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和俄罗斯都要研究人造月亮?这种科学研究有意义吗?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这两句诗出自李白的《古朗月行》。
每当满月时,月亮就变得又圆又大,像白玉盘一样,整个大地都被照亮了。在没有通电的古代,月亮具有很重要的照明用途。
月亮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体积第五大的卫星,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9。月球的平均直径约1737千米,距离地球38万千米。月亮之所以会发光,是因为它反射的是太阳的光。月球绕着地球公转,公转一周大约29.5天。而月亮的阴晴圆缺,就是因为地球挡住了部分照向月球的太阳光。
既然有人造卫星,为什么不能有人造月亮呢?只需要向太空发射一面大大的反射镜,将阳光反射到地面上,就能充当月亮了。
人造月亮的设想,最早来源于法国的一位艺术家,而真正付诸实践的则是俄罗斯。
俄罗斯曾经实施了代号为 “旗帜”的一系列计划,试图用特制的镜子从太空反射阳光照耀地面,从而解决俄罗斯高纬度地区的照明问题。
有些人可能不明白,明明有电灯可以用,为什么非要往太空上发射“人造月亮”这种似乎并不可靠的照明系统。其实,这是基于俄罗斯地区的实际情况而作出的一种选择。
俄罗斯北方很大一部分国土都处于北极圈内,而这些高纬度地区存在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每年都有一部分时间处于极夜期,这对当地人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并且俄罗斯地广人稀,北方的广大地区人口并不密集,在那种极寒之地,不管是电力设施的建设,还是维护,成本都比较高,并且很难回本,这应该就是激起俄罗斯科学家实施人造月亮研究的主要原因。
为此,俄罗斯科学家先后进行了3次人造月亮实验。最开始的旗帜1号是在地面进行阳光反射镜的工程实验。此后的旗帜2号和旗帜2.5号,才是在太空中进行的。
1993年,俄罗斯在和平号空间站上进行了一次代号为“旗帜2”号的人造月亮实验,在太空中展开了一面直径为20米的太阳反射镜。该次实验获得了成功,地面光斑直径约4000米。
1999年,俄罗斯进步号货运飞船又携带了一面反射镜进入太空,计划在和平号空间站进行代号为“旗帜2·5”的人造月亮试验。此次反射镜的直径为25米,按照设想,反射光束的直径在地面为5~7千米,反射光的亮度足以让地面的人在夜间读书阅报。可惜的是,由于反射镜未能正常打开,此次试验以失败告终。自此之后,随着和平号空间站的停用,俄罗斯就再也没有进行人造月亮实验了。
2018年,我国四川成都天府系统科学研究会的研究人员也曾提出人造月亮的构想,并计划进行实验验证。这一设想的提出,也是为了解决城市夜间照明问题。不过现在已经搁浅了,因为人造月亮的实验属于大工程了,没有国家的支持,很难实现。
人造月亮要想实用,亮度必须要足够高,投射半径要足够大,这意味着,反射镜要弄得很大。反射镜还必须可控,可以折叠或者可以调整方向,这样在不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停用。
人造月亮并非天荒夜谭,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它仍然具有一定研究前途。
因为,这个世界上总是存在着各种自然灾害,比如地震,这些灾害很容易导致大面积地区出现断电,而在短时间内又很难通上电。在这时,人造月亮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它可以给发生地震或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地区进行夜间照明,这样救援工作在夜间也能很好地进行。
未来,如果真的要发射人造月亮,基本上也要依照俄罗斯的思路进行。大型反射镜要折叠起来,发射到太空中再展开,要么直接在太空中进行组装。
不过,以人类目前的航天实力,目前还很难发射具有完全实用功能的人造月亮。因为这个反射镜必须要发射到距离地面很高的太空中,像国际空间站这一高度就不行。
有利就有弊,有人担忧,人为地从太空反射阳光到地面,会影响地上生物的节律,会影响天文观测等。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如果只是利用人造月亮进行紧急照明,这一方案确实值得考虑。
人造月亮也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美好。由于人造月亮距离地面几百上千公里高,即使反射镜的直径达到几百米,大家从地面仰望夜空中的人造月亮,也只能看见一颗很亮很大的星星,遇到云层遮挡,照明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点赞加关注,咱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