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方之精要》(16)柴桂汤
柴胡桂枝汤
处方应用的根据
汉方处方应用光看经典条文还是不够的。还有几个途径:1,其他古书的解释诠释。2,古代医家的口传心得口诀。3,根据药味功效推断。
柴桂汤,是我常用的处方。但是伤寒金贵里面的使用证不是写的很多。应该来说还是以我自己的使用方法为主。我有的时候,是把它摘开成小柴胡和桂枝汤两者,有时候潜意识里就是作为一个整体。
对于伤寒
这个方子,还是在少阳,少阳合宜使用小柴胡的时候,同时又看到了桂枝汤的表证,就用此方。对于发热性疾病,我有两个使用方法,实际上说是两个还是一个。
第一个使用方法
第一是,有脉浮,发热,身痛等表证,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里症。说是桂枝汤,其实不如说是麻黄汤证了,高热,而且症状剧烈。
前年的春天,我十年都没有过的感冒发烧了。是传染到了那个香港流感的 尾巴。恶寒,身体烦苦,腰背痛。体温计三十八度五。
根据表热无汗体痛,先服用麻黄汤。结果一晚上失眠。无汗,热不退。此时考虑为项背强直的葛根汤。吃了一天,但是第三天仍然发烧,而且便秘。我发现到阳明了。于是考虑稍稍下之,吃了两次了小承气。吃了以后,觉得胃里好像堵着,东西越来越吃不了。有点撑,有点反胃,考虑是里证了。
打电话。和老师求救。老师说,应该还是用柴胡。
这时候38.8°。腰背痛。脉浮弱。投以柴桂汤。
这样,从下午到第二天早上,吃了一日量。夜间出汗,次日晨,36.8度。腰背痛解除。
本来这样休息休息,就差不多了。但是还是要给患者看病,看了一天,很累,晚上又烧起来了。这次再烧没有那么轻松了。在后面的真武汤部分再谈。(老人按:感冒将息还是很重要的….)
第二个使用方法
第二个时候是,比小柴胡要弱的虚证的时候运用。
高热退后,余有微热,胸胁苦满时,虚实中等度时使用小柴胡。比此更虚的状况,就使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稍虚时,就是柴桂汤。这是按照教条就这么来。实际上,往往看到是虚证就用了柴胡桂枝干姜汤。但是,人是有不能够光看外表的,有的人一看,面孔是很壮实的样子,一看腹部,肋弓角是锐角,这种人往往腹部比较薄,腹直肌是突起的,那么考虑柴桂汤。那就不用说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腹部正常,可以考虑小柴胡。
pan LANG='EN-US' XML:LANG='EN-US'>
今年春天的自己的体验,基本上是和第一个使用方式说的一样,在这时候,可以观察到高热伴随着里证的少阳病。就是说,数天以前,咽喉干燥,感到晨起头痛。即是在发热之前就有点感冒的感觉了。而在明显的体温上升的时候,就很快是少阳证了。
虽然可以用小柴胡,但是因为过劳,实际还是要用柴桂汤。这里也体现出了第二个使用法里的含义。
旬庵对于这种使用法的评价是,一也是二,二也是一。
对于杂病(应用法二)
杂病里使用柴胡桂枝汤的方法,不止一个。
第一, 上腹痛时使用。大体上,患者会说胃痛。
第二, 这个,不见得一定是胃痛或者胃痉挛。倒很有可能意外的发现是胆囊问题。这种时候有胸胁苦满,是在靠近剑突的地方抵抗压痛。
这个和小柴胡的腹证很像,但是有上腹痛的情况的话,还是柴胡桂枝汤比较有效果。
疼痛激烈的时候,和胃痉挛很像的。柴桂汤加牡蛎茴香比较好。这是旧的汉方诊疗实际里的记载。浅田流。
在右胁苦满的基础上,看到腹直肌的挛急。这是柴胡桂枝汤的正面的腹证。和大柴胡和四逆散的全体的紧张不一样,腹直肌的张力不同,柴桂汤是虚证。
有以上的腹证,同时注意到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