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量焦虑第一股」的弱点是什么 | 互动送福利

虽然“电量焦虑”是一个很赚钱的赛道,但投资者很难从中找到一家足够赚钱的公司。
共享经济的各种果实,为什么仅剩一个充电宝?答案之一:它的最强本质并非共享经济,而是一种解决移动互联时代人类痛点的公共基础设施。
这条优质赛道之中率先进军二级市场的怪兽充电(EM.O),至2020年末拥有共享充电市场34.4%的份额,列行业第一。
然而,身为行业领军者,怪兽充电却不拥有理想中的护城河。它依然存在明显的弱点,这些弱点也就是其长期投资价值的疑点所在。
4月1日,怪兽充电登陆纳斯达克,IPO定价8.5美元/ADS,开盘价10美元,盘中两度破发,截至收盘涨0.47%。
怪兽充电上市首日股价走势(来源:MSN Money)

当代人类刚需

我们可以将使用智能手机的普通人类(几乎就是所有人),粗略分为两种:一种不嫌麻烦,一种非常厌恶繁琐、高度偏爱便捷。在第一种人眼里,第二种人为便捷服务支付溢价的行为常常是不可理喻的。两者无分对错;大众舆论中,前者是怀疑共享充电宝企业前景的主力军,特别是最近,当这些公司纷纷开始涨价之后。

还有另一种分类方式。一类人,他们的日常时空多数固定在家和办公室,手机使用时长大概处在人均水平;一类人,他们有大量时间外出、差旅,在随机的场所会谈、工作,他们回复微信、拨打电话、点亮手机屏的频率大幅高于人类均值。同样,第一类人不太能设身处地体会第二类人的痛点,或是大概理解,但理解得不够深。

基本上,共享充电宝在随机外出场景里唯一的替代品,就是固定插座,前提是你得有一个接口适配的充电器。共享单车和它不同,腿、公交车、地铁、出租车都是替代品。

怪兽充电的核心用户群,就是以上两种第二类人的合集。他们天然重合的部分也非常高。一些勤奋的职业人士常年处于移动办公状态,一些境遇不错的年轻人不在乎那几块钱的“拿铁因子”,他们支付意愿很强,价格敏感度很低。

再把画像描绘地具体点儿,他们是一群效率至上的人,也最愿意节约情绪能量,他们会尽力去掉非必要的冗余,宁愿花钱从外部购买备份。在包里随手带一个自有充电宝、一根充电线,每天回家后把充电宝充满,转天早晨再记得装回包里……这种事,他们中的多数人是绝对不会做的。他们同样绝不允许手机断电。

有趣的是,职业投资人基本就是这样一群人。一位从事一级市场的投资经理告诉《巴伦周刊》中文版,他3月份出差三次,每周开N个会、外出听两三场路演,结果是,彻底买下了两个共享充电宝;但他下次出门还会照旧。做个不太严肃的合理猜测,机构投资者对于共享充电市场的投资价值认可,因此要远高于大众。总之,怪兽充电此前的融资记录里,全是阿里、小米、高瓴、高盛、软银这种Big Name。当然,这种偏好有多少会直接反映到二级市场,是另一件事情。

基于不同消费习惯而否定共享充电宝的行业价值,其实没有必要。只要让前述第一类人换个工作,进入第二类人的情境,他们立刻会变成怪兽充电、街电的高频用户。

“共享充电宝”中的“共享”一词是个干扰项。就像你不会把便利店叫做“共享便利店”,把外卖平台叫做“共享送餐员”,或是将某家连锁酒店叫做“共享住宿品牌”。

本质上,怪兽充电所提供的是一种应对严重后果的(虽然可能只是心理层面的)、低单价的应急服务。它的精确称号不是“共享经济第一股”,而应该是“电量焦虑第一股”。

在这个离不开微信的时代,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处于电量焦虑的人,付钱避免关机的决心。

低利润率,弱护城河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怪兽充电构建了包含超过66.4万点位、536万个移动电源的共享充电网络,累计注册用户超过2.19亿。2020年,怪兽充电实现营收28.094亿元,同比增长38.9%;净利润为7540万元,同比下降54.74%。

可见,赛道虽是真刚需,怪兽充电的投资价值却远非无懈可击。它在2020年的净利润率只有2.7%,在2019年也只有8.2%。

由于前述的充电服务,全部附着于物理网点之上,这决定了,怪兽充电的经营高度依赖那66万余个合作伙伴,体现在成本上,是高比例的入场费与佣金。在直接管理模式下,相关费用的收入占比可达50-70%;在按月向点位提供方支付佣金的代理模式下,相关费用的收入占比可达75%以上,甚至接近90%。招股说明书显示,2020年,怪兽充电支付的入场费达到3.8亿元,同比上升超过260%。

