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濛江故事丨濛江黄石堠
作者简介
何海荣,笔名孤棹摇风,海歌。1974年生,广西藤县人。现任晨鸡国学社社长、藤县濛江诗社副社长、藤县浔江诗社副社长,烟雨楼诗社副社长。《浔风》副总编,作品散见于网络及各地报刊书章。有诗词集《心茗集》一卷。编著有地方风物志《濛江史话》、方言志《土音雅字》各一卷。
图为上世纪七十年代濛江镇青年在黄石堠上的留影
濛江黄石堠
何海荣 整理
水底芙蓉,波心棋子。谁教零落江浔。或忆离舟,年年出水相寻?纷纷抛弃江流里,是秦皇,遗此愁深。念前人,奋棹其间,涕泪难禁。 莫询神女醒来日,有能工巧匠,代插银簪。日暖波恬,于斯幻彩流金。金和岸畔凭栏望,喜狂潮,不复奔临。又江头,船笛悠长,浑奏佳音。 (皇石喉 调寄高阳台 )
在濛江镇柴栏至大田垌对面的浔江河段。旧日有一条两旁礁石林立,中间狭隘略向北斜伸的航道,它在枯水期现身,宽度约三十多米,长约一百多米,形如咽喉,水急险要,是濛江河段四大险滩之一,自古至今不知吞噬了多少船只。
黄石堠示意图( 麦杏生手绘)
关于这条航道,濛江镇内有许多美丽的传说,但都与秦始皇筑长城取石有关。一种说法是,传说当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下令各地征集石料,修筑万里长城,浔江的运石船队行至濛江水域时,天已入黑,船队暂停休息,以待明天再走,因为船工劳累,一觉醒来,天巳大亮,误了时间,秦朝刑律十分严苛,凡误时者,必斩不饶。船工们为保性命,纷纷弃石逃命。故得此名。一种说法是因为当年水路狭窄,装载大石头的船只无法通过,严重妨碍了筑长城,秦始皇一怒之下用神鞭一打,打出了一条水道。更富有神话色彩的是说这些秦始皇建长城用石头,由法师用令符贴于石上,念动咒语,石头便自己走动。一切法术灵符都是夜间才灵验的,谁知路遥,到濛江时公鸡啼了,于是法术失灵,石头不能走动,大师为保命只有四处逃避,这批建长城的贡石便留在了濛江。因为是秦皇贡石,又加上处在水道咽咽喉,濛江的人民便亲切地称之为“皇石喉”。
当然传说归传说,那是不能当真的,只能作为民俗文化看待。人们所讲的"皇石喉"是一块水记石名字,在航道部门的滩图上正式的名称是"黄石滩",之所以有黄石这个名,是指这里是一块冬天里露出水面,表面附带的河泥经风干后,形成暗黄色的大石头。黄石滩只是今天滩图上的名字,在古代的它的名字称法应是黄石堠。是一处古人对江滩上的险情标识或里程标识。
明史上对堠的记述
《玉篇》说:堠,牌堠,吾里一堠。即古代记里程的土堆。“候”又写作“堠”,最先是汉代作为观察敌情、险情的土堡,后又成为驿站即堠馆,再往后变成险滩标志。当堠这个字渐渐地不合时宜,官方便弃之不用,或者在明朝起险情处改堠用滩了。航道部门一般沿用沿用前代的图志,明代的河渠志是官方修订的,黄石滩这个名称就这样沿用下来了。
黄石堠篆章 (朱强鸿 治)
但是黄石堠这个读音却在本地人中一直得到保留,“喉”和“堠”这两个字在今天的濛江土白话中读音差别较大,但在古时却是几乎同音的。濛江的圩集始于明朝,当时的人识字不多,如果一开始有人对濛江人说,“那地方叫黄石堠。”,相信百分之九十的濛江都会理解为“黄石喉”,因这那里北侧有礁石群,枯水期河道狭窄,当然就如同咽喉,这个堠大家会不约而同地理解为“喉”字。正因为"黄石堠″这个名称在读音与“皇石喉”一致,再加上美丽的传说,人家更愿意称为“皇石喉”了。
旧日的黄石堠是一个礁滩,一带石群沙地里到枯水期漫生野菜,不少人曾到那里摘一种名叫"虾狗西″的猪潲草。黄石堠一片,濛江人有还有人将之称“大石灶(窝)"(灶原是窦的转音,窦在濛江话中有窝、群的意思,如“猪仔一窦窦”)。到2007年长洲坝建成后,江石已永沉水底,不复能见了。
对于黄石堠,广西师范大学杨世文教授曾有诗为记:
题76年元月黄石猴照片
杨世文
昔日新春黄石猴,英姿勃发矗前头。
气冲霄汉推明月,志下江河断激流。
旁水称臣宜垫足,远山抛媚不回眸。
图中豪意今何在?故地扁舟一叶浮!
注:是时,学生们喜爱毛主席诗词,欣赏金猴奋起千均棒的气概,故以石猴名之。
本公众号往期作品选读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西江水月
微信号:xjsy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