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经典 | 《除欲究本》卷二 · (十八)万人敌反覆求胜,赛金刚通变达权
《除欲究本》卷二
诗曰:
从来两硬一须伤,何必始终战胜强?
不是老人细指点,铁锤定要敌身亡。
1
昔有二庶人,禀性刚暴,好习武艺。一人在东村,一人在西村,两地相隔半里。东村好汉,叫做“万人敌”,西村好汉,叫做“赛金刚”。人敌年长,金刚年幼,且是孤身。
他二人一日在会上耍拳,众人都看。那万人敌足下跶了个滑蹉,露下一空,赛金刚接住一腿,把万人敌打倒。众人呵呵大笑。
二人住了,天晚各回家去,人都称赞赛金刚。众人说:“万人敌亦是方圆的好汉,今日败在你的手下。”赛金刚年幼,不知进退,背地里对人批评万人敌,就有人告诉了万人敌。
那人敌说:“俺两人耍拳,未见高低,原是我足下跶了个滑蹉,他打了我一腿,岂算他占了上风?他也不该背地对人批评。我明日要寻他去,我和他要分个雄雌胜败。”
次日万人敌果然寻到他村里来,见了赛金刚说:“我今日故来聆教,咱两个比并比并。”把他们合村人都招来,看他二人耍拳。两个人扯开拳势,走了几个回合,二人交了仗。
万人敌把赛金刚打倒,拳打足踢,指头指着眼窝里褒贬:“前日你也不过是笼鸡玩索,你背地里满口炫扬,你那宗武艺子,还没有学精,你再学五七年来寻我。咱们再比并。”
万人敌说罢,抽身就走。赛金刚起来,看见那本村的人,羞的面红过耳,回去睡了几天,气的连饭也吃不下去。
2
他本村有个老者,一日来至他家里劝他说:“耍拳胜败,古之常理,何必如此生气?”这才心上微微宽怀。平日众人都称赞他,今日丢了这个底,本村的人都不作养他了。
他自己心上暗想:“此处住不得了,今生不能出头了。写一张文约,连房带地一齐卖了。云游天下,访拜明师,问方儿学武艺,苦用工夫。”
后来得异人传授,习神力千斤,拳棒可能盖世。心思:“此时可该回去,和万人敌比并比并。”
赛金刚使着两柄铁锤,每柄重四十余斤,此话按下不表。
3
单说万人敌,他们村南有个老秀才,幼年间在外方游过学,走过名山洞府,遇明人穷过理。善讲罪福因果,为人廉洁正气,与常人不同。万人敌素日最敬重此人。
一日他去探望老秀才,二人叙起家常,老秀才说:“你这几年也不到我处来。”万人敌说:“家事穷忙,少来看望。”
老秀才说:“我闻得前者,你作一件事,你和赛金刚两个人耍拳,赛金刚把你打了一腿,你心上不服,寻到他村里去,对着他的邻居亲友,你把他痛打一顿。又对人羞辱,你这一件事,岂不好胜太过?”
“你走之以后,他气的几日连饭也吃不下去,把庄房田地,尽都卖了。他是个孤身在外乡,谁是他的亲友?他在你跟前丢了底,你又羞辱与他,他岂肯干休善罢不成?倘若他把武艺学精,还乡必要找你报仇。若他死于外乡,你两人来生遇着一处,还是冤家对头。你二人不为争田夺地,不为生意买卖,又不为银钱账算,无故的闲耍,惹出这一场祸来,你如今悔也不悔?”
老秀才这话,才把万人敌提醒了。
万人敌说:“我平日把这一件事,当成正事,以为得意,人前夸口。今日你老人家一说,我这不是自害自己,故结冤家?从此改过,我只学务农守分,听其自然。”
4
从此万人敌回去见了亲友,含羞带愧,七八日不思饮食。这是有天良的人,有人说着他的毛病,他知道愧悔。
一日静坐,忽然想起,昔日我在庙里读书,我听那道士念的经书上,有几句话:“众生多结冤,冤结难解息。一日结成冤,三世报不歇。”此时要别拿一个主意,万人敌按下不表。
且说那赛金刚,先来到他本村里住了一宿,先打听万人敌还在不在,都说万人敌还在世哩。第二清晨起来,把他那两柄锤,插在腰里,找到东村寻万人敌。
万人敌看见是他,满脸带笑,往前紧跑了几步,折膝跪倒,大放悲声。说:“自从你走后,我后悔了这十年,那时我行事太过!”万人敌这一宗话,把赛金刚说的怒气全消。
赛金刚说:“幸是你今日悔过,不是咱二人都不得活。我打死你,我还得与你偿命,你打死我,也得抵命。”说罢,赛金刚把那两柄锤取出来,对着万人敌耍了一会。
万人敌吓得咬牙打颤,说:“这两柄锤,力有千斤。方能施展,我才能拿百十余斤,二百也拿他不起,你要打来,我连架也架不开。若不是老先生教劝,准备今日死于锤下。”
从此两不怀仇。又讲了没疑之交,拜为弟兄。
歌曰:
人敌蒙幸遇秀才,说破凶性从此解。
良言钻心能入骨,略闻片语智慧开。
今朝改恶须向善,抽头退步学忍耐。
十年冤仇一旦解,二人从新又结拜。
又曰:
一善也能化百恶,十年冤仇从此没。
学会长拳并短打,一定招灾要惹祸。
假若不遇老相公,定要遭凶见阎罗。
暗使嫉妒掯害人,循环报应逃不脱。
心灵性巧用计谋,常使远韬与近略。
无益有损耗精神,不如洗心学寡过。
董清奇,清代河南邓州人,生卒年不详。他曾到处云游参访,且惯于赤足,乞食为生,颇有全真祖师苦志清修之风,故号“乞化道人”、“赤脚道人”,时人亦称“赤足董仙人”。
他的足迹遍布陕西、湖北、湖南、甘肃、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等地,因而见多识广、德高望重。清代嘉庆丙寅年间,在八仙庵内有识之士的努力下,董清奇被聘为住持。
他勇于担当,雷厉风行,一方面致力恢复十方丛林制度,重新开坛演戒;一方面竭诚募化集资,对八仙庵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葺,据说西跨院即此时扩建而成,并增建邱祖殿。
董清奇还善于言辞,他把云游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汇编成一部《除欲究本》,以浅俗轻快的口吻和笔调宣扬三教合一的心性修养思想。嘉庆十八年,地方官绅商庶为他捐资出版了此书,为八仙宫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位修持高洁、见多识广的住持,感召力、凝聚力自然是巨大的,所以可以想象当时八仙宫香火鼎盛的情形,否则怎么能配得上“大振仙宫”这样的评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