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都城史一:阳城•破解中华千古之谜
神话?传说?历史?
提到中国历史,言必谈三代——夏商周,华夏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都始于那些年代。然而古史上的确切纪年起始于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夏朝这个显赫的、存在近5个世纪之久的奴隶制王国,让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伤透了脑筋:关于夏朝,既有像《史记》这样权威的文献记载,又有民间传说,可是却找不到任何证明它存在的证据。难道,夏朝真的没有给后人留下一丝痕迹吗?直到20世纪70年代,人们才有了新的答案。
嵩山脚下坐落着一个名叫告成的小村庄,1977年的夏天,这里的村民看到一些人带着奇怪的工具来到村子附近的王城岗山坡上扒拉。这些人是考古学家,就这么几下“扒拉”,大禹的都城——阳城便重见天日了。大禹,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治水英雄,也是夏王朝的肇始之人。阳城的发现在考古史上可是一大壮举,有人认为比秦陵、兵马俑的发现都要重要,因为,即使没有秦陵、兵马俑,秦王朝的存在也没有异议,而“夏”却是中华千古之谜,在此之前,由于有关夏代的史料十分匮乏,所以曾有许多人怀疑,历史上是否真正存在过夏代。20世纪初,中国学术界还为此发生了一场古史辩运动。
持否定态度的人说:传说中的所谓治水英雄禹其实是一条虫, 他的父亲鲧只不过是一条鱼。把这些大名鼎鼎的英雄称为鱼虫,何其不敬!持肯定态度的人也不示弱,搬出了《史记》。在《史记·夏本纪》中,司马迁详细记载了夏代世系,就像该书《殷本纪》中记的商代世系一样明确。商代世系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已得到证实,所以,持肯定态度的学者说:《史记·夏本纪》中所记的夏代世系是可信的,也就是说夏朝可能是真正存在的。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证据证明谁是谁非。阳城的发现了断了这桩公案:禹不是虫,而是真正的治水英雄;大禹治水不是神话,夏朝也不只是传说。
告成的样子
告成在今天河南告成镇一带,是个不起眼的小村庄,距著名的中岳嵩山大约只有14公里。禹选择这里来建筑他的都城是有原因的。阳城是禹的家乡,一般来说,人们总是会首先考虑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建立根据地,大禹也不例外。传说中,嵩山是大夏族的神山,禹的父亲鲧就被封为嵩伯。他的事业,都是在这一带展开的。
除了地理渊源,禹在阳城建都更重要的原因是看中了这里的地理位置。根据文献记载推测,夏朝的统治中心在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地区。几千年前,这里森林茂密,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物产富饶。阳城所在的伊洛河地区,正是天然的农场和牧场。此外,禹选择阳城建都,也是为了保证其统治的安稳。《世本·居篇》云:“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商均是什么人?夏禹作为堂堂部落联盟首领,为什么要“避商均”呢?这要从禹是如何得到帝位讲起。
在禹之前,中国古代的帝位传承采用“禅让”制度。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中,第一位帝是尧。据《尧典》记载,尧不仅恭勤节俭,善理天下,而且任人唯贤。他年事渐高后,就着手选拔和培养接班人。有的官员举荐了尧的儿子,他却弃而不用,选中了没有任何背景,而且家庭贫寒,但是至贤至孝而且才智过人的舜,并将两个女儿都嫁给了舜。后来舜帝又以同样的方式让贤于因治水而德高望重的禹。不过,禹没有继承这一优良传统,他把王权传给了儿子,破坏了“禅让”制。
“尧舜禅让”千百年来被儒家称为“上古圣贤政治”的典范,不过,“禅让”是否真的如此高尚,让位者是否真的心甘情愿,值得怀疑。有史书记载,尧在晚年并不想传位于舜,而是希望自己的儿子丹朱继位,当时虞舜实力已经很强,得此消息,立即在“禅让”的幌子下发动政变,囚禁了帝尧和太子丹朱,用武力夺取了帝位。接着,舜迅速进行政治肃反,并且迫不及待地诛杀了忠于帝尧的“四大护法”:“尧使舜嗣位,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服。”(《尚书》) 共工、欢兜、三苗、鲧是尧当权时的四大家族,虽然与尧有些矛盾,但也是他的羽翼和盟族。舜此举颇有杀猴儆鸡之意。禹的父亲就是被舜杀了的鲧,他是雄据大河南岸,位于嵩山中的有崇氏的部落首领。有崇氏与在大河北岸太行山东麓的共工氏,都是富有治水经验的部落。尧在位时,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洪水泛滥很多年,人民几为鱼鳖,于是尧任命鲧来治水。