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卧底了一个网络写手群,千字3元不如要饭
通宵冲量是网络写手的家常饭。/《传闻中的陈芊芊》
文案,干吗?千字3元的那种。
虽然钱少到不如要饭,但还是有许多人抢着干。“打字工”已经成为一个市场成熟、需求细分的职业了。
“大量冲量文。千3-千5。有写的来”。在各类冲量文的贴吧里,为了一份写一千字换三块钱的工作,写手们留下了十几页的留言回复,期待楼主能和他们联系。
稿件量大,品类繁多,择优录取。/冲量文吧
写手的生存状态一直备受关注,签约作者与平台的版权之争,几十万字签约作品仅百元稿费,日产万字不能断更的变态要求……
在有志于创作的网络写手们不停为理想挣扎的时候,扭曲的市场环境还滋生着另一种工作需求。
“冲量文就是用来发表充数的垃圾文,不是用来看的。”
辛苦敲下的文字,竟然不是用来看的,并且它还真的成了一条赚钱的生意链。
“论斤购买“的文字世界日益壮大着,如果日产万字的冲量作业太过辛苦,还有多种多样的选择。“招聘某宝文写手20-60不等”“招募b站标题手,工资高!”“知乎回答问题200字4元/单”……
一份小快活换一杯奶茶钱。/豆瓣稿费银行
微信、qq上,一个个“文案2群”“发单任务群”成了新的隐形人才市场。日结、周结、月结的订单每天不定时从这里发出。
内容轻松钱又多的活一发出就抢完了,今天写的四千字,薪水却还买不起晚上熬夜冲量的夜宵。
能论斤卖的,只有文字了
“小红书文案,500字左右+配图,账号有粉丝优先。稿费不多,一篇5元。”
周六晚上的饭点,群主往文案2群里扔了一条信息。又是配图又是私人账号,这么多要求,竟然只值5块钱。还没等我打开推送,接近500人且随时300多人在线的qq群中,就有人率先抢了这个单子。
文案x群成了线上三和人才市场。
是谁在做这些论斤买文字的生意?它们到底是怎么运作的?为了更加接近这个生态圈,我加入了不少文案X组。
申请流程不复杂,向豆瓣小组的组长提出申请或者加上组织者的qq或微信号,就可以码字换钱了。营销文案其实并不好写,却只有一位群主问我,“你擅长什么,有经验吗?”,但没等我回复他就把我拉进了群聊。
还没真正接稿,写手工作的无序和心酸就扑面而来。一个小时内群里出现了三个工作,从似乎努努力可以完成的“小红书知乎百度软文”,到涉及行业辛辣秘闻的“找人写电影幕后故事文案”、甚至极具挑战的“抖音歪嘴赘婿小短剧”先后出现。
更令人惊讶的是,一位勇士同时接下了这三件活。“来点活”“现在真的是狼多肉少”,“同样离职的路过”……即便是低到令人心酸的价格和莫名其妙的需求,订单仍然供不应求。
4元一单的活竟然这么多要求。
然而这钱还是好挣的,那个问我擅长写什么的群主终于有了动静。“木糖醇优酪乳工艺研究本科开题2000字今晚8点要。70元。”
原来竟是论文代写。且不说一般本专业学生论文开题至少要一周到几周,就是买参考资料的钱可能就不止70元。但群里没有人觉得匪夷所思。
群主又发了一则论文需求,这次是数字媒体艺术论文,只需要把查重改到15以下。马上就“没有了”,群主说。
这意味着有人已经领了这一薄单。我这才发现这个群里全员都被禁言了。确实,这里不需要据理力争和行业保护,一个工作平台而已,不想接的可以不写。
网络写手,是自己选择的生活。/《到了30岁还是处男,似乎会变成魔法师》
能抢到好单只是开始工作的第一步,资深写手lobowang在知乎上分享了ta的见解。“没完没了地修改,稍有差池,就会被退稿。一个小学文化水平的客服,冲着博士后写手大呼小叫。”Ta甚至有过争辩后,一分钱稿费没拿到就被踢出群的经历。
“谁让你去做写手了,这个行业就是这样。”几次维权失败的经历之后,ta开始自认倒霉。
