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瑶卿:论历年旦角成败的原因
自前清同光时代,皮黄盛兴,戏界观念,也跟着一变,后台人专对唱旦角的有一篇俗论,说是由学戏起到不能唱戏时止,要分三个时期,从十岁到二十岁,是学戏的时期;二十至三十岁,是在台练习与私下用功的时期;三十到四十岁,这十年里,方是正式演唱的时期,演大戏,排新戏,造名誉,赚大钱,享大名,全在自己去做了。由四十岁往后,便叫做吃回头戏饭了,要是扮相嗓子都不坏,还能够多唱几年,自己若有自知之明,一收头不唱,一生的名誉,就算落住了,有那被家境所累,或是有别的原因,非唱不可,也能落个最好的二路打头的角儿,绝「跑」不了「宫女丫环」,在那个时候,看戏的人,对于旦角分的很清楚,青衫子只讲听唱,在相貌与念白做工上,全不甚注意,对花旦才看相貌与做工,中间又有十几年的工夫,很有时间研究戏,况且那时候的人,胆子小,唱不到那个年限,不够资格,绝不敢胡唱。
王瑶卿《孔雀东南飞》说戏录音
到了庚子以后,戏界观念就有些更变了,自十岁至二十岁,这十年之内,是学戏练习的时候,过了二十岁,若能多用功研究戏曲,在各老辈前时常请教,以直到三十五岁,这个期限,是正式演唱,造名誉,排新戏,赚钱,能成好角不能成好角,就在这时候了,等三十五岁往后,就算吃回头戏饭了,要是学的本领好,唱念文武兼有,或者能多唱几年,等过了四十岁再要多唱下去,扮相一差,看戏的人也就不认可了,若能落个二路角,还算走运,要是因为吃饭问题非唱不可,也只好弄个宫女丫环来跑跑,在这个时期,看戏的眼光,对青衣花旦的门类不甚分清了,看青衣戏也得有做工与念白,还得有扮相,对花旦一门,也得有嗓子能唱几句,才欢迎,在这数年内,青衣花旦可以混合着唱,抱定一门唱的人,就有些吃亏了。
王瑶卿(左三)早年与王蕙芳、陈德霖、梅兰芳、姚玉芙之合影
由民国元年往后,戏界观念更大改变了,看戏的人,单有一部分,首先要讲扮相,然后才讲身段唱白,这么一来,又把唱旦角的限期给缩短了,从十岁至二十五岁学戏,练文武功,排新戏,搭班演唱,造名誉,赚钱,在中间还加着一二年变嗓子,一个人就得功成名就,大红起来,若是有好扮相,天资聪敏肯用功,多研究戏曲念做,练武工,不时在老辈面前虚心请教,再有外界朋友,在报纸上一揄扬,看戏的人一听,果然与报上赞美的话一样,自己再会保养嗓子,就算成功红了,再要自己能调度,并交友识人,还能享大名,由三十岁再往后,也就算吃回头戏饭了,还有那本来相貌生的不错,扮上戏更好,学上一二十出戏,出台后,能够随着潮流,自己会迎合看戏的眼光,再有外界人一给鼓吹,也能享大名,成个大红角,加上自己能调度,朋友帮忙,还能多唱几年,再等大几岁,别说头二路旦角没有人看,就是跑宫女丫环,嘴上一有胡子渣儿,人家也都不爱瞧了,这二十年来,看戏的人在脸子扮相上一注意,不要紧,可就把个唱旦角的在台上演戏寿命给缩短到极点了,况且唱戏的人,是幼而失学的占多数,若遇见有扮相更加聪敏的人,常向人请教请教,自然容易红的啦,若遇见个虽然有扮相,可是极钝极笨,连学习带演唱,才十来年的功夫,等到有了台上的经验,也该吃回头戏饭了,再想成红角,是不易啦。
王瑶卿、王凤卿之《四郎探母》
演戏的时间,虽然这么短,唱戏的人仅有扮相,一点真实本领没有,看戏的人照样还是不欢迎,这一下就把那些新出来学戏的人给支使糊涂了,无论是戏界的子弟,与科班满科的学生,并票界要下海的人,只要有个好相貌,全走一个心理,从一学戏起,绝不想怎样投名师,怎样用功吊嗓子,练习文武功夫,在戏台常演演戏,得些个经验,好成个名角,将学戏就学最时髦的几出,从要登台起,心里就认准了四大名旦了,在未出台以先,各处求人在报上作文字鼓吹,等到了登台时,请点子红票与捧场的一叫好,自己就以为是红了,那真正听戏的,一看与报上所赞美的话一点儿也不对,等到再唱第二次也就不叫座了,有那明白的,看着不成,赶快从新用功学习,变个宗旨演唱,趁着年轻有扮相,或者还能成功,有那不明白的,想着还要排新戏,准就成了,请想旧戏的功夫一点没有,排新戏如何能成呢,等再成不了,自己又胡一想法子,不出一二年,把个很有材料的人就给耽误了,虽然是有那几种原因,把台上寿命给缩短,可是要能够专心学戏,研究艺术,按规矩演唱,照旧能成名角,打算自已胡乱研究,专靠人给鼓吹,卖卖红票,挂挂头块牌,多做些行头,就能享大名成好角,我敢下一句断语:若是出来一百个人,准保回去九十个零十位。那些有扮相有嗓子,年轻要学戏的人,心里别糊涂了,赶快变变宗旨吧,戏饭绝不是容易吃的。
(《剧学月刊》第一卷第三期)
摘自:梨园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