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凉水也长肉?根源在脾虚!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过50%,6~17岁的儿童青少年接近20%,6岁以下的儿童达到10%。肥胖带来的不仅仅是体型的改变,还可以引发多达几十种疾病。

肥胖与生活方式密不可分,运动太少,脂肪、高油高糖等食物摄入太多,主食精细化,蔬菜、水果、豆制品摄入不足,都会导致身体的能量“入的多,出的少”,从而引发肥胖。所以很多人都知道减肥的铁律,就是要“管住嘴,迈开腿”。即便如此,还是有一部分人的体重很难减下来,有的人甚至形容“喝凉水也长肉”,这部分人肥胖的根源多是在脾虚。

中医理论认为,脾主运化,统血,升清,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也被称为“后天之本”。通俗来说,脾就像是身体的中转站,其功能就是把水谷精微,源源不断地输送给身体各个脏器。“脾为生痰之源”,如果出现脾虚,则水湿不能正常运化,痰浊内生,从而出现肥胖,故胖人多为痰湿之体。金元时期名医李东垣在他的《脾胃论》提到:“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难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其中的“少食而肥”就是属于“喝凉水都长肉”的那种人,此外,这类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四肢难举”,就是虽然胖,但属于“虚胖”,肌肉少,运动起来没有力量。

为何会出现“脾虚”?

导致脾虚的原因很多,有的人父母一方或者双方脾胃虚弱,所以天生脾胃功能较弱。也有一些后天因素造成的脾虚,比如很多人喜欢吃一些生冷、煎炸、寒凉的食物,特别是在冬春季节,非常容易损伤脾阳,导致脾阳虚。此外,现在很多人缺乏运动,而且工作压力大、长期精神紧张、熬夜、三餐不定时或暴饮暴食,久而久之也会导致脾胃功能受损,导致脾气虚。另外,长期待在湿邪环境中,也会出现脾虚的症状。当然,不论是那种因素导致的脾虚,均可以通过调整生活饮食习惯来进行调理,改善脾虚症状,避免疾病的发生。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脾虚”?

脾虚有几种症状比较典型,一个是脾阳虚,患者会出现大便稀、怕冷、喜欢温暖的症状。一个是脾气虚,患者容易出现饭后腹胀,胳膊腿都没有力气,说话也没有力气,精神特别困乏,舌头胖大且在两侧可以看到齿痕,这是典型的脾气虚的表现。齿痕舌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阻于舌而舌体胖大,受齿列挤压而形成齿痕。

中气下陷也是脾虚的症状,除了头晕目眩、体倦肢乏、少气懒言、面色萎黄等症状,患者还会伴有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及慢性肠炎等症。

脾主统血,脾虚还会造成各种出血症,比如女性月经过多、月经不调,牙龈出血、鼻出血等,这些都是脾虚的症状。

“脾虚”如何补?

纠正病因:如果平时饮食不节,或过食辛辣、过食生冷,嗜烟酒,则容易加重脾胃负担,时间长了就会导致脾虚。思伤脾,平时如有劳倦过度、忧思日久,要注意合理休息。另外,肝气郁结也会伤脾,平时应注意调理情绪,避免大喜大悲。

饮食调理:脾虚宜用食补,比如有健脾作用的薏米、山药、茯苓等,可经常煮粥食用。当然,也可根据自己的症状变换食材,如果平时脾胃虚寒,常伴有胃痛、腹痛、泄泻等,可增加一些性味辛热的葱、姜、韭、胡椒等。若脾胃虚弱,可加入红枣、扁豆、芡实、莲子等。若胃热素盛的人,宜食绿豆、梨、藕、甘蔗、蜂蜜等甘寒生津之品。若气机阻滞,可加入萝卜、佛手、金橘等。

劳逸结合:运动太少、用脑过度、熬夜等是导致脾虚的原因,平时应注意合理运动,多做一些慢跑、散步、游泳等有氧运动,能够增强胃肠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改善脾胃功能。但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剧烈运动、过度劳累。

穴位按摩:按摩丰隆、足三里、脾俞3个穴位,可让脾胃变得强壮。丰隆穴是化湿要穴,位于膝盖骨外侧陷下处,与外脚踝连线的中点。足三里能补中益气、通经活络,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1寸筋间之处。脾俞可健脾和胃,俯卧位,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来 源 | 医药养生保健报

作 者 | 姜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