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汤的解析与实战运用
黄土汤《金匮要略》
原文: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
组成: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炮),阿胶,黄芩各三两,灶中黄土半斤
用法: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
功效: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主治:脾虚阳衰,大便下血,或吐血,衄血,妇人崩漏,血色黯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者。
方义:
方中灶心黄土温中止血为君;白术、附子温脾阳而补中气,助君药以复统摄之权为臣;出血量多,阴血亏耗,而辛温之术、附又易耗血动血,故用生地,阿胶滋阴养血,黄芩清热止血为佐;甘草调药和中为使。诸药配合,寒热并用,标本兼治,刚柔相济,温阳而不伤阴,滋阴而不碍阳。
加减化裁:
出血多者:酌加三七、白及等以止血;
若气虚甚者:可加人参以益气摄血;
胃纳较差者:阿胶可改为阿胶珠,以减其滋腻之性;
脾胃虚寒较甚者:可加炮姜炭以温中止血。
药物《本草拾遗》
灶心土:辛微温;归脾、胃经。
功用主治:
(1)温经止血:主治脾气虚寒,摄血无力所致吐血、便血、崩漏下血等证,每配伍行气温阳摄血药;
(2)温中止呕:主治中焦虚寒呕吐、妊娠呕吐;
(3)温脾涩肠止泻:用于脾虚久泻。
杨兆林主任医案:肠癌便血
患者,男,78岁,便血半年。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便血,经检查为肠癌,因年龄大而拒绝手术治疗。运用西药治疗数月,便血断断续续一直有,后去中医附属医院治疗,给予清热凉血止血药无效,又平添腹泻,一日数次。现来我处治疗。
症见:便血色暗,便稀,一天数次,偶有腹痛,怕冷,萎靡不振,困倦无力,纳差,夜尿多,舌淡苔白,脉沉弱无力。
病机:脾肾阳虚,脾失统血则便血;肾阳虚水饮不化,封藏失司则夜尿多;阳气虚则怕冷,无力,萎靡不振。
治则:温肾健脾摄血。
方药:口服黄土汤加减,同时服丸药肾气丸和补中益气丸。
赤石脂30g、炒白术20g、党参15g、炮附子10g、仙鹤草30g、炒山药20g、黄芩5g、三七粉4g(冲服)、炮姜10g、灵芝20g、炙甘草10g。十付水煎服,同时口服肾气丸、补中益气丸。
复诊时便血已无,大便稀有所好转。又根据病情变化斟酌加减,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身体逐渐趋于平稳。
按:患者年老体衰,又长期便血,加之失治误治,导致脾肾阳虚腹泻,此便血无丝毫热像,用黄土汤加减治疗。因无灶心土,用赤石脂代替,即可温而止血,又可止泻,加炮姜有桃花汤之意,加强温中止血止泻之功;灵芝、山药、白术、党参补气健脾止血,气实则脾统血功能才能发挥,同时增强体质,正盛邪去;三七粉、仙鹤草活血止血,长期出血,内必有瘀血。因患者年老,脾肾两虚,在口服汤药同时让患者长期服用肾气丸、补中益气丸两味丸药,先后天同调,身体恢复则快且持久。后随访,患者身体恢复不错,生活自理,夜尿减少。一切正常。
医案:崩中
患者女,44岁,一年来月经量明显变多。此次月经10月30日来潮,量甚多,昨夜下血200余毫升,色淡红,质稀,有小血块,面苍白,头眩心悸,手足冷,少腹坠痛,自觉寒凉,喜暖喜按,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辨证:脾肾阳虚,气不摄血。
治法:温补脾肾,养血止血。
处方:伏龙肝30克,黄芩6克,生地15克,白术25克,附子10克,阿胶珠15克,炙草10克。
服药2剂后经量大减,继服原方3剂,经水已净,手足温,小腹下坠冷痛大减。后每于经前服此方,追访四个月,未见复发。
按语:唐容川《血证论》说:“崩漏者……古名崩中,谓血乃中州脾土所统摄,脾不摄血是以崩溃,名日崩中,示人治崩,必治中州也。”临床多选用归脾汤健脾养心,统摄血液。但脾不统血进而可分为脾气不足和脾阳不足,脾气不足选用归脾汤尚可,至于脾阳不足,则宜选用黄土汤温阳补脾,养血止血。
现任世中联慢病管理中央委员会第一届理事
世中联全国国医堂馆与基层医疗联盟“明医讲习堂导师”
世中联儒医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中医药临床创新示范基地学术专家团队专家
辽宁上药集团好护士药业“自厚生”中医经方首席学术顾问
《基层名医》杂志学术顾问
河南医易同源中医药研究院院长
河南黄帝内经学会临证研究院会长、医疗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