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寅和曹雪芹:讲述康熙大帝挚爱的宠臣秘事及曹家败落的真正原因

曹寅,是康熙大帝玄烨最宠爱的臣子。两人自小相识,一生相伴。在漫长的岁月里,只有他,让小玄子挚爱一生,操碎了心。

曹寅朝服图

小玄子曾经有个执念:“有我大清朝,保尔曹家世代繁华”。

曹家的“世代繁华”是从曹寅之父曹玺开始的。康熙对曹寅的好,是任何人都比不上的,就算后世历代帝王对臣子,也再没有康熙对曹寅这样的深情。

那么,曹寅为什么会得到小玄子的一生挚爱呢?

首先,曹家是包衣奴才出身,世代在内务府当差。曹玺沉稳干练,从内务府众多官员中脱颖而出,是孝庄太后和小玄子非常倚重并且信赖的贴身家奴,也是康熙朝第一位江宁织造。

曹寅是曹玺的长子,比小玄子小四岁,幼年时就能出入宫中,陪小玄子读书、习武、玩耍。另外,小玄子16岁智擒鳌拜时,那一群冲上去打架的伴读少年中,也有曹寅的。是的,那一年曹寅12岁,很帅很能打架很拉风的。

曹寅便服图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曹寅的嫡母孙氏,是小玄子的保母。

这里有两个勘误,其一,孙氏不是奶妈,而是保母。按清宫规制,皇子有八个嬷嬷(即四个保母四个奶妈)伺候。奶妈是只负责哺乳的,而保母是教引嬷嬷,是负责照顾皇子生活起居的人。因此,保母地位比奶妈要高得多,孙氏就是这四个保母之一。小玄子还有一个保母叫文氏,生一子一女,儿子是苏州织造李煦,女儿是曹寅之妻。

另一个勘误是,曹寅不是孙氏亲生,也不是庶子,而是曹玺结发之妻顾氏所生,是嫡长子。只是顾氏早亡,因此曹玺续弦娶了孙氏,很久以后才生了曹荃。曹荃比小玄子和曹寅都要小得多。

小玄子对孙氏的感情格外深厚。因为小玄子两岁出天花,只能送出宫外调养。孙氏颇有见识,在她的精心抚育之下,小玄子终于痊愈回宫。另外,小玄子小的时候,父亲忙着爱情(顺治与董鄂妃),母亲失宠后终日抑郁,双亲都死得早。所以小玄子对亲情非常看重,多年以后,还为孙氏手书“瑞萱堂”,称孙氏为“吾家老人”。

曹寅的童年真是极好的。父亲是皇宫中得势的官员,母亲是小玄子的保母,弟弟尚未出生。小时候的他经常跟着母亲进宫和小玄子玩耍。两人都爱诗书、好骑射,志趣相投,共同度过了少年时光。

康熙十一年,顺天府乡试,15岁的曹寅上榜了,但是小玄子不高兴了。因为清宫规制,包衣奴才如果中了进士,就不能在内务府当差了。于是,小玄子不让他再考了,未满18岁的曹寅和另一个考中乡试的同学(刚满18岁的纳兰性德)就一起入宫当差了。按制本该是年满18岁才入宫的,结果曹寅居然因为乡试中了,提前三年入銮仪卫并养鹰鹞处,任包衣佐领。于是,他自嘲是“狗监”,顺便还嘲笑同班同学纳兰性德是“马曹”,因为纳兰分到了上驷院,任一等御前侍卫。开这样的玩笑,可能是曹寅不喜欢这种天天扈从伴驾的工作吧。

这样富贵又有点辛苦又有点委屈的日子过了十多年,曹寅的父亲死了。小玄子立刻下令曹寅协理江宁织造,准备把这个职务做成曹家世袭的。但是没多久,曹寅又回到了北京,任内务府郎中。这个原因,学术界主流的观点是:因为孙氏不高兴。

曹寅虽是嫡长子,但不是孙氏亲生。而且那一年,曹荃满18岁成年了,却没有职务。如果曹寅去接任了江宁织造,那亲儿子怎么办?!

小玄子就是从曹玺亡故的这一年开始,履行着曹家长兄的责任,为曹家操碎了心。

孙氏不高兴肯定不行的,那儿子们都过不好!