即便辛苦写完了订单,稿费也不是那么容易收入囊中的。押一个星期都算好的,押上一个月结算的也屡见不鲜。“如果超过500就要小心了,稿费永远有理由从写手想不到的地方消失一部分”,lobowang看到最终入账的稿费,觉得像是被人用脏毛巾在脸上抹了一把。
也有写手在这些韭菜群里生长了起来。写手神奇的书洞慢慢发现,这类文案写作群其实是在以矩阵的模式不断裂变的,不久就会有新的文案创业团队从中轻松复制。
当群主觉得某位成员比较靠谱时,会发展ta成为客服,自己独立成立一个写手群,招募新写手。原群主会从某宝、咸鱼等各个平台把获得的订单发包给你。在自己的群里,你就能从写手的订单里分成了。
层层剥削的画面清晰又熟悉。不用给底薪、不用交社保,临时工里还多的是积极主动又靠谱的文字工作者。这样的生意谁不乐意呢。
写手市场显得异常残暴,可当你打开某宝寻找文案写作时看到的却是另一番天地。随意翻看几家店铺的服务,“代写公众号商业软文”“撰写电影笔记观影报告”、“原创职场晋升发言稿”,还有“写给女朋友的情感挽回信息”……不知是真的升职加薪了还是女友回头了,用户评价无不是“写得非常好”!
我的写手群经历了两个小时的冷清后,木糖醇论文开题的代写终于加价了10块到了80。改成了晚上10点要。
不了不了。
从千字5元,走向财富自动化
低价代写各类文案已经是奇观,但好歹大部分写手只是以此作为过渡或者兼职。
然而在字不值钱的世界里,还有一群人出于各种原因,以冲量之名每天千字万字地出卖自己的劳动,或者有人说是出卖灵魂。
如此贬低文字的价值的冲量,到底是在干什么?
“工作室收大量冲量稿件,修真、赘婿、神医、快穿、宫斗、古言……6:4分成+签约,全勤、完结奖励+保底,日更1万,千3-千5。”
从来不知道字这么不值钱。/冲量文吧
像这样的需求帖在冲量文吧里足有接近5万个。几乎每个帖子下面都有几页到几十页的“dd”回复,就是贴吧语言里“顶顶帖”的意思。
这样多的隐藏文豪,涉猎广博、日产惊人,面对不切实际的需求也毫不畏缩。
“冲量文不是质量文。只要文通字顺,内容看起来像个故事,基本都能收。”写手青熏烟的分享解答着我的疑惑,“有的网站为了点缀充实自己的书库向冲量文作者直接收购,所以冲量文根本不是用来看的。”
传闻中的陈芊芊,不写稿怎么穿越。/《传闻中的陈芊芊》
还有专门做“中译中”的工作组,他们选定一篇爆文,抽取其中的十章结构,再招低价枪手重新用中文洗一遍一模一样的剧情。文字不同,难判抄袭,又不动脑子,确实是一笔快钱。
题材跨度惊人的作品,实则都是萌新和学生在接。有人偶尔也会想起文学梦,不想再接这样的稿子把自己写废了,但对更多人而言,下一步能达到千30千50才是稳妥的目标。
善良的工作室这时候会给你一些建议,别想着模仿《局外人》或者《百年孤独》去刺破世界的丑恶,揭露人性的弱点,多去看看《修真聊天群》《捏造飞升世界》,仔细对比,不要做顽固不化的人。
这才是“正确”的参考书目。
或许这样的建议真的是善良的,因为从概率上来说,想要通过质量文(类型小说)封神赚钱实在太难了。
毕竟被某平台分成作品的签约奖金不过666元而已,字数却需要60万字以上。想要拿到全勤奖,则需要日更4000,普通分成作者勤勤恳恳一个月全勤不过多收入24元。
资深写手姬叉发文痛斥了渠道层层剥削的现象。一位作者从2018年至今,作品在各渠道的成绩都很好,却在子站、某中文网、某平台和其他授权渠道的层层分账下,仅收入5万多元。
用心之作收获如此惨淡,就连紫金陈都还因为只赚了三四万元在夜里流泪。这样的环境,怎好教人再做文学梦?一样码字,多赚点钱才是实际的。
所以最受写手欢迎的学习帖都是“一天码字2-4w是如何做到的?是时间的沉淀积累吗?”这时候就会有大佬来耐心相授,“我的击键速度是秒速6键,不卡文一分钟随便100字,时速也就7000左右吧”。原来这才是时间积淀啊。
推开文学世界的大门。
更有人的写作伴侣不是文笔脑洞或者知识储备,而是辅助软件。“讯飞输入法听说过吗,语音输入识别率还是比较高的。还有写作神器,用过吗?”
