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不安的灵魂何以自居?

文/孔垂旭   正心正举特约作者

主播/涂山

一切哲学皆是基于两个要点:好奇心的驱使以及短浅的目光。

——法国十七世纪著名哲学家丰特奈尔

01

难以名状的不安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之快,是前人不敢想象的,也是人类历史前所未见的。

我们花费了近3500年的时间,从刀耕火种的农业文明,进入机器代替人力的工业文明(从公元前1400年的铁器时代至19世纪初蒸汽时代)。

而由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仅仅用了不到200年。

如今,在二十一世纪的前二十年中,由基因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早期应用,我们已经到了一个拥有无限可能文明的新阶段。

但面对这风起云涌的科技大时代,大家在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内心深处却始终笼罩着一层难以名状的不安。

这种由科技进步引发的不安到底从何而来?

是对人工智能会抢走我们饭碗的担忧?

还是对基因技术的滥用带来的社会伦理问题的焦虑?

亦或是对后信息时代人际关系不再单纯的不适?

或许都有一些吧,但我们莫名忧虑的根本原因,其实是曾经那个我们熟悉的世界开始分崩离析。

那么,真实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这其实是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曾问过的一个哲学命题。虽然这个高深的问题看似和普通人没有太大关系,但实际上,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还决定着我们在科技变革时的感受和选择。

有趣的是,哲学思考与科学进步,从来都是人类认识发展的两种方式,两者互相影响、彼此启发,改变着人类文明前行的脚步,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一直都在变。

02

科学与哲学的互动

科学研究从宏观角度分类,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宇宙的起源和物理性质(空间、时间与能量的规律)。

第二部分:物质的特性与物质的构成(微观世界的构成和基本粒子的性质)。

第三部分:人类思维的有限性和现实的本质。

前两部分来自一个基本的哲学问题:世界的真实状态是怎样的?

第三部分来自另两个问题:世界起源于物质还是精神?人类能否真正认识世界?

现代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使曾经被奉为真理的“二元论”跌下神坛,大众与科学界也基本认可世界源于物质的看法。

不过,当时在宗教与“二元论”世界观中成长的普罗大众是经历了极其痛苦的思想转变过程,才重建了一个与现代科学相符合的哲学观念(当然还有一些人选择保留原有的世界观,如“美国地平协会”和当代唯心主义)。虽然过程十分困难,但成果是喜人的,绝大部分人已经接受了物质一元论。

而对于第一个哲学问题:世界到底是怎样的?虽然当代科学很难给出准确的答案,但通过天体物理学和量子物理学的发展,至少我们有了大概的宇宙模型和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既然如此,我们为何还会对科技的快速发展感到不安呢?

别忘了,我们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人类能否认识世界?

03

目光短浅的力量

这里,我们要回到文章开头引用的丰特奈尔的那句话:“一切哲学皆是基于两个要点:好奇心的驱使以及短浅的目光。”

哲学的第一个要点是好奇心,这个不难理解,任何科学探索和哲学思辨的基本动力都是好奇心,没有好奇心,人就不能称之为人。

那么第二点呢?难道那些伟大的哲学家都是一些目光短浅之辈?

非常不幸,答案是没错。

这里的目光短浅,并非是与其他人比较而得出的结果,而是将人类的思维和自然界无限的信息量相比所得到的结果。

无论是哲学还是科学,都是用已被证实的有效的知识,去探索无穷无尽的未知领域。

但面对无限的世界和宇宙,我们掌握的知识只是沧海一粟,而由于人类大脑自身的局限,我们只能从少数几个角度去深入的思考问题。

因此,所有青史留名的科学家或思想家,在斗转星移的宇宙和自然面前,都只是“目光短浅”的无知之人。

不过诸位先别急着哀叹人类的渺小,人类的目光短浅并不意味着我们永远无法读懂自然。

恰恰相反,正是这种目光短浅,给了人类批判的探索精神与自我审视的勇气。

这些人类独有的美德(暂不考虑地外文明),让我们能够不断积累对自然的认识(已知领域),从而减少未知。

而我们探索的过程,就是对可感的未知领域,不断提出哲学与科学两方面的假设,并借助技术手段进行论证。

这种对可感未知领域的假设和论证,可能会犯错,可能会折返,而这些,便是我们对科技发展忧心忡忡的根源,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这种忧虑尤为突出。

04

可感未知领域的困惑

科技进步带来的困惑与无助,是需要大量的哲学思辨进行消化的,科技发展得越快,可感未知领域的面积(灰色区域)就越大,犯错的可能性就越大,困惑和不确定性就越多,不安感也就越多,这就是当代人所面临的现实情况。

那么,有什么办法让我们在这个科技大开大合的时代,为自己不安的灵魂找寻一丝慰藉呢?

