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屈求伸”
《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形象比喻人们在环境不利时,要善于收敛锋芒,以退为进,以求得外部条件变化时得以继续生存发展的一种处世策略。
以屈求伸是以其意思浓缩的一句成语,作为一种“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权谋之计,与“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以在特定的环境中同样的价值,成为我们谋略文化中的一种选择,又与升级版的生存智慧韬光养晦搭上关系成为一个谋略系统。
点开百度或360搜索,输入词条“以屈求伸”,两个历史上最成功的范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齐王韩信“胯下之辱”赫然在目,成为引经据典的资料。可以想象的是,以其为典型代表的这种以屈求伸的谋略文化,历史以来从宏观的天下大事到微观的个人生存,不知成为了多少大小人物们在特定的社会斗争危机和个人命运遭遇逆境时的模板。也不知成就了多少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和真正作为回天之术改变了多少人的个人命运;同样也不知使多少大人物们,在选择委曲求全以图东山再起之下,结果一蹶不振,改变了历史轨迹;也不知使多少普通人们以此做版本,在面临欺凌面前一步一步退却忍让,直至走进死胡同。令人扼腕叹息。
英国18世纪思想家埃德蒙·柏克说过:“邪恶盛行的唯一条件,是善良者的沉默。
显然,以屈求伸作为与沉默在非常环境下更加一筹难以为之的行为举措,在严峻形势面前不得已运用时,如果当局者没有后发实力,玩不好的话,有时就会等于对侵犯者的纵容,使对方更加张狂,得步进尺,把自己推向劫难更深永无翻身之地。
“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灭亡”,鲁迅先生用斩钉截铁语言,对隐忍不发委曲求全的两种命运做出的论断,无异于振聋发聩,向我们警示以屈求伸作为一把双刃剑不能滥用的严肃性。
所以,以屈求伸作为中华智慧文化中冰山一角必要时的选项,在实际作为权宜之计运用时,一定要具有审时度势的敏锐眼光和精密的判断,一旦不得已作为一种选择剑走偏锋时,就要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二元可能性中,尽最大努力求其前者,避其后者。
2021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