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苑】刘玉丰:我的兰州拉面情怀 2024-08-07 08:54:54 无论走在中国的哪个城市都会有一道西北名吃“兰州拉面”,一般百米开外就能问道牛骨汤汁的香味。门头都是回族特色的清真门头。面馆的服务员无论冬夏都会围上头巾,既尊重了民族礼俗又感觉很卫生很高雅。我老家在陕西大荔县农村,小时候很少出远门更没有听说过兰州拉面。我对兰州拉面第一印象就是九八年去兰州上学,当天下火车火急火燎得完成报名程序后在甘肃省邮电学校对面吃的第一碗兰州拉面,其实兰州拉面在当地叫做牛肉面,面馆全称就是兰州牛肉面。由于是第一次正式出远门去兰州圆我的跳农门之梦,兴奋得我一路上20小时几乎没有合眼。在学校办完所有手续后,送我上学的爸爸、弟弟和我出校门就看到对面“兰州牛肉面”饭馆,我们几乎没有商量就直接进去要了三碗面,听不懂师傅的兰州方言推荐爸爸指了指旁边顾客的那碗“就这样的来三碗”。 我非常好奇面团是怎么拉成面条的,于是顺着取餐的窗口看过去,首先看到到拉面师父们全部都穿着一身洁白的工作服,还带着白色的帽子,双手使劲揉着面团。过了一会看到师傅把面搓成小孩胳膊粗面棒,然后从面棒的两头拎起,那U型的粗粗壮壮的面自动旋转了,像麻花一样U型两边的两根面棒像麻花一样缠在了一起。放下后揉了揉又重复刚才的动作。最后从面棒揪出十厘米,单独揉了揉开始拉,好像经过六次拉扯面条丝就形成了,大约有铅笔芯那么细,白白的无数细丝,扔在翻滚着的锅里。另外的一个师父用大约两尺长的指头粗的筷子搅拌两下,大约一分钟后就直接捞出。我很惊讶也很担心这么快只有一滚能熟吗。因为我在老家用过蜂窝煤炉子煮面,一般最少需要十分钟,在经过凉水滇两滚后才能熟,由于是初来乍到我没好意思说出质疑。 服务员端来的三碗面,我仔细观察到有几块像黄豆大的牛肉丁放置在最顶端,汤的表面除了一片红红辣椒油全是绿绿的蒜苗,还浮现着两片白萝卜,再下面就是一根根面条,色泽还真的不错。那面摆到桌子后还冒着浓浓的热气,我立刻闻到了肉香。也许是经过20小时的长途奔波早已饥肠辘辘,在我还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肉香时,爸爸、弟弟早已吸溜了好几口面条,弟弟还感慨这面真好吃。我搅拌均匀后直接趴在碗上先喝了一小口汤,哎呀那种香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浓厚的牛肉特有的甘醇,暖暖得直到胃里,那叫一个爽口。接着挑起几丝面条送入嘴里,直觉就是光滑劲道美味,在狼吞虎咽吃完面条后,用筷子细致得捞完肉丁、萝卜和蒜苗,最后喝汤还把晚喝了个底朝天。放下碗我才发现爸爸和弟弟碗里早已空空如也。在走回学校路上爸爸还说到“兰州拉面真是名不虚传啊”。回到宿舍喝了几杯开水后,爸爸和弟弟在校门口打了个黄色面的走了。爸爸走的时候,我很是依依不舍但还是装作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在那个面的开出十米时,我的眼泪不争气得掉下来了。那天回到宿舍后我早已忘却兰州拉面的美味,被离别的痛楚占据了所有。宿舍里早几天报道同学们三五成群谈论着对兰州的第一印象,谈论着路上的所见所闻,谈论着家乡的人文美景。后来在兰州学习生活了四年,我见到兰州拉面馆在早上七点就开门一直到晚上九点关门,很多兰州人当早点吃,午饭和晚餐更是必须的家常饭。还知道了拉面的分类很多,其中有毛细、细的、二西、韭叶、宽的、大宽等等,经济宽裕了还可以加肉。在兰州那四年我每天的生活费只有10元,在吃饭穿衣、上计算机课、参加自学考试等等用度后基本所剩无几。所以开始的两年我两周才敢吃一次加肉的拉面,拉面馆的肉煮的很香很烂,成为了我提高生活质量的最奢侈的食物。上学的第三年我在学校后勤处争取到了兼职负责卡厅服务的工作,就是在负责给点歌的人播放碟片,完后负责打扫卫生。每场给3元的报酬,虽然很少但那是支撑我后来两年每周三次吃加肉拉面的保障。为了那个加肉拉面,我每次工作都非常认真,打扫的时候也非常仔细,偶尔还能捡到喝完的矿泉水瓶和瓶酒瓶,每个能卖大约3角钱,我特意将这笔钱做了记账,到快毕业时我已经通过“捡瓶子”攒了200元。最后我还奢侈得用这200元请同宿舍的几个哥们聚了餐。回到陕西工作后去渭南电信开会,竟然在渭南电信对面看到一家兰州拉面馆,一下子勾引了我的味蕾。