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他的方法是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非但没有被制服,反而闹得更凶了。舜接替尧位后,水患依然没有解决,于是就以治水不力为由杀了鲧,接着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现在想来,舜任用与自己有杀父之仇的禹不会没有顾虑,或许当时实在没有比禹更合适的治水能手了吧。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为了制服水患,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他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儿子长到十几岁了,他都没见过一面。经过13年的努力,终于治服了水患。由于治水有功,禹在部落联盟首领中的威信和权力大大提高。舜年老以后,也像尧一样, 物色继承人。据说虞舜也要求由其子商均继承,但禹凭借他的权势和威望直接代替了虞舜,继任了部落联盟首领。舜帝退位后去南方巡狩,驾崩于苍梧之野(今山西运城),就地为陵,只有娥皇、女英为他守陵。禹要避的商均,就是舜的儿子。禹虽然从舜手中接(夺)过了权力棒,但这权杖却并非无人觊觎,商均心怀不满,时刻准备夺权。禹无计可施,只得避而远之,率领臣民由舜原来的驻地迁至阳城,并且筑城掘地,积极备战。这时候大概是公元前2400多年前。
从考古结果看,阳城基本具备了后代城市的各种防御设施:城墙、城门、城楼等等。此外,禹之子启的封地就在阳城以北不远的夏邑和钧台,这正可卫护阳城。大禹在阳城“筑城郭池沟以为固”,并非首创,而是子承父业真正的“筑城老手”是鲧。《淮南子·原道训》记载:“鯀筑城以卫君, 造郭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原始先民们满身毛发,从阴暗的洞穴中探出头来,欣赏着外面的世界,但当严寒、雨雾袭来时,又不得不狼狈躲进那个可怜的“栖身所”。只有当鲧开始筑城时,人们才可以走出洞穴、走进真正的天地之间。在这个意义上说,阳城,也是文明时代的开端。
阳城:千古第一都的模样
夏朝以前,中国老祖先们还生活在原始社会时期。那时候天下为公,是不需要城郭的。当天下成为大禹的“家天下”时,他就不得不建筑坚固的城池提防外来的袭击。看来,城郭是天下为家时的产物。夏以前的三皇五帝也有自己的堡垒,不过,那些充其量只能称作土围子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讲,阳城是国家出现的又一标志,堪称“千古第一都”。
阳城,在历史上先后被称为嵩山、登封。登封这个名字是由中国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御封”的。武则天登上皇位后,大封天下名山,首先就来到中岳嵩山。为了纪念女皇封禅嵩山,嵩山脚下的阳城改称登封并沿用至今。禹夺取了舜的帝位后,他的统治威胁,不仅来自“前朝遗少”商均,还来自和他相敌对的部落,即那些雄霸一方的“诸侯”。他们散居在阳城的东面,时时威胁着禹的统治。据史书记载,禹和他的儿子启曾经在阳城附近与敌对部落发生过几次大战,最著名的是两次“甘之战”,一次发生在禹和有扈氏之间,另一次发生在启和有扈氏之间。其实,在夏之前,阳城也并非是一块与世无争的桃源胜地,许多传说、典故都和它联系在一起:黄帝和炎帝的大战、尧和共工的大战,都发生在这块土地上。
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王城岗遗址(现在称为小城),东西两城的面积加起来只有几万平方米,因为太小,一些学者质疑它不是夏朝都城,他们认为作为中国第一个君王,禹的都城不可能那么小。到了21世纪,考古学家们又在原来遗址附近发现了更大的王城(即大城),有30万平方米,大家基本上都承认阳城是禹的都城了。为了避免时常来袭的暴雨洪水,阳城所在的王城岗比周围要高,整个城墙部分用夯土修筑。夯土技术是建筑史上的重大发明,是将松软的粘土一层层垒起来,每层夯土厚10至15厘米,每垒一层都要用木夯夯实。阳城的城墙是用石夯砸的,有考古发现的夯窝印为证。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土堆成的建筑,它们几经夯打,在狂风暴雨中也能巍然屹立,可谓是“固若金汤”。和后代的筑城方式相比,这种方法显得太原始、太幼稚,但正符合城市由原始走向成熟的发展规律。虽然幼稚,却无愧于当初王都的地位,要知道,夏朝还处于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刚从洞穴中走出来,使用的都是石制或木制工具,木头没办法削整齐,大块石料没办法切割,更别提机械工具了。当时的人能建筑出如此规模的城市,很不容易了。
关于夏朝的第一个国都,因为没有太多文字资料留下来,只能靠考古学家研究考古发现来推断。现在的研究结果虽然这样,但说不定什么时候有了新的发现,就会出现另一个截然不同的“禹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