读到这里,我相信诸位已经隐约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正视人类的短浅目光,也正视自己的短浅目光。

05

正视自己,正视人类

诚然,作为一个普通的个体,我们无法穷尽人类已有的知识,哪怕是最优秀的科学家与思想家,恐怕也不能对文明发展的走向做出准确的预言。

而整个人类,也很难保证在科研道路上不犯任何错误(甚至是严重错误)。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心中的那个看似成熟的人类文明,也只是以偏概全的海市蜃楼,是通过从各种文化思想成果中有选择地摘取材料,建起的引导。

你心中的世界如此,古人心中的天圆地方如此,牛顿心中的万有引力和爱因斯坦的场理论亦是如此。

所以,面对风云变幻的时代,不要因为眼前的世界变得不再熟悉,就心生畏惧。

人类,就是在未知和已知的循环中不断认识自然;就是在旧世界的熟悉和新世界的建立中不断前行。

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放弃对过去假想世界的一厢情愿,以自我批判和自我纠正的人类美德,迎接这拥有无限可能的现在与未来。

·end·

(0)

相关推荐

  • 玩壶观奥12

    --孤旅杂思 田忠国 一 只有伟大的哲学家,才拥有明亮而睿智的意识之眼.伟大的哲学家只有拥有多结构双方向发散式系统闭环混沌程序辩证逻辑思维体系,才能发现高智慧群体无法发现的社会与自然发展的根本规律,并 ...

  • 为什么古人写的很多东西,我们当代人超越不了,是人类倒退了吗

    为什么古人写的很多东西,我们当代人超越不了,是人类倒退了吗

  • 为你读书—陪伴孩子终身成长10在复杂中成长,生命才会充满活力

    为你读书-[陪伴孩子终身成长] 跟大家分享一本好书-樊登的<陪伴孩子终身成长> 好奇是生命的动力, 爱因斯坦达芬奇都是 对这个世界充满着无限好奇的人, 他们关心天空是蓝色的, 他们关心啄木 ...

  • [音乐与舞蹈精粹]第328期:花样年华中悸动不安的灵魂

    你听着这段音乐是不是感觉很熟悉?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啊!一定是张曼玉穿着旗袍摇曳着行走在湿冷夜色中.梁朝伟抑郁依靠在街角抽烟......是的,这正是电影<花样年华>(In the ...

  • 入土不安,情何以堪?

           我们古人常常讲,逝者为大,入土为安.不管有多大的纠纷,那都是一定要讲究个孝道,讲究个吉祥.因为"逝者为大",体现的是对死亡的敬畏.对天理的尊崇.人死了办丧事的时候,死 ...

  • 【精品原创】平凡的灵魂何以悲天悯人

    这世间, 有很多被活埋的人 你我都是一介草民 庞大的人流 都是微尘 我们以数量的形式 挤成一道道风景 鸡汤式的眼泪 可以感悟人生 何以悲天悯人 餐风露宿的爱情 抵不住一段碑文 所有的语言 都是哑语 痴 ...

  • 《不安的灵魂》

    《不安的灵魂》

  • 孤独的灵魂何以为伴

    我始终坚持相信,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独自成形,独自成长,独自面对世间万物,独自承担作为人的一生所要承受的一切. 孤独,始终是精神上的体现.面对一本书,一杯茶,悠悠然荡起的思绪,如湖水夜波,深沉不见底,此 ...

  • 乃宽治霾(三) || 自然灵魂之窥探--落叶何以归根?(第594期A)

    乃宽题记: 自然有自然的法则, 当人们过分违背自然法则时, 就要受到自然的惩罚. 落叶是自然馈赠给大地母亲最好的寒衣, 而无知的孩子辛劳的撕掉母亲身上的衣服, 堆积焚烧. 雾霾不仅是人类文明及工业进程 ...

  • 雀之舞动《心若不安,何以安家》

    心若不安,何以安家 无处不在的人,却怀揣着无法安放的心. 上班时,想着跳槽的事情:吃饭时惦记着还没看完的小说或者电视:甚至上厕所时都拿着手机打游戏:躺床上耳朵带着耳机听着歌玩着游戏或看着小说电视:睡着 ...

  • 从邓文迪的容貌看人的灵魂

    扬真善,辨是非---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我很在乎一个人长得好看不好看,尤其是年过四十以后的人.道理很简单,一个人过了四十岁,就必须为自己那张脸负责了.因为相由心生他的容貌就是他灵魂的样子. 英国& ...

  • 《晚婚》:不安的心是无底的洞,幸福只填得满一半

    无意中看见了这个封面,觉得有点好看,打开书,看了个开头,嗯,应该是一本都市言情小说,我和主人公有点像,看了一个电视,或者一本书,哪怕情节很烂,也会强迫自己看完,不然好像一个事情没有结束. 婉丝觉得他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