更奇怪的是那家面馆除了是汉族人开的,其他的工序和味道几乎和兰州一样,经过询问才知道老板是特意到兰州拜师学艺的。真感慨我和兰州拉面的不解之缘,回到陕西还能尝到兰州的味道。四年前国庆节我携妻儿一同到兰州故地重游,又回到我的梦魂牵绕的甘肃省邮电学校,我向他们诉说了学校的纪律严谨,诉说了每天把被子叠成“豆腐块”的趣事,诉说了为了加肉牛肉面“捡瓶子”“扫卡厅”的往事。刚到兰州第一天、第二天我们早餐都是我喜欢的加肉牛肉面,到第三天孩子开始说“爸爸,您的情怀我享受不了,求求你今天早上别吃牛肉拉面了”。是啊,这时的我已经不是再是吃拉面了,我是在吃回忆,我是在吃情怀..... 作者简介:刘玉丰,陕西大荔县人,现就职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渭南市分公司,文学爱好者。 赞 (0) 相关推荐 世界上“最好吃”的4碗面,中国占了2碗,网友真识货 世界上"最好吃"的4碗面,中国占了2碗,网友:真识货_腾讯网 意大利面是在美食界享有盛名的一道美食,不管是西餐厅或者家庭聚会,都少不了这道美食,很多中国吃货也非常喜爱.特别是意大利 ... 随笔||面 条 面 条 方亦飞||北京 华灯初上,走在兰州这条紧靠黄河北岸的街道上,感觉有一定时间了.原本想,边看兰州的风景,边找一家正宗兰州拉面馆,品尝地道的兰州拉面. 一路走来,只看到兰州牛肉面馆的招牌.犹豫 ... 【大荔文苑】刘玉丰:“积福之说”不是无稽之谈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样的话语从我记事起就一直在听.那时生活在农村,照看我和同伴的都是太奶奶.奶奶以及相同年龄的农村老太太或者妇女.他 ... 【大荔文苑】刘玉丰:痛苦都是自己想出来的 老一辈人都说我们这一代是生在了福窝窝里,不愁吃不愁穿,还不用下苦.但是我们这一批80后如今已经到不惑之年,回望从20岁开始到现在自己的奋斗历程,确实是没有遭遇过饥饿之苦和穷困潦倒之苦.那我们都很幸福地 ... 【大荔文苑】刘玉丰:拥抱母亲 晚上下班遇到两岁大的亲侄女,看到我伸出手小可爱就笑容可掬地跑到我的怀抱,她很幸福得被我拥抱着,我拥抱着她我感觉也很幸福.在感受这种幸福时才想到如今我已是不惑之年,但好像还没有拥抱过我的妈妈. 妈妈工作 ... 【大荔文苑】刘玉丰:张奶奶家的传奇故事 在渭南市西五路惠园小区的区间路上有很多饭馆,我家就在隔壁的邮电小区,我和妻子工作比较忙,所以下班后经常去那里吃饭.在吃饭时发现期中一家鸡汤刀削面馆老板竟是一位七十七岁老奶奶,老奶奶姓张老家在大荔朝邑平 ... 【大荔文苑】刘玉丰:我为“大荔冬枣”点赞 我的家乡大荔县自古就是很有名的枣乡,我小时候就是在打枣.拾枣.晒枣.蒸枣的生活中嬉戏打闹渐渐长大-- 记得小时候的枣树都是高大而又粗壮就像一把巨大的雨伞.还未到收获的季节,比我大的哥哥们顽皮得爬上去, ... 【大荔文苑】刘玉丰:红萝卜的甜味,你不懂 清晨起床洗漱完毕后走到饭厅,就看到妈妈摆在饭桌上一盘大红的红萝卜丝拌粉丝还配了些许绿绿的蒜苗沫,红白相间点缀着绿色就像一幅画.妻子还特意用手机拍了好几张相片,发朋友圈的同时还附上一句妈妈的味道,家乡的 ... 【大荔文苑】刘玉丰:寄语高考生 距离高考再剩6天了,看着这个计时器即将归零,我有很多想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孩子们说说...... 1.高考前不用太用工,但不能松懈. 孩子们,高考其实就是一模.二模的重复考试,无论从题型还是模式上都是一样 ... 【大荔文苑】刘玉丰:恩师高华丽 很多人在四十岁的年龄都会忘却很多小时候的记忆,甚至小学老师姓啥都会忘记,但是我却对小学老师记忆深刻,到目前还和六位小学老师保持联系.印象最深的还是我的小学六年级班主任高华丽老师. 高老师是个才女,在九 ... 【大荔文苑】刘玉丰:生命的最高境界——熬 生命在浩瀚的宇宙长达40亿的时间里就犹如一瞬间,而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又非常漫长.小时候期待长大,大大后又期待着结婚生子,婚后又在漫长的养儿育女中度过一生,周而复始...... 世界上最平等的事情就是给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