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越无为,孩子越有为 | 教育评论43
作者:九九
人类学博士
这篇文章源于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因为它一直在我心头挥之不去,所以只好写下来。
那天我去文具店塑封,等待机器加热期间,进来一位帅哥,瘦高,三十出头,理工男的样子。他问老板有没有彩色复印机。老板有点奇怪,什么东西需要彩色复印呢?
于是帅哥拿出一个考卷,说女儿二年级,考试漏题了,有几题没做。上次他已经跟女儿讲过了,结果这次女儿还漏题,于是他决定把考卷复印一份,挂在女儿书桌上方,时时警醒女儿。彩色复印是为了保留老师批改的红笔,更加逼真。
我有点无语,小学二年级,一次小小的考试,有必要如此大费周章吗?于是我对那个爸爸嘟哝了一句:“不要这样对小孩吧?”他微笑着说,“我就是要让她记住!”——至今我还记得那个微笑,成竹在胸的样子。
我不知道有多少父母这样对待孩子。抓住孩子的一点小辫子就穷追不舍。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个二年级的小女孩,每天面对繁重的作业,以及墙上那份时刻警醒的彩色复印的考卷,她会有什么感想?
是从此警醒自己,发愤图强?还是会有某种羞辱感,从此畏畏缩缩?或者只是木然?
须知,孩子会忘记、会耍赖、会说话不算数,都是正常的,因为他是孩子。不要抓住机会就教育孩子,甚至羞辱孩子。这样做,也许是你对了,你赢了,却失去了孩子的心。
(作者:插画师 Natsumi Komai ,图片来源:网络)
遗憾的是,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父母太正确、太能耐、太有为了。孩子做错点什么,就开始不停地教育,甚至不惜在公众场合大声呵斥。咨询室里可以看到更多的例子。
有一对夫妇,孩子高中,说是孩子已经出很大问题了,所以朋友推荐他们来咨询。可是夫妇俩在咨询室中一直争吵不休,谁也不让谁,咨询师只好作罢。这样的父母,这样的家,孩子大概率会出问题的。
有个家长,是大学老师,孩子大二,说是网络成瘾。微信中咨询师谈了一些看法,家长根本听不进去。家长想问的是有没有“军事化训练”。感觉家长恨不得拿根枪押着孩子学习、做事,这样的孩子不出事才怪。
可以想象的是,这个孩子,从小都不能有自己的选择,直至上大学,选专业,可能也不是自己喜欢的。于是消极怠学,沉迷网络。家长就说,呀,网络成瘾了,军事化吧。我不知道这个故事最后如何发展,反正跳楼的孩子当中,这一类的应该不少。
记得前几年有个朋友找我,她是大学老师,有点恐慌,虽然她的孩子尚小,但她说她们学校有两个学院院长的孩子都跳楼了,一个在美国大学,一个在国内顶尖大学……
她非常不解且恐慌,在我看来却非常好理解。总之就是父母太能耐了,太有为了,剥夺了孩子的试错机会,同时也挤压了孩子的生存空间。相反,如果父母退后一步,把生活还给孩子,让孩子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孩子的表现往往更好。
读到这里,很多人肯定有疑问,你的意思是父母就什么都不要做了吗?不是的,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刻意地什么都不做是有为,而不是无为。无为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孩子自己的事,比如学习,尽量让孩子自己安排、自己决定,允许孩子犯错。而不是时时表达自己的看法,甚至要求孩子听从自己。
无为的父母,不着力于孩子的作业、分数、不着力于一城一池,而着力于影响更深远的地方,比如:
01
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孩子一生的护身符。安全感足够的孩子,不会患得患失,在关系中也比较自如。安全感,简单说,就是让孩子明白,无论他表现怎样,你都会爱他、接纳他。
02
同理孩子的情绪并让它有个出口
孩子会不会读书,取决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基本来自于遗传,他的智力在哪里是基本固定的,成绩不可能好到哪里,也不可能坏到哪里。反而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比如情绪。怀众咨询师付老师说过,一个孩子,只要情绪稳定正常,学习和行为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对于孩子的情绪,付老师的一个做法给我印象很深——抓住孩子双手,让孩子把力气(情绪)用出来。这样,既让孩子的情绪有个出口,又不会伤到自己或别人。
当然,前提是要同理而不是批判孩子的情绪。有为的父母经常会评判或劝导孩子,不应该生气,不应该难过,等等。这样孩子的情绪就堵住了,以后可能就不愿在家长面前表露自己的真实情绪了。
03
做好自己的事
身教重于言传。父母希望孩子怎样,自己最好先怎样。如果你天天不读书,为什么告诉孩子读书很重要?如果你不把每天的生活过得很美好,孩子怎么会相信人生美好呢?
因此,父母做好自己的事,过好自己的生活,比天天关注孩子的学习、时时担忧孩子的未来更重要。这就是所谓的无为。
另一方面,父母太有为,往往是因为自己的“未完成事件”。一种情况是把宝押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为自己实现愿望。另一种情况是在孩子身上找成就感,找认同感,找安全感,在孩子身上证明自己。这些,势必造成种种问题。
因此,我们常说,父母的疗愈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父母疗愈了自己的“未完成”,自然就会放过孩子。也就是说,做好自己的事,少管孩子的事,这就是无为。
(作者:sandym10,图片来源:Unsplash)
最后的最后,重复三句话:
安全感是孩子一生的护身符(而不是危机感)。
父母不要在孩子身上找存在感(而是自己有存在感)。
父母的疗愈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