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言片语话教育(之九)
【题记】在我的随笔中,有许多关于教育的灵感一现的感悟记录,只言片语,但是却是真实的、原色的思考,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能收获哲人萧伯纳的期盼:“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
1.学习型学校建设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势,建设学习型学校对学校的管理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学习型学校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学习,他要求组织管理机构的扁平化,要求学校重视老师的专业发展,重视学生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养成。这与当前与应试为主的以知识传授为主要任务的教育是有着重大区别的。
2.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培养是教育的职能,人是教育的目的。作为教育的实体与主体,学校应该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培养人、造就人,达到服务于社会,养成社会风气的目的。
3.学校文化由其丰富性与特色性结合,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特征,决定着它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感染功能和教育功能。正因为如此,学校教育是整个社会文化活动中最具有效力的一种文化活动。学校在文化整合、城市重组方面的功能巨大,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教育,特别是学校文化的这一功能。
4.范国睿、罗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学校教育变革》给学校文化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人们通常把学校文化看做是一种以学校为物质基础的教育文化形态,是学校全体人员通过共同努力所达到的学校总体文明状态,它既包括学校的物质财富和环境资源条件,更包括学校成员群体的学校意识、学校精神以及学校的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科学文化、教育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综合反映。”
这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学校文化定义。但是这一定义中对教育的价值取向、对教育和学校中的人文精神(人文文化)没有涉及,是一个不足。
5.物化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大的误区。
物化教育的首要失误是忽视人的主体性,人在这种教育中沦落为物,可改造的物,教育成为了教育和教师可以改造的客体;
物化教育的另一个根本特点就是模式化、标准化、一体化,在这种教育中,人发展的无限可能性被人为地消除、阻碍了,作为育人活动的教育,杀死了无限可能的人,只留下了一个"标准化"的人。
物化教育的第三个重大缺陷是对价值与意义的忽视,它只重视技术教育,而把人文精神排除在教育之外,这是一种没有人性的教育,也即是没有"人"的教育。
物化教育的一种现代的表现形式是教育的商品化,“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是其重要的外显形式,这种教育使得人沦落为技术的手段,经济的动物,而丧失了“人性”。
6.个性发展是人类自身成长的尺度,那么促进人的成长的教育,应该是对人的个性的释放和张扬。所以教育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7.本质、理性是有限的,而现象、感性是无限的。所以,知性(科学)认识和理性(哲学)认识是有限的;而感觉、经验才是无限的,也即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审美印证具有无限性。在此意义上,审美教育是促使人的无限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强美育是促进人的个性、独特性发展的重要方法。
8.目中有人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来,而没有人的教育是培养不出“人”来的。没有人的教育越是发达,“杀”的人就越多,而且这种杀人是不见血的“暗杀”,并且最为可悲的是,被杀者往往还十分配合地采取"自杀"行为配合之。
可怕的教育!!
9.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先生在《试析我国当代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构成》中提出了一个非常的创意的道德教育内容的构成二维框架:
道德要求的基础性构成:由处事、行事、立身三方面的行为规范要求构成;
基本的核心的道德要求:处事方面的要求 诚实守信、爱国
行事方面的要求 责任心
立身方面的要求 自我完善
对于任何国家、民族和个人,这些都是基本的道德修养的要求,具有普世伦理的意味(我不赞同普世教育的观点,但是对于基本的具有普世意义的伦理道德要求和教育应该是存在的,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具有普世意义的道德规范),它们应该是学校德育的基础性的要求,是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10.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价值问题、精神问题。据此,学校文化的最重要使命和内容应该构建新的适应当今及未来发展的学校的、社会的伦理、道德文化,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要求,其它方面的文化建设任务都是为这一任务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