要不怎么说小玄子是千古一帝呢,在外丰功伟绩,居家也是处理家务的一把好手。

他首先让资历较深的马桑格去做江宁织造,这个任命在小玄子去曹家致祭并看望孙氏的一个月后宣布;紧接着任命曹荃为“内务府管册”(负责管理皇宫的所有文件密档,是一个重要但轻松的职务),并随皇伴驾。这样,18岁的幼子曹荃跟在小玄子身边安享富贵,30岁的长子曹寅外放江南当差。孙氏很满意。

然后,曹寅再下江南,先任苏州织造,两年后任江宁织造;苏州织造给了他的妻兄李煦;又过了几年,杭州织造给了孙氏的侄儿孙文成。

小玄子让曹寅去江南,当然并不仅仅是当个江宁织造;他还有两个重要的任务:一是要将江南的大事小情统统密报给皇帝,二是要安抚江南士绅、明朝遗民,巩固皇权。

因此,康熙发明了“密折”制度,“密折”就是不经过通政司,直接从内务府到皇帝手中,折面上不写姓名,只写“南书房谨封”。后来,随着溥仪出宫,清代自康熙大帝开始的历代密折辗转到了台北故宫博物馆。随着这些密折的不断公布,曹寅赫赫扬扬的传奇故事和曹家轰然倒下的真实原因,逐步揭开了面纱。

曹寅外放期间,与李煦轮流办理两淮盐务、办皇商、购铜、平米价、报晴雨,成为清朝早期唯一一位同时得到满汉两边都称赞的一代名臣。

他擅骑射,武力值极高(作为一个12岁就跟鳌拜打架的人……),得到了尚武的满蒙贵族真心敬重。

他生母顾氏出身诗礼大家,是明末贡生第一名、江南名士顾景星之妹。顾景星在江南遗民之中很有威望,且曹寅家学渊源,以至诗文词赋、书法绘画、甚至编曲排戏都是大家,而且他容貌俊雅、气宇轩昂,因此,曹寅还得到了明朝遗民,江南士子的一致爱戴,他刊刻的《全唐诗》及他改编的《长生殿》流传至今。

曹寅一生给小玄子发了两百多封“密折”。他不管奏折300字的规定,想写多长就写多长;他有时不愿自称“奴才”,自称“臣”,小玄子也不介意;他找内务府无息借银子,借的是333333两(小玄子在家昵称是三皇子);他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从国家大事到奇闻逸事到家长里短到吃喝玩乐,甚至还有生气抱怨的……小玄子有时候只说一句“知道了”,有时候在“知道了”三个字上方画一朵小红花,有时候又絮絮叨叨回一堆话,当然,也有时候商议机密的事情。

曹寅任巡盐御史时,发现浮费繁杂,于是建议革除杂费。

小玄子劝他:“生一事不如少一事……恐后尾大难收,遗累后人”。

曹寅还不死心,又再上奏列出具体明细。小玄子在三万四千五百两的江苏省费旁边,特意又写一句

“此一款去不得,必深得罪于督抚,银数无多,何苦积害”。小玄子怕传出风声去曹寅吃亏,又在信尾写“此议机密,万不可让人知道”。

有人上密折告曹寅亏空,小玄子一边悄悄压下来了,一边赶紧写密信偷偷告诉他:

“风闻库帑亏空者甚多,却不知尔等作何法补完?留心,留心,留心,留心!”、

“两淮情弊甚多,亏空甚多,必要设法补完,任内无事方好,不可疏忽,千万小心,小心,小心,小心!”

后来亏空压不住了,就让他当巡盐御史去搞钱填坑,想想还是不放心,那把制铜造钱的差事也给他……还没还上,那把我的小金库也无息借给他周转吧……

曹寅的长女及笄了,小玄子指婚给平郡王纳尔苏为嫡福晋。平郡王是铁帽子王,世袭罔替,全大清只有九位,尊贵无二。按清制,汉女不能为皇室正妻,小玄子就赐姓“曹佳氏”,以满族贵女身份出嫁。可是高攀王府,会不会让人家轻慢了自家女儿呢?小玄子不放心,亲自办了“回门宴”,以娘家大伯的身份为曹寅长女撑场面。曹寅感动得眼泪哗哗的,在谢恩折子里说“报称无地、恩维倘恍,不知所以”。

后来,曹佳氏生下长子福彭。小玄子把福彭接进宫中,跟自己的亲孙子弘历一起抚养。

“王幼而侍圣祖仁皇帝宫中,躬承恩眷。”

又过几年,小玄子将曹寅次女指婚给了蒙古王爷。曹家出了第二个王妃。

有一段时间,曹寅身体很虚弱,总是生病。他听信江南一些术士的话,认为吃满洲仅供给皇帝吃的东北野生人参会长寿,于是找小玄子要。小玄子就派人拖了一车昂贵的人参送去。转眼到第二年春天,曹寅不仅身体没好,还犯了眼疾。小玄子急忙去信,娇嗔地责怪说,你这病就是因为人参吃多了,虚不受补,再不能吃了,你吃六味地黄汤吧!

