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赶尸”风俗起源于何时?它的原理是怎样的?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国有着无数神秘的传说。在这片广阔的中华大地上,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的形成与当地的历史条件,自然环境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秘密渐渐变得透明。
“湘西赶尸”是一种属于湘西苗族人的传统风俗,在文化上属于“巫文化”。在清朝时,关于“湘西赶尸”的传说就广为流传。
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国就产生了“入土为安”的丧葬观念,时至今日,“土葬”依然是最为广泛的丧葬方式。“入土为安”并不只是单纯地将人埋葬在土地里,而是将人带回故乡的土地。
这是因为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生和死并不是相对的,它们是一个人所经历的不同时期,生只是短暂的,是有尽头的,而死才是永恒的,因此重回家乡,对于中国人来说无比重要。
不过古代战乱频发,自然灾害时有发生,那些客死它乡的游子想要落叶归根,是很困难的,但是在湘西一带却有一种特殊的方法能够实现这一愿望,这就是传说中的“湘西赶尸”。
这种历史传统与苗族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传说苗族的祖先是蚩尤,他是上古时期的战神,曾率领军队在黄河边与敌人作战,战争结束后牺牲了很多战士,蚩尤作为族长不忍心自己的百姓死在异地他乡,但是如果把这些尸首抬走的话,又过于费力。
苦恼之下,他咨询了当时的随军军师,军师让蚩尤在前面手持符节引路,自己在后施法,神奇的是,这些明明已经战死的将士们竟然站了起来,还跟在蚩尤的后面,回到了家乡。
这种说法在我们现在看来有些匪夷所思,但是在封建社会,缺乏科学的解释,很多人竞争的信以为然了。
作为一个古老的风俗传说,“湘西赶尸”也是近些年来随着盗墓小说等文学作品的盛行才走入人们视野的。在一些影视作品的加工下,人们对于“湘西赶尸”的印象也大多一样,都是尸体排成一排,蹦跳着向前走路,赶尸人在一旁手摇铃铛,一路撒纸钱。
在文学作品的丰富下,关于“湘西赶尸”也大致出了一些传说。第一种认为尸体其实是用符咒驱动的,他们认为这种法术属于“茅山术”的一种。
在一些道家法书作品中,甚至列出了详细的施法教程,比如说要用一种沅陵出产的朱砂放在死者的脑门上、背心、心窝等七处地方震慑死者的魂魄,再用五色布条缠紧,通过施法念咒,这些尸体就会站起来,跟随法师回到家乡,更有甚者声称在解放前,辰州一带还有专门的店铺来卖这种符咒。
另一种解释就比较科学了,这种解释说其实这一切都是人为的,并不存在什么怪力乱神之说,运送尸体的人把尸体绑在两根竹竿上,就像抬送货物一般,竹竿从尸体的腋下穿过,由于这些尸体往往穿着宽大的寿衣,所以从远处来看就像是伸直手前行的僵尸。
至于上下蹦跳,则是因为竹子是充满韧性的,在承重时往往会上下晃动,所以看起来就像跳跃一般这种说法的可能性就比较高了。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这种说法也成为了大众认可的一种说法。
不过在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电视节目中,有了新的说法,当时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政协委员伍先生声称,自己年轻的时候曾经见过真实的赶尸队伍,尸体并不是电视中演的那样,蹦跳前进,而是垂着手臂,像活人一般向前行走的,并且赶尸队伍也不像电视中演的那样有两个人,而是只有一个人。就这样人们对于这种奇怪风俗的兴趣又一次被激发了起来。
孰是孰非,时至今日也没有准确的说法,随着科技的进步,火车、汽车、高铁等交通工具可以走遍大江南北。“湘西赶尸”这种古老的风俗也渐渐失去了自己的用武之地,相应地从事这种行业的赶尸人也渐渐消失了。
不过人们对于这种风俗的好奇心,并没有因为这一行业的消失而消弥,很多事物都存在不为人知的方面,有些人出于这样或那样的目的将其神秘化,甚至是妖魔化,但是受过现代教育的我们应该知道,任何东西的存在都有科学依据,我们之所以会相信那些看似神秘的说法,究其根本还是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