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功》经典功法的标准

从人的本性出发,每个人都想活得健康并且寿长,尤其到老年时不与药物为伍,随着自己的畅然转身而五福临门,更是老年们期待的最佳境界。当然养生之道各有其法,虽然“各村都有各村的高招”,但是我们在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中国气功》里,哪种功法才是它的经典功法?这个经典功法标准有哪些?它在哪里?今天我们就说说这个题儿。

有的专业学者对《中国气功》功法通过简略统计认为共有万种之多,在这么多的功法当中,哪种才是《中国气功》的经典功法呢?我认为要达到《中国气功》的经典功法必须符合下列三条标准:

1. 它必须要有明确的历史记载和悠久的世代传承,

2.它必须有深厚的以修炼实践为基础并能不断充实提高的理论底蕴。

3.它应该具备真实可信,安全可靠,易学易练,并能在体内形成疗伤治病功能态的使用价值。

花红三点

关于悠久的历史记载和传承:

我们知道《中国气功》有四大典籍,它们是老子的《道德经》,东汉魏伯阳所著《周易参同契》,宋代张伯端所著《悟真篇》和《黄庭经》。周朝末年的老子利用做图书馆长的有利地位,总结了三皇五帝以来的养生经验,用“治身与治国同也”的观点撰写成举世瞩目的《道德经》。正是由于他用词十分经典,养生修炼十分纯熟,理所当然地受到了800年后东汉魏伯阳和1600年后宋代张伯端的顶礼膜拜。正是由于上述三位古代贤者经过精心修炼,认真总结古代养生理论,认真传承古代养生经验,进而构建起《中国气功》三大主脉。逐渐将激活体内先天的元精、元气、元神形成一条红线,并把它贯穿于三大主脉之中。到了宋代的张伯端才正式将“激活先天元精、元气、元神”置于《中国气功》众多功法的顶端,进而形成了“中国道家养生气功精气神学说”。正是由于这个“精气神学说”查有史书记载,传承有典籍相伴,引经据典,炼有所本,才代代相传到如今。

关于深厚理论的传承:

如果说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出自对生的渴望和对死恐惧的本能,才派生出养生实践和相关理论,而《道德经》正是迎合了这种历史的需求。“天人合一”是养生修身的立意之本,“道法自然”是道家养生的理论基石。魏伯阳和张伯端正是继承了老子这些深厚的理论底蕴,并且将其进一步深化。例如老子讲:“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曰静,是为复命”。(让精神虚寂无为到极点…恢复本根叫做静,从动到静以至复命,就是道的常则)

魏伯阳在延伸老子这段理论时说:“幽潜沦匿,变化于中,包囊万物,为道纪纲”。《只有在静极当中才能求变化,这一动一静之间包括世间万物(动物,植物矿物乃至精神世界),为世间万物都必须遵守的法则,所以称为“为道纪纲”,它是世界万物的纲要。》

而这种不断地将理论底蕴深化和世代传承的基础,就是古代先哲们的打坐修炼,这也是使得“中国道家养生气功精气神学说”特别强坚和旺盛的主要原因。

承续

关于取得健康长寿的使用价值:

对于修炼功效的问题,应该讲凡是正当的功法,对身体都有一定的强身健体的作用,但是要达到第三条的修炼效果,则非“道家养生气功精气神学说”莫属。简要的讲,这个“精气神学说”的主要内容就是把每个人体内都有的“先天元精、元气、元神”激活,并使它们在团聚和融中不断增强内蓄功能,以此来唤醒体内的“自愈潜能”和“疗伤治病功能态”,而一旦达到了这个修炼目标,还要按照“无为静守”等自然规律坚持每天打坐,这些在体内已经形成了的“健康功能 态”就会自行去攻击病灶和致病源,修复五脏六腑功能和后背四大重要线体(脊椎,督脉、膀胱经18个俞穴、31对脊髓神经)功能;疏通经络;平衡人体内阴阳二气,使他们气壮、血旺、神强。

我们必须强调,所谓的健康长寿,绝不是一句虚词,而必须有具体的内涵, 它们内涵就是既要把五脏六腑的器官功能调整到正常值守状态,还要把负责全身重要机能的四大线体也要调整到正常值守状态。这两项如果做不到,那么健康和长寿绝对是一句空话。

综合以上三条,我认为只有“精气神学说”才能算得上《中国气功》的经典功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