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南越王墓,出土的这些文物震惊考古界,每一件都是无价之宝
南越国控制范围
曾经,在广州市内的越秀山旁有一座小岗,形如卧象,故称象岗。象岗最初与越秀山相连,是越秀山的一部分。
明洪武年间,广州城扩大,象岗被凿穿,脱离相连的越秀山,开出一条大道,成为新城的北门,是广州城的军事重地。
改革开放后,这里成为广州重要的建设区域。1983年6月,一支工程队在象岗山进行基建施工,海拔不到50米的山头很快被削到了17米,这期间,相继挖出了汉、晋、明代的数座古墓,可见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风水宝地。
但在不久,施工人员突然发现砂石和土层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块硕大无比、形状规则的石板,人们试着撬动其中的一块,一个幽深的无底黑洞露了出来。
就这样,震惊世界的南越王墓巧合之下,重见天日。
象岗,清末时容貌,上面是炮台
说南越国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但说到赵佗这个人,大家都知道。秦朝时,秦始皇派他和屠雎南征百越,汉朝建立后,他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死后追谥南越武王,将王位传给孙子赵眜。
而南越王墓就是南越国第二代王南越文王赵眜的陵墓。南越文王墓的发现,被誉为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在此之前,从未发现过南越国的王族墓葬,因为南越国向来重视墓葬的保密工作。相传,赵佗为了自己的墓葬不被盗,就曾开凿疑冢几十座,他死后,继位的赵眜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神秘安葬赵佗:先是派人驻守番禺四围山岭,防止有人偷窥,然后就派遣四支送葬队伍从番禺城四门出发,到达不同的安葬地点。
相传,三国时孙权为了获取赵佗墓的宝藏,曾派吕瑜率军5000人进行地毯式搜索,历时半年,无功而返。
想必,赵眜死也不会想到,自己的陵墓居然因为偶然的机会,被2000年后的人发现,只能说,一切都是命数。
南越王墓墓室
赵眜墓是目前发现的汉代最早的彩绘石室墓,共出土文物一千多件套,计一万余件,
其中至少六件被誉为国之重宝的文物,即角形玉杯、铜屏风构件5件、“文帝行玺”金印、丝缕玉衣、大玉璧、玉盒。
这些出土的文物,造型奇特,与中原文化有密切的联系,却又有很大的区别,历经两千年,依然熠熠生辉,宝光闪烁。
下面,就让我们屏住呼吸,一览其容光。
“文帝行玺”龙钮金印
“文帝行玺”龙钮金印
丝缕玉衣,因没有金缕玉衣的技术,所以用丝相连,独成一派,目前仅发现这一件
丝缕玉衣头部
丝缕玉衣手部
铠甲及复制品
犀角形玉杯,用一整块青白玉雕成,中间凿空成犀牛角的形状
错金铭文虎节
错金铭文虎节
五色药石,俗称“五石散”,雄黄、硫磺、赭石、紫水晶、绿松石
张仪戈,是秦惠王四年由秦国相国张仪督造,赵佗南征百越带到岭南
张仪戈,带有“张仪”铭文
杵臼,捣药用的
六博棋,秦汉流行的一种游戏
带托铜镜,中国古镜中罕见
银盒,工艺与纹饰、造型是古代西亚波斯银器的特点,推测是舶来品
玉盒,由青玉雕成,盖子与盒身有子母口相扣合,装饰有三周纹饰
玉盒盖子
玉舞人,生动活泼,玉中精品
陶鸟
金钩扣龙形玉佩
涡纹双连玉璧,雕工绝了
大玉璧
杏形金薄片,图案是两个尖角羊头纹,羊头相背,受北方草原文化影响
鎏金铜框玉卮,用来饮酒,上配漆木盖已腐朽
鎏金铜框玉杯,上截嵌入8块竹片状玉片,下截嵌入5块心形玉片,盖顶嵌入一块青玉
龙凤纹重环玉佩
屏风(复制)
屏风构件,分别是朱雀屏风铜顶饰、人操蛇屏风铜托座、蛇纹屏风铜托座、蟠龙屏风铜托座
屏风构件,双面兽首屏风铜顶饰
铜姜礤,用来礤姜汁
烤炉,那时吃烧烤用的
四连体铜熏炉,炉体由四个互不连通的小盒组成,可以燃烧四种香料
铜承盘玉高足杯
煎炉,下面烧火,上面煎东西
勾鑃(diao四声),古乐器,以木槌敲击,祭祀和宴乐时用,一套共八件,重191公斤
兽首镏金铜铺首,图案神秘霸气
豆形铜灯,灯座上都刻有铭文,标出了灯的重量,实测结果汉制一斤相当于现在的半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