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精神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之道 | 中国文化的商业智慧(二)
南怀瑾先生曾说: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
这不仅是对人生最高境界的精炼概括,对于中国企业的发展与管理,也充满智慧的启示意义。
张瑞敏在总结自己的管理经验时说:《老子》帮助我确立企业经营发展的大局观,《论语》培育我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刚健有为的浩然正气,《孙子兵法》帮助我形成具体的管理办法和企业竞争谋略。
马云说:“我从道家悟出了领导力,从儒家明白了什么叫管理,从佛家学到了人怎么回归平凡,这些思想融会贯通,刚柔相济就是太极。”
佛教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精神不是简单的佛教教义,而是佛教信仰者身上所有的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这种处世态度对于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有着许多积极意义。
经世济众
为自己和别人解脱痛苦,是佛教蕴涵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自度度他、自济济人,或者说通过超度他人以求得自己的超度、通过救济别人以求得自己的救济,这是佛教中经世济众的基本精神。
企业应该吸纳佛教的经世济众的精神,把强烈的社会使命感作为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通过产品来为社会提供服务,企业的经营方式、经营手段等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李嘉诚就曾经力排众议,否决开设赌场的董事会提案;而马云即便在最艰苦的时候也没有选择去做容易赚钱的网络游戏。
企业树立了经世济众的精神后,能够通过一定的途径让员工和社会知晓、认同,会为企业本身的经营带来极大的帮助。
众生平等
佛教教义不要求人绝对服从于某种意志或力量:在佛教中,没有创世者与被创造者,没有领导与被领导。佛教中,佛与弟子的关系不是领导者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先觉与后觉、师与徒的关系。
对于企业文化而言,众生平等应该作为其基本精神之一。
首先,众生平等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基础,是价值规律能够运转的基本前提。
其次,企业要本着“皆为赤子”的情怀,把企业的各级领导者看做具有不同分工、承担不同任务的普通一员,倡导企业内部员工平等相待。
重智尚真
佛教强调要发挥人本身所具有的智慧,透过现象去探寻本质,洞彻声色,证悟真如。
佛教之所以重智尚真,在于佛教自认为其所认知或了悟的是客观的真理。
重智尚真对于企业文化的价值,体现在具备思辨意识、敢于质问权威的思变精神、有效实施和修改的思便路径。
首先,从管理层到基层员工,都要具备思辨意识,发挥智慧,以全局的眼光辩证地看待企业的现象和问题。
其次,对于企业已有的文化,要不断地在企业经营中加以检验,敢于质问和怀疑,敢于挑战企业已经形成并日趋保守的文化。
最后,在企业文化中,还应该鼓励员工去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错误和缺陷,并及时去修补完善,更新扬弃。
彼得·德鲁克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企业文化越符合民族的文化,越能够扎根久存。
在具有深厚东方文化传统的中国,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及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应同时考虑我国人文背景的特异性,立足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深挖核心价值和资源宝库,将西方管理理论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有机地契合起来。
借鉴佛教的精神,企业要顺应瞬息万变的市场,提出企业发展的愿景,用圆融无碍的辨证观,将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定为己任,丰富和完善企业文化,去掉“我执”,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实现员工个人发展的目标,实现企业与社会、与员工双赢、多赢的局面。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成为百年企业,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