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怎样一步步把孩子弄得不爱学习的?

因为曾经做过电视节目,喜欢用镜头记录的方式去发现和记录生活。现实中,我们都在一个个舞台上,各种乔装打扮,各种表演。但在懂人心懂人性人的眼里,怎么乔装表演都不能真正掩饰内心的真实的。孩子们最为真实,他们的眼神透着他全部的生命状态。上周六那天早晨,刚七点,我和一名去吃早餐,在我的身边,一个八、九岁,最多十岁的女孩被她的妈妈照顾着,不仅买好所有吃的、喝的,连吃饭的时间都定好了。“快吃,马上开始上课(辅导班)了” 。妈妈虽然说的声音不大,但我还是听到了,我更看到那个小女孩的胆怯和无奈。

那天的下午,大概快到一点的时候,我进入家长见面会的大厦。那是一栋几乎被各种辅导班承包的大厦。因为等送我的爸爸停车后一起上楼,我就在门口站了一会,孩子们陆陆续续走进大厦。虽然孩子都不大,基本都在10岁以下,或左右,但我看到的几乎全是一张张毫无生机的脸。那一刻,我无比心酸。我们的孩子,真的太难了,甚至太不幸了。学习把孩子弄得觉不够睡不说,饭吃不好不说,就这样还得不到父母和老师的理解,甚至还屡屡被鄙视和嫌弃。

昨晚,临时给家长们增加了两个调研问题,你们回复的关于孩子学习的问题,基本就是你们眼里孩子学习的样子。没目标感(动力不足、不爱学习、学习不主动、不思考)、多任务下的时间管理差、对学校的学习不感兴趣、不自律(纪律差)、作业多压力大(应付)、情绪差、不能专注、拖延(慢死了)、被老师拖着走,被家长推着走、不自信、满足现状、不上进、畏难情绪、怕失败、成绩好坏没有荣誉感、为了别人的评价学(排名)、宅、懒、缺乏可以引领孩子探索学习的人和环境……这些问题加起来,我们看到了什么?有种感觉,我们的孩子在学习方面简直到了十恶不赦的地步了。

我一直有个观点,孩子天生是爱学习的,也是会学习的。大家描述的这些可以说是学习的行为现状吧,孩子在学习上为什么会有如此之现状?是基因遗传?还是人性使然?抑或是社会环境的影响?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孩子玩游戏的时候为啥如此专注呢?废寝忘食,排除万难。其实,这和喜欢逛街的女人是不是差不多。即使穿着高跟鞋、逛上一天一点东西不买也乐在其中。孩子学习出现的问题,大都与学习者本身无关,更与学习本身无关。这些问题的出现,大都是父母、老师等一步步把孩子“逼”成这样的。

有人问,孩子是不是天生真的是爱学习,也是愿意学习的?答案是肯定的,我坚信无比。著名教育专家安德烈在他的著作《学习的本质》中说,“对好奇的满足就是学习”,而好奇心是人的本能,这是其一;其二,人生下来就面临生存危机,学习是满足生存之必须,为了能活着,每个生命都会自动的自主地去学习;第三,人和动物的区别,人是为意义和价值而活着的群体,为了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自己会不断地学习。所以,孩子不爱学习,学习出现了那么多问题,一定是我们做错了什么。

我们知道,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即思考提炼“为何而活”是人生的根本性问题。同理,寻找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寻找”为何而学”是学习者学习的根本性问题,更是学习原动力的源泉。上述描述的好奇心、生存本能和价值需求等这个三个学习的最基本动因,其实根本不用去寻找,它一直就在那儿。孩子刚出生,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各种好奇,加之父母的呵护和全然相信,孩子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他们发动了自身所有的器官,对这个好奇的世界进行探索,进行吸收。但随着大一点,该上幼儿园了,我们认为孩子该要学知识了,尤其是要学数学、学英语了,还要开发各种所谓的特长。于是,我们就自以为是地给孩子报了各种辅导班,自以为是地灌输了大人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而且,我们成人特别擅长使用奖励的诱惑,可以拿奖状,可以当中表演获得别人的赞许和表扬。这个时候,孩子没有独立的思考和行为能力,表面上看起来,孩子和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事实上,只是这个时候孩子没有能力反抗而已。加之独生子女、社会竞争、安全等各种环境因素,父母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所谓的学习,从此,慢慢开始忽视了孩子生命生长的根本。只要孩子在此时的身体没有出现大的问题,父母总想对孩子多要求一些。所以,我经常想,这个时候生病的孩子,在某种意义上都是被迫害最少的。他们有可能长大后的学习后劲是强的,学习效率是高的。孩子在这个年龄段的听话,失去的是生命本能对好奇心的探索。这是学习原动力的根本。