为了高速扩展服务网络,向合作伙伴和用户让利是必需手段。区别在于,在后续措施调整时,

向用户涨价是相对更容易。自3月以来,社交网络上对于共享充电宝涨价的“声讨”不绝于耳。怪兽充电们为什么敢于涨价,原因也已如前文所述。区分使用场景属性的“大数据杀熟”也是基于这种判断。因涨价而丢失的收入,就到黏性更高的用户身上去赚回来。大概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涨价策略对于公司财务指标的具体影响。

在招股说明书中,怪兽充电将自身的竞争优势之一归纳为由数据和算法驱动的运营效率,意即通过监测运营数据,将充电宝配置至用户更多、使用频率更高的坐标上,提升单个共享电源的营收能力。坦率而言,在算法上,这种能力很难说是具有技术壁垒的。行业头部公司在数据和算法上的能力差异会随时间逐步缩小。

也就是说,虽然“电量焦虑”是一个很赚钱的赛道,但投资者很难从中找到一家足够赚钱的公司。在现有模式下,怪兽充电的低利润率恐怕很难有大幅提升;它可能会有所改善,但较难改善到令人非常满意的程度。因为入场费和佣金是固化在其成本结构之中的,而费率的居高不下,是由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决定的。

那么,怪兽充电面临的短期外部威胁也就显而易见了,就来自那些拥有强大线下网络的竞争者。直白地说,就是美团。对于美团来说,充电宝业务的财务表现无足轻重,它的意义更多在于完善本地消费场景,促进用户运营。动机、财力和资源的差异,让美团天然处于竞争的上位。这个案例证明,既有的网点数量领先,并不具有牢固的护城河意义。

3月24日,弗若斯特沙利文与头豹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白皮书》。报告显示,去年年中才重返赛场的美团,已经快速回到行业领先位置。以设备量和营业额论,怪兽充电、街电、小电是第一梯队,美团和搜电是第二梯队。而以代理模式下的设备销售数据计,美团和搜电是第一梯队,怪兽充电只位于第二梯队。所谓代理模式,是指公司将设备卖给代理商,收入来源主要是设备销售收入;这种模式下,美团给予代理商的佣金据报道高达90%。

如你所知,怪兽充电的应对之举,是与饿了么达成战略合作,自4月起,其服务将出现在饿了么App中。虽然怪兽充电管理层表示,双方将进一步探索科技消费和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更多可能,但这更像是一个联合对抗共同对手的防御性动作,战局仍将持续激烈。

怪兽充电上市当日,街电和搜电宣布合并。这个宣布时间被认为是精心选择的。

远期威胁来自电池与快充技术

如果要为共享充电宝产品指出一个真正的缺陷,这个缺陷既不是贵,也不在商业模式,而在充电速度。或者说,由于设备租赁按照使用时间计费,怪兽充电们的“贵”,在于“慢”,即单位时间内买到的手机电量不够多。

想象一下,什么事有可能改变其核心用户群的消费习惯?这个设问毫无难度是吧,当然就是手机电量和充电技术的再提升。

各大手机厂商正在努力改善电量解决方案。既往,为了追求轻薄的机身设计,多数高端、旗舰机型并不会选择高电量配置;那些4000mAh电量以上的内置电池反而多数出现在低端机型。典型案例,iPhone12系列就曾因电池容量低而牺牲屏幕刷新率;而最新消息称,iPhone13 Pro Max将是苹果史上第一款电池容量超过4000mAh的机型。

在手机电量问题的另一端——充电头方面,快充技术的发展,将使共享充电宝的替代品变强。如你所见,提供充足插座的咖啡馆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包括氮化镓材料在内的技术发展,将使高功率充电头的体积进一步缩小,缩小幅度有可能达到40%以上。而15分钟内充满电量的小巧充电头,有可能是电量焦虑者们乐于克服麻烦、随身携带的。即使共享充电宝行业也革新技术,一家公司解决电量问题的效率最终也不会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很多年以前,人们无法想象锂电池的强大。我们如今也没法预测手机电池的下一轮革新会是怎样。这种可能性是共享充电行业的灰犀牛。它不会令共享充电的用户数量下降,但会使他们的使用频次下滑。

在招股说明书中,怪兽充电援引了来自艾瑞咨询的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移动设备充电市场规模为90亿元;而报告预测,至2028年,该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106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可达36.2%。该预测照例是基于充分乐观做出的永续假设。而鉴于电池与充电技术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这种增长假设存在可商榷之处。

对于重视盈利真实增长和行业潜在风险的投资者而言,怪兽充电的长期投资价值还存在疑点。为寻求突破,下沉市场和海外市场或许是备选路径,但营销和渠道费用仍将高昂,在净利润率方面,它们依然不会带来质的提升。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提供或赖以作为投资、会计、法律或税务的建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