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遍了经典,我女儿还是只画卡通小公主?( ・᷄ὢ・᷅ )
前些日子
这是许多家长百思不得其解的话题
“为什么看了这么多经典画册
我女儿还是只画卡通小公主
我儿子提笔就是飞机和大炮”
隔着屏幕
都能感受到家长们
深深的绝望
(´・_・`)
公主和大炮也很委屈
大家明明讨论的是“儿童审美”
关我们什么事
已经非常好了
能全画下来是很棒的
从孩子的视角来说
也是有不少东西要画呢
而且手的力量和对形状的控制
在这个主题的练习中都是要受到考验的
先大胆落笔
不要过度思考用什么方法
描摹样子就好”
这是英国艺术家Lucian Freud
7岁时的作品
很明显能看出来
处在孩童时期的他
还是在按照自己的感觉去画
能将自己的观察和直觉平行的去画
任何效果就都是好的
在这个年龄段
不要束手束脚的去担心
画的是不是对,审美是不是高级
感觉无所谓对错
我们更应该关注
出来的画面能否代表你的感觉
而且画一幅画的过程,画与画之间
感觉也在变
绘画的练习
就是表达感觉能力的练习
以上这三幅作品
都是弗洛伊德少年时期的作品
感觉都不一样
也许孩子看了会觉得很丑
我们大人也觉得不是专业的素描
没有美感可言
但是对于一个
用绘画表达思想和直觉的画者而言
这个起点和过程
都是在观察反思
自己眼中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
这个是真实的艺术表达
而非学习一种技巧
心心 9岁
心心 9岁
真的很难做到
作为家长
我们一方面想呵护孩子的“真实感觉”与自信
一方面又总不免地在心里忐忑
“她的感觉不会出错吗?”
小麒老师坦言
这个确实需要去平衡
其实艺术的氛围很重要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美感和要求
对艺术的视野打开了
自然会提升辨别力,感觉就不会“错”
虽然技巧是生涩的
但这也是孩子的画
难能可贵的特点
大胆的提笔
是第一步
有妈妈说“其实女儿特别爱画画
可是自由发挥时,画来画去都是童话
即使在生活和旅行中都在引导她
去观察美的事物”
有点担忧的心心妈
同样觉得自家孩子并没有美感
“我女儿直接说不喜欢素描
每天画漫画,每天......
我只能安慰自己
至少在课堂上
她看到了很多经典的画”
一石激起千层浪
后边许多妈妈表示
看到同龄的孩子们都在这样画
也是松了口气
(¬_¬)
海马 17岁
海马 17岁
看来家长们对于“漫画”
有一点误会
上边这两幅作品
都是言乎言及漫画课上的学生作品
它们看起来充满了氛围感与叙事性
所以孩子们“喜欢画漫画”
这件事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除了课上的作业
我们鼓励孩子们在课下自由的画
画他们想画的
瞎画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
因为艺术家都是随心所欲的瞎画
这是一种探索
只有迈开这一步
才算是进入画画了
橙子 7岁
心心 9岁
熊磊老师总说
孩子刚开始都是用脑画
不会用眼睛的
当孩子慢慢学会怎么看时
画面就会不一样
所以“怎么看”是很重要的学习
言乎言及做这样的教育
就是希望帮助孩子建立一个“防御墙”
在面对不好的审美环境时
能有一点抵抗力
有些家长觉得
孩子是天然的审美好
不用刻意学
可是生活的环境会包围他
街边的广告会影响他
劣质的商业卡通直接毁掉他
刘庭如 8岁
涂涂 11岁
刘庭如 8岁
确实像熊老师所说
生活中很多商业卡通类视觉经验
很容易被孩子理解和喜欢
我们只能做一个平衡
孩子在画这些东西时
也是一个认识事物和表达的过程
说明他的思维模式还是比较顺畅的
但形式可以不局限于卡通
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
对这些没有营养的东西也会厌倦
卡通形象都是人设计的
虽然生动但也是模式化的
这是卡通艺术家的创作
并不是孩子的创作
不如多去看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动物园
观察真正的植物和动物
这样就能平衡很多
弗洛伊德22岁时为一本诗集设计的封面和插图
面对孩子们笔下的卡通公主和飞机大炮
家长们也无需绝望
毕竟
我们的小乔老师
小时候也爱画美少女战士之类的小人儿
虽然画的很好
但慢慢长大了也就厌倦了这个风格
因为她知道那些东西已经没法满足自己
她需要更深刻的,更高远的东西
这些美与丑,雅与俗,对与错
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同步进行着
这样更好
可能现在孩子们不理解
但以后转变的时候
会更加容易
因为接触的够早
从儿童到成人
审美应该是越来越宽泛
越来越包容
越来越能接受复杂与多元的
成人不应该把自己的审美
强加给儿童
硬要告诉他卡通都是低俗的
美术馆里的才高级
爸爸妈妈们就耐下心来
给孩子们欣赏适合当前水平的艺术作品
给他们的审美以成长的空间
让他们自己去发现
究竟什么是
值得被流传的
应该去模仿的
所以呢
不要慌呀
审美是一种意识
要环境去营养
用时间去栽培
这是一个平衡的过程
一个积累的过程
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
别急
是花总会开
言乎言及私教课
在线艺术小私塾
面向7-15岁青少年
2020学年度开始招生
最最能理解和
包容孩子们的小麒老师
也要开新班啦
面向7+的孩子们
一起来拥抱艺术吧
如有学习意向
请给公众号留言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