这种对孩子学习强压的势头随着进入小学、中学,随着应试压力的增加而逐步增强。为了应对孩子学习、安全和学校的压力,父母把孩子照顾地细致入恐。只要为了学习,不用做家务,可以少运动,剥夺了孩子看电视、玩游戏的机会。为此,孩子的兴趣慢慢消失,孩子的生存压力也全然没有了。可不,连孩子学习签字都有家长代劳,书包有人代替收拾,到5年级了还有人到学校送饭喂饭,哪有什么生存压力啊。何况,那些家里还有多少多少钱,多少多少套房的。其实,我们都应该尽可能早地让孩子感受并全然接受到,学习和生存一样都是自己的事情。父母成人需要的时候可以帮忙,但不能代劳。这个越早越好。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随着父母的诉求增高,孩子学习压力也水涨船高。等到了青春期的时候,随着孩子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增强,父母觉得孩子不听话了,开始对抗了。尤其是当学习和游戏,和运动、和情绪等各种因素叠加的时候,各种矛盾问题就集中涌现了。于是,就出现了各位在调研中呈现出的那么多问题。

老祖宗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少人拿这句话来和我理论过,说学习本质上是很苦的事情,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快乐。那是你的认为,我认为学习是快乐的事情,起码是可以快乐的事情。我说的学习和你说的学习,和古人说的学习根本不同。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猜测,那些认为学习是很苦的事情,大概率也是奔着黄金屋和颜如玉去的。当我们没有了生存压力,那为兴趣而学,为价值而学,学习也不应该是苦的。你听孩子说打游戏苦不堪言吗?打游戏需要辅导班,需要督促的吗?

在做关于父母对孩子学习问题调研的时候,我们也对孩子做了两个问题的小调研,一是“你认为当下你的学习压力是什么?”孩子们说,“都是被逼着学的,不喜欢老师,妈妈唠叨,怕爸爸妈妈失望、作业太多而且没有意义、太无聊、父母和老师不信任我们、要求太高了(我们没那么优秀)、得不到真正的帮助、太情绪化(吓死人、也烦死人了)”……二是“你对自己的学习期望是什么?”,“自由的学习、能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学习可以像玩游戏一样、在DE学习、想跟自己喜欢的老师学、想和同学们一起学、边玩边学、作业少点、老师千万不要和家长合起来一起坑孩子(最怕)”……

从家长和孩子各自看到的问题、挑战和各自的期望对比中,我们看到了什么吗?能看到问题是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吗?能看到家长的期待和孩子们的学习期待有什么不同吗?是的,我们的期待和孩子们的期待是不一致的。孩子注重的是自身内心的真实需求,家长是奔着功利(升学、听话、幸福),用放大镜盯着孩子的。任何的管理,最高的境界是不管理,或实现自我管理;孩子的学习管理更是如此。我们说孩子不知为何而学?学习没有动力,其实,孩子的学习兴趣就如同导航灯,成就感是不竭的动力。家长说,那哪能都学自己喜欢的呢?真不是这样,所有学习的东西其实都是可以变成孩子喜欢的东西。当孩子喜欢了,什么主动性、自律、拖延啊等等所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另外,我们一群成人,根本就不懂孩子,哪怕是自己的孩子,其实也是基本不懂的。基本都是想当然地去折腾孩子,我们自以为哪些东西是有意义的,于是就给孩子安排了;我们自以为全班的同学都报了,我们就也必须要学这个;我们自以为,老师、学校是权威的,我们在这个体制内,现在的环境我们是没有办法的,这能跟着走,只能忍着。一帮已经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的孩子,一群被各种功利控制且不懂学习,自己也不愿意学习不爱学习和反思,且自以为是的人指挥着,控制着,何等的悲哀?!

作为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我全然能理解。但我们同时要清楚,任何牺牲当下的幸福去换取所谓未来的幸福都无异于一场赌博,尤其是孩子在童年,在青春期这些最为关键的事情。从昨晚各位家长的调研总体看孩子学习的问题排名,第一位是没兴趣(没动力);这其实是根本的问题,就是我们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没有了好奇心,就没有了兴趣。没有兴趣,哪来的动力?哪来的主动?其实,我们说孩子不爱学习,这只是假象。我们和孩子换个位,想想你的状态是不是还不如孩子?今天别看这里学习做作业很认真,如果不是为了孩子,有多少还会如此坚持呢?参加父母特训营学习,孩子学习和成长就是你的学习意义,孩子的学习其实也需要一个意义。这个意义,本来孩子自己有,但被父母、被老师给收回了。我们需要还回去。

上上周日我在一次关于青春期的学习中,听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和一个青春期教育的专家说,“我们是孩子,不理解父母成人,是因为还没有成人,还不能真正理解大人。但父母已经成人,也都曾是孩子,也经历过青春期,他们为什么不能理解孩子呢?”、“理解是善意的前提”,在此我有个观点和大家分享,“当我们成人和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光和孩子换位思考还不行,我们要成为孩子”(千万不要和孩子换位思考,我们要成为孩子) 。作为父母,为孩子的学习赋能,我们不能简单地说“等待”和“不作为”,我们首先是需要深入理解和接受孩子,其次是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和行为能力,这样才能真正的为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赋能,也才能更好地引领孩子成长。

说明:本文根据作者在DE父母特训营三期课上的分享录音整理而成,案例有删减,文字有调整。

图片来源:DE未来训练营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