“尔南方住久,虚胖气弱,今又目疾,万不可用补药;最当用者,六味地黄汤,不必加减,多服自有大效”。

曹寅回信说,转服六味地黄汤之后好多了。小玄子还不放心,又去信:

“知道了。惟疥不且服药,倘毒入内,后来恐成大麻风症,出(除)海水之外,千万不能治。小心,小心!土茯苓可以代茶,常常吃去亦好。”

可见,康熙对曹寅的爱是有多深。

再后来,曹寅身体好了,他就要欢脱地玩耍了……他要当编剧和导演,亲自改编并复排《长生殿》,讲唐明皇与杨妃的故事。

问题是,这个戏在几年前演出时,正赶上康熙的第三任皇后(即小玄子的表妹)死了,康熙大怒,我这儿死了皇后,你那儿演杨妃。于是将剧作者洪昇革职下狱,国子监除名;还把当时去看戏的五十多名官员全部革职除名。

但是曹寅这会儿也不知是哪根筋抽了,他把洪昇请来奉为上宾,锣鼓喧天地把江南所有的士绅名流都请了来看戏,连演了三天三夜,轰动一时。

洪昇自从“长生殿获罪”之后,没有人敢搭理他。他找好朋友毛奇龄写个序,直接就被拒绝了,还奚落他:“就算皇上不怪罪,也不会有人给你作序的”。如今曹寅大宴名流,奉他为上宾,把洪昇激动得不行,喝多了酒,在回去的路上,居然要捞月亮,掉水里淹死了……

小玄子一句话也没有说……

好吧,果然是被宠爱的人有恃无恐!!!

《长生殿》经过曹寅的改编,成为上品,流传至今……

康熙五十一年,曹寅偶染风寒,初以为无妨,不料竟至重病不起。他忙托李煦送信进京,求赐御药。这里,让人泪目的小细节来了!小玄子半夜接到信后,急急回信详细注明药的用法用量,并派人以最快的速度赶去,“限九日到扬州”。

“今欲赐治疟疾的药,恐迟延,所以赐驿马星夜赶去。但疟疾若未转泄痢,还无妨,若转了病,此药用不得。南方庸医,每每用补剂,而伤人者不讲其数,须要小心。曹寅太肯吃人参,今得此病,亦从人参中来的。金鸡纳霜专治疟疾,用二钱,末,酒调服,若轻了些,再吃一服,必要住的,往后或一钱,或八分,连吃二服,可以除根。若不是疟疾,此药不得用,须要认真,万嘱!万嘱!万嘱!万嘱!”

曹寅还是死了。即使信使提前到达,他也没有等到药来。

小玄子让曹寅的独子曹顒接任江宁织造和巡盐御使。当时许多人提出,曹顒才20岁,如何当得了巡盐御使(负责全国盐税,是个肥差,一般都是四十来岁久历官场的人精担任),康熙一笑了之。可是,两年后,曹顒也死了。

已经六十多岁的小玄子又要操心曹家两代寡妇该如何生活。“保尔曹家世代繁华”,依然是小玄子的执念。那么,选谁当曹寅的入嗣之子呢?

康熙皇帝传旨谕内务府大臣:

“现李煦在此,著内务府大臣等询问李煦。以曹荃之子内必须能养曹顒之母如生母者,才好。原伊兄弟亦不和,若遣不和者为子,反愈恶劣。尔等宜详细查选,钦此。”

这道圣旨再次说明,小玄子对于曹家内宅之事,事无巨细,尽皆知晓。即使是曹寅曹荃兄弟俩不和这种私密事,他也知道。小玄子自小深宫中长大,深知嗣子不孝嫡母的事情太多了,他不能让曹荃的儿子欺负了曹寅留下的一门孤孀。所以他必须让李煦(曹寅妻之胞兄)去选人,才能放心。

