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蒙/我与苏金伞的师生情
苏金伞简介
苏金伞(1906-1997) 原名苏鹤田,中共党员,河南睢县人,现代著名诗人。1926年毕业于河南省体育专科学校。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被捕入狱。历任开封第一高中、河南水利专科学校、河南省立女中教员,河南大学体育系主任。后进入解放区,任华北大学三部文学创作组研究员。1949年10月,调回河南筹办河南省文联。上世纪50年代被错划为“右派”。70年代末,从长期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历任河南大学讲师,河南省文联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河南省文联第一届主席,河南省政协常委、人大代表。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地层厂》、《窗外》、《苏金伞诗选》(之一)、《1980年 入伍》、《鹁鸪鸟》、《苏金伞诗选》、《苏金伞新作选》等。。
让我们以阅读的方式相遇相知
苏小蒙
苏老生于1906年,如今已80高龄。早在1920年他14岁在省立河南第一师范学校(今河南大学师范专业前身)上学时,就开始在报刊上发表诗作,迄今已出版了《地层下》、《窗外》、《入伍》、《鹁鸪鸟》等,在我国文坛和社会上有着极大地影响。
“青春诗会”成员在郑州黄河游览区合影
真正见到这位让我从少年时代就崇拜的偶像,是20多年后80年代我担任河南青年诗歌学会常务理事时。有一次,我们河南青年诗歌学会与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在黄河游览区联合举办“青春诗会”,苏老作为老前辈应邀参加。在宾馆住宿时,本来应该给苏老单独安排,后来考虑他年纪较大,行动不便,需人照顾,于是便把我与他分配到同一房间。就这样,我与苏老有了零距离的接触。
苏老虽然是一位闻名诗坛的大诗人,但在对待我这个晚辈上,没有一点儿架子,显得格外和蔼可亲。刚坐定,他就给我讲了一段有关我的轶闻趣事——
原来,苏老有一个女儿,是1950年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蒙古人民共和国时出生的,便取名“苏蒙”。因为这个“苏蒙”与我“苏小蒙”这个笔名仅有一字之多,有点儿近似,近年来我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文章,尤其是诗,引起了省文联上上下下的注意,不少人都以为是苏蒙写的,纷纷夸他的这个女儿有出息,弄得苏老一头雾水。当他知道我就是苏小蒙时,说:“今天终于一见庐山真面目。”我们俩都哈哈大笑起来。
我告诉苏老,自从我学习写作以来,最喜欢也最崇拜两位作家,一位是您,一位是写小说的王蒙。因此我的笔名就取了您一个“苏”字,取王蒙一个“蒙”字,中间加了个“小”字。“苏小蒙”三个字即当你们俩的小学生之意。
苏老顿时恍然大悟,拍了拍我的肩头,笑着说:“好啦!以后我就收你这个学生。”他又话锋一转说,“不过不能光当小学生,还要当中学生、大学生!”
我知道苏老这是在鼓励我,心里感到热呼呼的。
在黄河游览区举办“青春诗会”那几天,一有空闲,我不仅陪着苏老在周围散步,还聆听他谈诗。那时,苏老虽已年逾80高龄,胸中的那颗童心却没有泯灭。谈起诗,他就像一个天真的孩子充满激情:
—— 我写的诗,可以说比较朴实,句句都是大白话。既不喜欢拿腔捏调,又不喜欢故弄玄虚,更不喜欢用些华丽词藻。因为我是写给绝大多数老百姓看的。
—— 我写诗,尽管缺乏高超的技艺,但却毫不妥协地坚守着对现实的关注,毫不保留地把这一面展示给世界。正如我国古代大诗人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
—— 年青人写诗靠的是激情,老年人写诗靠的是经验。不管年青人还是老年人,要想把诗写好,就必须把激情与经验融合在一起。这才是一个是诗人最佳的生存状态。
—— 一个诗人写出来的诗,只有首先打动自己,方能打动读者,这就需要本人内心真实的声音和本人生命的真实色彩。
本文作者苏小蒙与苏金伞在一起
苏老还告诫我,作为一个作家与诗人,小人物的声音未必小,也未必浅薄。每一个成名的作家和诗人都是从小到大,从无名到有名的。你身为一个年青人,只有坚持写作才是最重要的。
苏老的话情真意切,字字珠玑。我手头没有录音机,如果录下来稍加整理,就是一篇经典的诗论,能让我在学诗的道路上受用一辈子。
第二天早晨我刚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苏老早已起床,正伏在茶几上写东西。我说:“苏老,是不是诗兴大发啦?正在写诗呢。”苏老抬头看了看我,笑着说:写了几句,不过不太满意。他顺手扬了扬手中的纸片,正准备撕掉,我赶忙跳下床按住他的双手,说:“苏老,不能撕,千万不能撕。要不,您给我留个纪念?”苏老扒开我的手,说:“你要真喜欢,等回市区我写成条幅送给你!”我说那好啊,太谢谢您老人家啦!
这次“青春诗会”结束回到市区之后,一因为工作忙,二因为苏老是大诗人,我在他面前仅是个孩子而已。他说给我写幅条幅,也许只是随口说说,所以根本没当回事儿,早将这件事忘置度外。突然有一天接到他的电话,说条幅写好了,问我住在哪里,他派人给我送来。我一听慌了,怎么能劳苏老的大驾呢,忙说:“我去!我去取!”
当天傍晚下班,我按照苏老告诉我的地址,来到位于我市经七路的河南省文联家属院,摸到苏老的家里。苏老一看我来了,忙给我让座,又招呼他的女儿给我沏茶,并拿出他已写好的条幅——
茫茫寒夜里,凝望北斗星。楚汉荒城下,黄河静无声。
夜宿黄河书
应苏小蒙同志嘱
苏金伞
一九八六年四月十六日
苏老不仅是大诗人,我发现他还是书法家。他那一手毛笔字,可谓潇洒飘逸,雄浑古朴,点画精劲,神韵气足,让我爱不释手。我把这幅条幅衬裱好挂在家里,我那狭小的书房顿时蓬荜生辉。因为苏老的诗品、人品堪称楷模,值得我们这些学诗、写诗的晚辈学习。
我将永远以苏金伞苏老为师!
1986年6月于郑州
(选自苏小蒙的散文随笔集《我的似水流年》)
苏小蒙,本名王明信。原在郑州三棉当工人。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以工人作家的身份活跃于文坛,陆续发表一百多万字的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杂文等作品,出版有长篇回忆录《我当工人的日子》一部。曾任郑州市职工文学创作协会秘书长、河南青年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后来先后供职于《郑州工人报》《经营消费报》《河南新闻出版报》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系郑州市职工文学创作队伍领军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