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云乡‖ 文化古城时期的协和医学院
如果说在文化古城时期,燕京大学是一所比较特殊化的教会学校,那么协和医学院就更是一所特殊化的学校了。先不说别的,就说它的毕业文凭吧,就既不是中国政府教育部发的,也不是学院自己发的,而是美利坚合众国纽约州大学发的羊皮烫金文凭,上面自然没有一个中国字,而全是英文了。
钱宾四先生在其《师友杂忆》中,曾记初到燕京时,所住宿舍水电费之通知单,均为英文,应按月缴纳,而他“遂置不理”,拖了一年多,提出“何以在中国办学校必发英文通知”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协和医学院,就不成问题了,因为协和医学院一进大门,一切都是用英文了,由书面文字到课堂讲课。除去国文课而外,其他都是用英文教材、英语讲课。
在社会上面,一说“协和”,一般人都知道是协和医院,很少有人注意到协和医学院。岂不知协和医院是协和医学院的教学医院,是附属于后者的。
早在一九〇六年,即光绪三十二年,英国教会伦敦会在北京创办了一所协和医学校,规模很小,不久,又有美国教会长老会、美以美会、内陆会,和英国伦敦教会医学会、英格兰教会参加合办,成为一所由英美医务人员合办的学校。得到慈禧太后和一些高级官吏的支持,在清政府立了案。在当时对医疗事业,发挥了不少作用。一九一〇年东北鼠疫流行,协和医学校师生去东北参加防疫,有两名高年级学生在工作中牺牲了生命。辛亥革命时期,这所学校有三十多人参加了红十字会救护工作。
但这时协和医学校同后来的协和,却不是一个体系。因为从一九一五年起,美国罗氏驻华医社接办,担负起这所学校的一切费用。一九一六年二月二十四日纽约大学管理部发给这个新学校办理医学教育的凭证,即毕业生可拿到纽约大学的毕业证书。并从纽约罗氏医学研究所调来了马克麟(Francis C.Mclean)医师担任校长,并兼任内科主任教授。
在此要把“罗氏驻华医社”这个组织略作介绍。罗氏即美国著名的煤油大王( Rockefeller)家族,现在译作“洛克菲勒”。这个庞大的财团有一个“罗氏基金社”,在二三十年代时,它就拥有二亿四千万美元的基金,当时三十美元一盎司黄金,如按现在美金价值计算,一般要加十五倍。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这个基金社不仅向美国的医学事业投资,也向远东、近东的医学事业投资,它在纽约市办有规模很大的“罗氏医学研究所”,而且在中国设立了“驻华医社”,截至三四十年代,前后向中国医学事业,投资在四千万美金以上。按通货膨胀指数计算,在今天它的数目自然更大了。
罗氏基金社自一九〇八年起,几次派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的校长、教授组成代表团来中国作详细调查,决定成立罗氏基金社的驻华支社“罗氏支社”,并接办旧协和医学校。一九〇六年教会创建的协和医学校在东单三条东口外,一九〇八年开,到一九一四年共毕业学生三十八名,有外国教员十四人,房地产投资只十三万美元,年开支不足五万美元。接办以后的协和医学校,则其办校规模和要求,大大超过了老的协和医学校。
首先它买下了老的豫王府兴建校舍,从一九一七年开工,到一九二一年建成,前后用了四年时间,花了五百万美元(可折合十七万两黄金)的代价,盖成了包括五十五幢建筑物的宫殿式建筑群,成为当时远东最考究的医学院校舍。罗氏驻华医社又为学校从英国、美国、加拿大及中国国内聘请了一百五十多名高级教学及行政人员,这些人的工资都是以美金计算的。一般是供给宿舍,年俸在一千五百元美金,合四千五百银元,而当时一枚银元足可买一百枚鸡蛋。这些人的经济收入在当时不但成百倍地高出于中国工人、农民,比之于一般资本家、地主也高出几倍。他们一年工资足可抵得一个中等商人的全部资产。
在新校舍建成之后,于一九二一年九月十九日,协和医学院举行了盛大的开幕典礼,据“协和”四期毕业生胡传揆教授(北京协和医学校的创办概况》一文记载:
“来宾中有欧、美、亚洲(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各国的大学校长或教授、团体负责人(美国医学会会长、国际卫生组织和教会的代表等)、罗氏驻华医社代表、罗氏基金社社长、中国的著名医学科学家及中国政府的代表(总统、内政部、教育部),和罗氏之子(John D. Rockefeller,Jr.)。后者既代表他的父亲,而又是以罗氏基金社董事长的名义来讲话的。除中国政府官员外,教育和科学界的贵宾共有五十名。另外,还收到了罗氏本人和欧美与国内的贺电。”
这次盛会,胡适也参加了,《胡适的日记》这天记道:
“九时,到教育部口试各省的留学生。三时,到协和医学校,代表北大,参与正式开幕典礼。是日典礼极严肃,颇似欧美大学行毕业式时,是日着学位制服参加列队者,约有一百余人,大多数皆博士服,欧洲各大学之博士服更浓丽壮观,自有北京以来,不曾有这样一个庄严仪式。(古代朝服上朝,不知视此如何?)”