李煦最后选了曹荃四子曹頫入嗣,这是个错误的决定。这个错误导致了曹家的覆灭。如果此时曹家不要这“世代繁华”,是不是可以躲得过将来的问罪抄家呢?!《红楼梦》里,曹雪芹写下唱词“繁华啊,要抽身早。”

在讲曹頫之前,我们先讲一个曹顒的故事。曹顒接任江宁织造时20岁,与曹頫上任时是一样的年纪。曹顒在年底述职的信中,把各项钱款明细说得清清楚楚,最后“还得余银三万六千四百两”。当年他父亲曹寅在任时可是年年亏空,从没见过盈余。因此年轻的曹顒说,他不知道这笔余银该怎么办,就都孝敬给皇上养马用吧。

那时候康熙正在准备打仗,肯定是需要军需粮马的,可见曹顒是非常聪明而且细心的好孩子。

老皇帝感动得不行,既为曹顒非凡的办事能力,也为他的孝心。立即回复了朱批:

“当日曹寅在日,惟恐亏空银两不能完。近身没之后,得以清了,此母子一家之幸。余剩之银,尔当留心。况织造费用不少,家中私债想是还有。朕只要六千两养马。”

此时,离曹寅生前向小玄子说借了私债的事,已经过去三年。

此事之后不到一年,曹顒英年早逝,年仅22岁。小玄子非常悲痛,再三提及:

“曹顒系朕眼看着自幼长成,此子甚可惜。朕所使用之包衣子嗣中,尚无一人如他者。”

这里顺便说一下,曹寅的嫡女曹佳氏,也是非常聪明的。

她的嫡长子福彭,容貌酷似曹寅,因此从小就被小玄子接进宫中抚养,并给弘历伴读,还深得弘历的爹雍亲王喜爱,于是曹佳氏就顺着儿子走四爷的门路。

但她老公纳尔苏是“八爷党”,到雍正朝,纳尔苏就革职下狱,眼看着平郡王府要完蛋了。

偏偏雍正超级喜欢她儿子福彭,让他袭了平郡王爵位,又在他25岁时任命他为军机处行走,非常信任他。福彭少年得志,手握重兵,成为最年轻的军机大臣,也是雍正朝炙手可热的新贵,后来弘历都嫉妒了。

到了乾隆朝,弘历收回了福彭的兵权,于是有人挑唆说军中将领很听福彭的话,叫乾隆小心防范他。然而福彭的一生,弘历始终保护他,让他当个富贵王爷。弘历的诗集,只要福彭作序;福彭死的时候,弘历伤心得哭了两天不上朝。

你看,曹佳氏一生是三朝荣耀,王朝更替反而让她富贵更甚;另外,曹顒是没有活到雍正朝,如果他活得久一些,以他的能力,应该会比他姐姐曹佳氏混得更好吧。

小玄子当然知道曹頫比不上曹寅的亲生儿女,他是相当无能的。因此,他从自己内库拿了一笔钱给曹頫,让他还了私债,然后让历届巡盐御史都负责替曹家还债。

不过,小玄子还是幻想着,至少曹頫还可以与他继续这段亲情吧。所以,当小玄子收到曹頫第七封密折时,坐不住了。你既然不主动说,那我就主动问。小玄子亲切地问:

“你家中大小事,为何不奏闻?”

曹頫居然以为是让他报告家中财产状况,于是非常老实地、非常官方地、非常正式地报了一个隐匿版的家产清单给康熙。

这完全就是搭错了线,表错了情呀!曹家有多少金银多少田庄多少古董字画,小玄子不比他清楚十倍,还用得着问他?!我想小玄子看到曹頫一五一十笨拙地数银子和丈量田产,他的内心估计是崩溃的……

过了一段日子,曹頫突然明白小玄子问的是什么了,亲亲热热地写一封密折,讲了母亲李氏(曹寅妻)身体健康,在家摆香案磕头感谢天恩;还有嫂子马氏(曹顒妻)怀有遗腹子,若是生下男孩,我哥哥(曹顒)就有后人了。

小玄子很高兴,他们的书信也多了起来。

康熙五十七年六月初二日,曹頫又上了汇报米价和晴雨的客套话奏折。康熙皇帝情深切切又可怜兮兮地说:

“朕安。尔虽无知小孩,但所关非细,念尔父出力年久,故特恩至此。虽不管地方之事,亦可以所闻大小事,照尔父密密奏闻,是与非朕自有洞鉴。就是笑话也罢,叫老主子笑笑也好”。