在某宝搜索写作神器之后,文学的世界原来这才朝我展开。各类词库是最低级的,环境、人物描写的大数据模板也不太稀奇,最惊人的是这些程序都宣称可以自动生成章节,“轻轻一点,就可以生成完整梗概”。
谁不想买来试试。
确实,当“电脑已经成为高速打句机”,只有“大作家都用的自动写稿软件”才能帮你实现“财富自动化”。当你害怕这样冲量字数会被平台半路砍文,前功尽弃时——
“嗐,你去平台上看看那种200万字的网文后半部写得什么样就知道了。”
写手的反抗,没有人听见
在一个越来越难靠努力出人头地的环境里,三和市场出现了随便吃个一两餐就能活下来的“挂X”大神,网络上自然也就会有用脸在键盘上滚几千字换几块生活费的写手。
写手们并不是没有反抗过,自发集体断更、拒绝霸王条款,都是保护网络文学环境的切实努力,只不过这些力量实在激不起水花。
当流量平台和大荧幕上挤满了网文改编的爆款;当《陈情令》的作者墨香铜臭把新书卖出了4000万元的版权费,再不会嫌弃铜钱味;当雄踞网络作家富豪榜的唐家三少和天蚕土豆早就突破了五位数版税(以万元为单位),靠文字实现财富自由的路径,却早已对后来者关闭。
唐家三少的神话不会再有了。
网络文学世界的发展是世界性的,随之困局也是。新作者难出头的情况可谓是东亚三国手牵手。
在日本,网络作家被称为“吃不饱饭”的职业,写作者多是出于兴趣兼职写网文。本职是医生的网络作家津田彷徨对《环球日报》表示,“近年网络作家的存在感大为提升,但专职写作根本无法生存”。
普通日本作家只有100万-300万日元的年收入,所有人都渴望自己的作品能被影视化。但一位几十亿日元大热电影的原著作者接受《日经娱乐》的采访时却表示,“只拿到了100万日元的版权费。”新人作者更是连版权费都没资格谈。
灵感枯竭的作家和为生存的代笔新人。/日剧《代笔作家》
韩国的各类阅读平台直接推出了“等就免费”的模式,读者只要等上12-24小时就可以免费阅读参与活动作品的新章节。
参与这样的活动作者是完全没有收益的,但多数作者还是会参加。因为不参加活动作品很难获得流量和曝光,“大家也只能哭着接受”。
更多选择留下的人只是把网络文学作为日结工资的搬砖工地,用浮夸和廉价的文字再次让人们对网文大失所望。这样的局面下,离开这个行业显得像是更理性的决定。
一些不肯放弃与文字打交道的人转身投向了兴起的剧本杀产业,从冲量吧到剧本吧的一步之遥,不知道能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
我的文案群里吵了起来,一则营销文案代写辗转嵌套了几层代理,从150元一路降到了80元。在多个群里看到这单生意的写手,忍不住跳了出来,问候了发单者的祖宗和亲属。
写手最后的挣扎。
这单生意的议论让原本职业的群一下子成了打工人的抱怨之所。“还不如去外面当个执行文案,工资也就低一点,干完活回家”,“赚的太少了,传统行业才是避风港啊”……
不知道大神们是不是会真的离开,或者在下一单生意来的时候,继续默默接单的仍然还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