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首不出名古诗词,风趣幽默,文采飞扬,令现代人刮目相看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众多好诗流传在人间。但是因为诗词作品实在太多,所以现在普通人就错过了很多好诗词。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诗词的读书人。记得关注我,和我一起欣赏3首不出名古诗词,风趣幽默,文采飞扬,令现代人刮目相看。
第1首:二八佳 宾两桌开,五荤三素一齐来。仔细肴从肩上过,急忙酒向耳边催。可怜短臂当隅位,最恨肥躯占半台。更有客来骑马坐,主人站立遥相陪。
这首诗的作者是赵浚。诗写的是酒席的可笑情景,很有画面感,很有生活化气息。
当然,这种景象,在酒店里面的宴席是比较难以体会的,而如果你在农村,如果你有过农村吃宴席、吃上门宴的经历,那么对这首诗的体会将更加真切,会认为作者真是个天才,写的诗既幽默,又让人觉得很贴切。
诗的前两句用数字词,造成一种轻快的语言风格,而同时呢,也直截了当告诉读者宴席人数,先声夺人。
十六个人坐两张桌子,显得用些拥挤。空间如此下载,而菜肴不断上来,所以吃菜的客人就必须小心菜肴碰到身体,而且喝酒的时候也要万分小心,不然就会尴尬了。
“可怜短臂当隅位,最恨肥躯占半台。”这是说手短的人夹菜很不方便,而一些身材肥胖的人又占据了大量地方,使得端坐和夹菜都比较艰难。相信这种场景,很多人在生活里都有所感受。
最后两句更是搞笑,点出了宴席的另一种无奈之处。由于吃饭的位置不够了,结果又来了一个客人,那怎么办呢?
只好请这个客人坐在马背上吃饭喝酒了,而主人家也是很无奈,只能站着陪客人喝酒了。
其实我们生活里,也会碰到主人邀请许多客人吃饭,然而位置不够,于是有的只能大家挤在一起吃饭,有的只能站起来吃饭。这种场景和“更有客来骑马坐,主人站立遥相陪”这两句诗是非常贴切的。
所以这首诗虽然比较冷门,虽然说的是古代的事情,但我觉得是很精彩的,还是能够让后人有所感触的。
其实,诗不一定是写生活里的美好,也不一定是写生活里的悲痛。像这首诗,写的就是普通生活里面尴尬而又好笑的普通事情,却让人觉得非常有韵味。
第2首:高下山头起佛龛,往来米汁杂鱼篮。不因说法坚持戒,哪得观音处处参。
明代万历年间,有一段时间佛会相当流行。人们络绎不绝,把寺院附近弄得水泄不通。
很多小摊贩发现商机,在附近开起了茶棚酒馆,生意红红火火。甚至有无赖子弟,公然带着妓女来到寺院中,饮酒作乐,十分快活。
当时,就有人写了这么一首诗来嘲讽这种现象。诗人认为,之所以举办佛会,本来是为了敬佛,但是人们却只是当作热闹来看。
“鱼篮”,让人联想到“鱼篮观音”,然而此处的“鱼篮”没有一点佛门庄严的意思,相反是带着米汁酒味的世俗气息,令人啼笑皆非。
尤其是诗歌后两句,用幽默搞笑的说法,写无赖子弟带妓女逛寺院的荒唐行为。作者妙趣横生,把妓女比喻成“观音”,看上去是对观音的不尊重,其实是对这种不尊重观音的现象的一种嘲讽。
这首诗类似于打油诗,写的也是一时一地的情景。但因为幽默搞笑手法的运用,后人阅读这首诗的时候也会觉得很欢乐。
第3首:枇杷不是这琵琶,只为当年识字差。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明代著名诗人屠隆和朋友莫廷韩一起,前往袁太冲家里拜访。恰巧,这时候有人给袁太冲送了一盒枇杷,但是礼单上面却写着“琵琶”。
屠隆哈哈大笑,就随口吟了一句:“枇杷不是这琵琶。”结果袁太冲也很有才,立马接了下来:“只为当年识字差。”
这意思很明白,是说因为不认识字,才把枇杷写成了琵琶。
而莫廷韩也不甘示弱,马上续上了两句,刚好凑成了一首打油诗:“枇杷不是这琵琶,只为当年识字差。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生活中错别字的现象比比皆是,像我写文章也经常出现错别字。但是像屠隆这些人能够根据错别字立马写出打油诗,还这么有韵味的,就少而又少了。像这首诗,其实蛮有趣味,令人会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