然而,曹頫回的密折,居然真给康熙讲了两个完全不知所云又拙劣又不好笑的笑话……

我想小玄子此时此刻的心情,已经不崩溃了,只剩下恍若隔世般的哀伤……

曹頫毕竟不是曹寅的亲生子,他无法理解小玄子的深情。

那个发小、挚友、忠臣、兄弟、知己,那个可以谈生活琐事的亲人,甚至那个酷似曹寅的侄儿,是真真切切地死了,再也回不来了。

朕就算是一心执念“保尔曹家世代繁华”,却拗不过造化弄人,竟让你独子早亡,嗣子愚昧。天意如此,终究是无力回天。

树倒猢狲散,从此曹家再无“特恩”。

……

曹頫接到康熙最后的一封朱批,是因为把御用的瓷器搞丢了,又被斥责:

“今不知骗了多少瓷器,朕总不知。已(以)后非上传旨意,尔即当密折内声名(申明)奏闻。倘瞒着不奏,后来事发,恐尔当不起。一体得罪,悔之莫及矣。即有别样差使,亦是如此。”

毫无疑问,小玄子对曹頫的无能已经宽容到了极致。

很多红学家认为曹家败落,是因为康熙死了,雍正不念旧情,而且曹家参与了“九王夺嫡”站错了队,才被抄家的。其实不是,我查过这两朝奏折,发现曹家败落的原因是曹頫愚昧到令人忍无可忍的地步。

户部上报曹頫任内出现巨额亏空,山东府弹劾他骚扰驿站、强行索贿,内务府控告他送来的龙袍居然褪色,而且质量不好,总之是一堆破事……

雍正叫噶尔泰去查访他的能力和人品,噶尔泰回奏:

“访得曹頫年少无才,遇事畏缩,织造事务交与管家丁汉臣料理。臣在京见过数次,人亦平常。”雍正朱批:“原不成器……岂止是平常?”

接着查明:曹頫自已任内三十多万两的亏空,是被管家丁汉臣骗走的,他不知道;家人打着他的名义强行索贿,他没见着一两银子,到问罪时他才知道;江宁织造府出的龙袍,他没有仔细检查,就装了箱。龙袍倒是曹頫亲自护送上京,在路上不慎泡了水,褪了色,他居然也不知道。

至此,雍正认定曹頫是个愚昧无能之人,是个连家奴都有本事欺骗他的蠢人。

偏偏在这个时候,曹頫居然准备转移财产。这就蠢得没边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能把金银财宝藏到天上去?!

于是雍正怒了,下旨抄家。

抄家过程中,新任江宁织造隋赫德在曹家家庙抄出来一对镀金狮子,还是九爷胤禟(当年与雍正争皇位的八爷党的人)寄存的。隋赫德惊呆了,立即报给雍正。

雍正都气笑了……愚蠢无能的人是不会谋逆的,只会被人害死。

他当然明白是有人想让他杀了曹頫,落个残暴不仁,杀害先皇近臣的坏名声。

于是雍正当着全体大臣的面,指桑骂槐,发上谕骂曹頫:“不要胡乱找人求情,不要听人唆使,不要被人恫吓就给人当枪使,要是坏了朕的名声,绝不饶你!你只要好好待着,拿得定主意不上当,还是疼怜你……有事只准找允祥。”

据《永宪录》记载,雍正看到曹家抄家清单后,“闻之恻然”。是的,很悲伤。当时曹家已经没有多少财产。曹家历代的巨额财富,曹寅珍藏的奇珍异宝、古董字画,甚至包括那些雍正小时候住过的曹家祖宅,还有雍正曾经见过的许多好东西,已经都不在清单里,早就被各类高人骗走了。曹頫只是一个蠢人。

雍正发下恩旨,将曹家京中的十七间半老房子及三对奴婢发还给曹頫,命他回京归旗,奉养老母。雍正保留了曹家上三旗的身份,归旗后至少有个生活保障。

曹家败落最关键原因是曹頫愚蠢无能,不在于权力倾轧,也不在于银钱亏空。

富贵权势,终归还是要自己有本事守得住的。最后说一句,当年转移财产时,交付给亲朋好友帮忙藏匿的财宝,没有一个人后来还给曹頫。

十几年后,到了乾隆朝,《红楼梦》的老版《石头记》流传于世,相传是曹頫之子曹雪芹于西郊陋室之中,贫病交困之时写的。

然而,书未完,雪芹已逝……

“保尔曹家世代繁华”,终是一场空,落了片白茫茫真干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