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教程:王蒙画石法解析
关山月 龚一
素材摘录自《中国画名家技法解析丛书 经典山水画石法解析 王蒙 倪瓒》,萧海春绘,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节选网络共享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深入学习,请从正规渠道购买正版图书!
王蒙石法特点综述
王蒙的山水画是元四家中笔墨技法最丰富、表现力最强的一位,他的山石皴法可上溯董源、巨然的长披麻皴,同时又受到赵孟頫以书入画的影响,故有较强的书写性,这也是元代画家笔墨的重要特征。王蒙在前人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笔墨特色,发展出细密多姿、曲折灵动的解索皴、牛毛皴,他的山石营造结构谨严,体势变化多端,既有宋人严整,又 融造化之功,注意穿插腾挪,极具动感。↓↓↓
王蒙经典作品举例
《具区林屋图》写太湖秋意,图中近景的几块太湖石是画中亮点,其勾勒的线条稳健、收敛、位置明确、结构交待清晰。石上细笔皴擦在灵动中见韵致。↓↓↓
《葛稚川移居图》中的山石画法与王蒙惯用的解索皴略有不同,融入些许斧劈皴的技法,他将二者笔意自然结合、转化,又不着痕迹,全图重山复岭有北宋的体格,笔意又具荆浩、关仝遗意。↓↓↓
《青卞隐居图》为王蒙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此图以高远取势,山体自下而上,蜿蜒升腾,山石的叠加、穿插极富变化且生动、自由,皴法上集合了各体之长:披麻、解索、牛毛、卷云等多种,用笔上轻重、疏密、曲直、浓淡、长短、虚实,极尽毛笔之能事,加之丰富的墨色变化,愈显山石浑厚而苍润。↓↓↓
太白山图(局部)↓↓↓
太白山图(局部)↓↓↓
葛稚川移居图(局部)↓↓↓
葛稚川移居图(局部)↓↓↓
王蒙山石皴法。此二图选自王蒙《太白山图》,先用淡墨勾出轮廓,由淡而浓,层次加深。先用湿笔,然后干笔皴擦,作解索皴,加上密密点点的湿点苔。↓↓↓
王蒙山石皴法。此图选自王蒙《太白山图》,线条需围绕山石的体块、结构分布,同时注意线条的走势与方向。↓↓↓
王蒙山石皴法。此图选取王蒙《具区林屋图》中的太湖石,用干笔皴擦出山石,牛毛皴和解索皴并用,多曲折旋转之笔,以突出太湖石所特有的质感。↓↓↓
王蒙山石皴法。此图选自王蒙《具区林屋图》。图中解索皴注意写意线条的聚与散、虚与实。↓↓↓
王蒙山石皴法。此图选自王蒙《葛稚川移居图》。图中除解索皴外,山石平台的折面以小斧劈皴表现,注意点、线、面之间的处理。↓↓↓
王蒙山石皴法。此图选自王蒙《夏山高隐图》。图中山石主要是解索皴,先用解索皴皴擦,后覆上一层牛毛皴。线条要注意依照山石的走势,层层点染。↓↓↓
王蒙山石皴法。此图选自王蒙《太白山图》,密集的点与线需要按山体的结构、层次排布才不显得散乱。↓↓↓
王蒙山石法。此二图选取王蒙《具区林屋图》局部,密密的山体给人密不透气之感,中锋勾勒山石,解索皴和牛毛皴并用,用淡墨染出明暗,注意山石结构与穿插关系。↓↓↓
王蒙山石法。此图选取王蒙《具区林屋图》。↓↓↓
王蒙山石法。此图选取王蒙《葛稚川移居图》,不同笔触,不同墨色的皴擦、积加,表现山石的不同肌理与质感。↓↓↓
王蒙山石法。此二图选取王蒙《葛稚川移居图》局部,山石勾斫皴擦,融合荆浩、关仝遗意,崖壁多以细笔短皴,夹杂披麻与斧劈,注意山石结构与穿插关系。↓↓↓
王蒙山石法。此二图选取王蒙《青卞隐居图》局部,皴笔的积加要注意墨色的变化,并根据山体的形态处理好虚实关系。↓↓↓
王蒙山石法。此图选取王蒙《青卞隐居图》中部山石,用笔纵逸多姿,灵动俊秀,将解索皴、牛毛皴、披麻皴等多种皴法自然地搭配在一起,山石密而有序,虚中有实。↓↓↓
王蒙山石法。此图选取王蒙《青卞隐居图》底部山石,墨法干湿,先用干墨勾皴,再用湿而淡的墨反复皴染,最后用少数浓墨打底。↓↓↓
王蒙山石法。此二图选取王蒙《夏山高隐图》上部山石,笔墨湿润,山峦披麻皴、解索皴、牛毛皴并用,浓墨点苔,繁复厚重。↓↓↓
王蒙山石法。此二图选取王蒙《夏山高隐图》山石,披麻中间用解索皴笔法,湿墨中带有干笔皴擦,注意山体的层次。↓↓↓
意犹未尽,请跟着何加林老师的视频继续学习王蒙《青卞隐居图》局部临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