“行礼时,颜惠庆代表徐世昌演说,尚可听;齐耀珊(内务)、马邻翼(教育)就不成话了。顾临(R.S.Greene)代表罗克斐洛医社演说,最后罗克菲洛( Rockefeller,J.D. Jr)演说。罗氏演说甚好。”
从以上记载中,可见“协和”正式开幕时情况,早在开始建新校舍时,即一九一七年,即开办了预科,到一九一九年,共有预科学生三十四名,一年级二十一名、二年级八名、三年级五名,到一九二O年,本科开始,学生七名,本科生即逐渐进行临床教学。预科四年,主要是英文、生物、理化及解剖、药学等医学基础知识。本科学各科医学及临床,也是四年,共八年。另又开办学制四年的高级护士学校。
协和医学院的办学规模很大,但人数很少,最早每年只二十五名,最多每年计划招五十人,要求质量是极高的。不但人校考试很难,而且考进之后,每学年考试淘汰率甚高,本科以七十分为及格标准,不及格便留级,进一步便退、转学,一般读完八年,到毕业时,原来预科一年级进校的学生,已所剩无几了。由开办截止到一九四九年,协和全部毕业生也只有六十几名。
在文化古城时期,正是协和医学校建校十年前后之际,头几届毕业生都已经成为北平的著名专家,如内科刘世豪、肺科王大同、外科关颂涛、妇科林巧稚等位,都已是临床主任教授了。这时当年的协和医学校已经历了“协和医科大学”为校名的阶段,于一九三〇年在南京政府教育部立案之后,正式改名为“北平协和医学院”了。校长已不是美国人胡恒德( Henry S.Houghton),而是留美的医学博士中国人刘瑞恒教授了。据一九三五年资料记载,当时它有学生一百十三人,每个学生每年学杂费要五百元,是当时学费最高的。
协和有一个董事会,十三名董事,六名是老协和所属的六个教会,各派一名代表,其余七名,都是罗氏基金社从国内外聘任的。总之早期由董事到校长、院长、预科主任、护士学校校长、总务长、医务长等全是外国人,其中自然美国人最多。在文化古城时期,中国人才逐渐多起来。
协和的办学方针,很明显是培养有国际声望高水平的专家的。因而它除了严格的教学工作而外,还必然十分重视学术研究,如著名的周口店古生物学研究工程,“北京人”的发现,都是协和教授参加,提供大量经费完成的。
罗氏驻华医社除去负责协和,为之提供经费而外,也为其他综合性教会大学提供经济援助,加强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办学条件,使之为协和输送更高水平的学生。因为协和自己早期办预科,后来预科办法改变,向燕京大学、齐鲁大学等教会综合性大学,招收这些学校生物系、化学系的学生改读医预系,然后直接入协和本科。这样等于把预科教育分到其他大学,使这些学生,能升入协和更好,不能升入,还可以在这些学校顺利毕业。
这样协和既省去办预科的麻烦,又能更好保证新生的质量,也避免一些因成绩不合协和高水准而走投无路学生的尴尬处境。所以协和后来把预科教育全放在其他教会学校中了。罗氏驻华医社,为此向各校提供相当数目的经费。在文化古城时期,燕京大学此项经费每年也能获得六七万元美金。
协和医学院自始至终,努力保持了它的高标准、高质量,对我国医学事业的影响是很大的,抛开它帝国主义本质的一方面,而在严格办学、教育计划、教学方法、科学研究和学术空气等等,以及欧、美第一流专家轮流任教方面,都是应予肯定的。在整个文化古城时期,协和医学院在文化古城中,声誉是极高的。
“七七”事变之后,因为协和是美国人办的学校,所以未撤退,继续在办着。但到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它也被日本人封了门,好多美国教授都进了集中营,在混乱中,珍贵的“北京人”就下落不明——成了一个谜了。
阅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