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延长寿命的10项措施
跌倒听上去是个小意外,但是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就可能意味着骨折、活动受限,一旦患者长期卧床,不仅要承担骨折可能无法愈合的风险,还要面对众多要命的并发症,比如: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系感染、皮肤压疮等等,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在我国65岁以上老人中,平均每10人就有3-4人发生过跌倒。跌倒已经成为我国 65 岁以上老年人因伤致死的首位原因。
糖尿病患者中,跌倒者也有很多。
2021年05月24晚8时左右,一阵急促的脚步伴着担架车的车轮声在医生护士的耳畔响起:“快!快!我妈妈又骨折了”,一个中年人急切地说。
张阿姨,85岁,患2型糖尿病23年、高血压病16年,最后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治疗六年余,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去年春天因为摔跤致左侧髋关节骨折,经过积极治疗、手术,病情稳定后出院,后来借助双拐可以缓慢行走。
5月24日晚在家去厕所时因为地面湿滑不慎又摔了一跤,示右侧髋关节骨折,又需要手术、卧床等治疗,老人及家属身体及心理都备受摧残。
可见,预防跌倒的重要性。
预防跌倒的10个措施
1.控制高血糖和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不仅要控制高血糖,还要避免发生低血糖,因为低血糖时,有可能会出现意识不清、摔倒等等,一定要遵医嘱服用降糖药、使用胰岛素,经常监测血糖,自己不要随意改变治疗方案,按时复查,使血糖控制达标,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糖尿病虽然是慢性疾病,但是它能损害人体的各个部位、器官、组织,引起功能减退、衰竭,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2.合理控制高血压
糖尿病合并肾病时,血压的控制标准一般为130/80毫米汞柱左右。
高血压患者改变体位应遵守“三部曲”,即:半躺30秒,坐起30秒,站立30秒再行走,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尤其是夜间。
3.预防、治疗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往往在跌倒、骨折之后才被识别出来,一旦发现,便已经对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还会影响寿命的预期。
当骨质疏松达到一定程度时,即使不下床走路,一个简单的翻身动作,或者咳嗽几声,就会导致骨折。对于骨质疏松的干预,最好在年轻时期及早预防。
4.保证充足钙的摄入
建议将钙的摄入维持在充足的水平(1000毫克),老年人容易钙摄入不足,可以通过补充剂来额外地增加钙的摄入。
一般成年人每日通过食物可以获得大约300毫克钙。每100毫升牛奶就可以带来110毫克左右的钙。
一般钙剂的吸收率可能偏低,对健康的效果也不如天然食物那样全面均衡,应该优先通过饮食来补充钙。
5.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可以促进骨吸收,如果维生素D缺乏,对于骨骼健康很不利,要重视维生素D的补充。
维生素D缺乏的人群,每天补充2000IU以下也还是比较安全的。如果只是预防性的补充,可以考虑每天400IU的剂量。
更好的选择还是保证户外活动,不但可以帮助获得维生素D,增加钙的吸收,还可以使人精神愉悦。
6.适量运动
适量的运动锻炼不仅改善心肺功能,还可以增加肌肉力量,从而避免跌倒的发生。
推荐的运动方式包括:太极拳,走路等,如果老人感觉走路都很疲劳,可以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辅助器具。
7.保持活动区域灯光充足、地面无水渍、障碍物。
8.老人日常用物放在伸手可及处,活动时有人陪伴。
9.穿着长短合适的衣裤及防滑鞋,床、座椅固定,设施良好,正确使用轮椅、拐杖等辅助工具,行动要慢、稳妥。
10.偏瘫的老人如果下床时,需要从健侧肢体边的床沿上、下床。
作者:济源市人民医院副主任护师 郭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