交的思考,其实反而更容易让人形成三点重要的社交观念:
观念一:让自己变得有用,清楚自己的社交需求
我曾经在社交媒体上看见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年轻人问俞敏洪,怎样才能和你成为朋友呢?
俞敏洪就反问那个人:你用什么来和我成为朋友呢?
这个人想了想,回答说,我可以帮你扫地拎包,于是俞敏洪当场就回绝了他的请求。
理由很简单,像俞敏洪这样的人,哪里会需要扫地和拎包的人呢?
让自己变得有用,并不是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多么优秀、多么拔尖的人,其实让自己有一项别人需要的凸出能力就够了。
在这一点上,很有必要强调的一点就是能够“有的放矢”,找到自己的社交需求。
比如我的职业是甲方的文案策划,如果我想要进入一家4A公司,继续从事广告文案的工作,那么我就会有针对性的提升自己,从创意、视觉优化、消费者心理等这些领域出发,才能让自己最快速的接近4A公司。
所以,让大咖认识自己就很难,但是如果你认识大咖,那么,你只需要做出针对性的能力提升,就有机会认识大咖、结实大咖。
观念二:重视社交质量而非社交数量
上述已经说过,社交的数量,往往对我们的人脉关系,没什么太重要的影响,反倒是社交质量,却能提升我们的社交关系。
何为社交质量?其实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就是社交对象本身的质量。
对于一个人品不好,或者是心性上有着明显瑕疵的人,我们通常都不会把这样的人纳入自己的朋友圈。
一个人是否值得交往,这需要我们花时间去观察,如果你和他的人生轨迹没有任何交集,三观又不是很合,那么何必强行凑到一起,分散自己的精力维护关系呢?
第二则是体现在交往的深度上。
很多时候,我们和人互递了名片、互加了微信,就算是完了吗?
其实这只是社交的开始,而非社交的结果,我们必须明白,这种“蜻蜓点水式”的连接,根本谈不上是强联系。
如果没有在此基础上,开展后续的深交动作,其实对于这段关系的发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求刚认识不久的人办事?
就是因为求人办事,是最好的建立深度关系的办法。
观念三:优化自身的社交结构,学会“断舍离”
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在20世纪50年代时,曾提出一个“邓巴数字”理论。
即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这一理论已被得到深刻的印证。
为什么说无效社交的概念,能够在今天能够得到这么多人的认可,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邓巴数字”理论的盛行。
想来也的确如此,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用来维护所有的人。
就好比是你手里有十块钱,分给五个人,每人能得到两块钱,分给五十个人,每个人就只能得到两毛钱。
与其分给五十个人,不如分给五个人,并和这五个人建立深度的连接。
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学会”断舍离“,把一些没有交集的人,从自己的社交网络中排除掉,把那些想要有交集的人进行“重点对待”,从而优化自己的社交结构,让自己的社交更加轻松、有效。
其实将无效社交这个概念剖开来看,这其中肯定有很多人为放大的焦虑成分,但是归根结底,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别成为别人眼中的那个无效社交的对象。
成年人的世界是很现实的,每个人都不想在这个残酷的规则下惨遭淘汰,所以,提升能力和学习成长,就成了一个影响深远的话题。
最后,愿你我都能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努力成长,砥砺前行,成为那个“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