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岁月名词集摘
老年岁月名词集摘
(1)晚年
(2)老年
(3)老境
(4)暮年
(5)岁暮
(6)残年
(7)残生
(8)余年
(9)余生
(10)夕阳
(11)耄耋之年
(12)有生之年
(13)风烛残年
(14)桑榆暮景
(15)老龄
(16)天年
(17)垂暮之年
(18)中老年
(19)龙钟
(20)年长
在汉语中有些情况下都包含或表示“晚年”的意思。以下是部分词语的详细解释和区别:
晚年1.年老之时。 《梁书‧夏侯亶传》:“晚年颇好音乐。” 唐包佶《发襄阳后却寄公安人》诗:“晚年多疾病,中路有风尘。” 《警世通言‧老门生叁世报恩》:“人道他晚年一第,又居冷局,替他气闷,他欣然自如。” 梁斌《红旗谱》五一:“他老早就想过田园生活:茅屋 ...
老年1.老迈之年。 《晋书‧何曾传》:“曾以老年屡乞逊位。” 唐钱起《蓝上茅茨期王维补闕》诗:“老年疏世事,幽性乐天和。” 唐刘长卿《青溪口送人归岳州》诗:“歧路相逢无可赠,老年空有泪霑衣。”2.多年以前;陈年。 《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不是这麼着,这 ...
老境1.老年时期。 《礼记‧曲礼上》“七十曰'老’,而传”唐孔颖达疏:“七十曰老而传者,六十至老境而未全老,七十其老已至,故言老也。” 宋陆游《检旧诗偶见》诗:“老境渐侵欢意尽,旧游欲说故人稀。”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序目》:“ ...
暮年晚年;老年。 叁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之四:“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唐杜甫《咏怀古跡》之一:“庾信生平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警世通言‧老门生叁世报恩》:“下官暮年淹蹇,為世所弃。”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在曾皓日渐衰颓的暮年里,愫方是他 ...
岁暮1.岁末,一年将终时。 汉淮南小山《招隐士》:“岁暮兮不自聊,蟪蛄鸣兮啾啾。” 南朝宋顏延之《秋胡诗》:“岁暮临空房,凉风起坐隅。”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明史‧彭韶传》:“岁暮者,天道之终。” 杨朔《雪花 ...
残年1.一生将尽的年月。多指人的晚年。 《列子‧汤问》:“以残年餘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唐韩愈《左迁至兰关示侄孙湘》诗:“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鲁迅《故事新编‧采薇》:“兄弟俩一同走到华山去,吃些野果和树叶来送自己的残年。”2.岁暮 ...
残生1.残害生命;伤害身体。 《庄子‧駢拇》:“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 宋王安石《示公佐》诗:“残生伤性老耽书,年少东来復起予。”2.残存;残餘的岁月、生命。 北周庾信《拟连珠》之二七:“如彼梧桐,虽残生而犹死。” 唐杜甫《客亭》诗:“多少残生事 ...
夕阳1.指山的西面。 《诗‧大雅‧公刘》:“度其夕阳,豳居允荒。” 毛传:“山西曰夕阳。” 《释名‧释山》:“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随日所照而名之也。”2.傍晚的太阳。 晋庾阐《狭室赋》:“南羲炽暑,夕阳傍照。”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 ...
有生之年指人活着的岁月。 清冒襄《影梅庵忆语》:“余有生之年,皆长相忆之年也。” 秦牧《<长河浪花集>序》:“徒然感嘆往事无补实际,只好用今后有生之年的辛勤努力,来补偿过去的不足。” 碧野《长江奔流--我与武汉》叁:“我想:如果这部长篇在我有生之年不能与读者见 ...
风烛残年比喻临近死亡的晚年。 《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再说设或生个不肖之子,慢讲得济,只这风烛残年,没的倒得眼泪倒回去,望肚子里流。” 《荡寇志》第七六回:“贤侄,但愿天下可怜见,着你日后出头為国家出身大汗。老夫风烛残年,倘不能亲见,九泉下也兀自欢喜。” ...
桑榆暮景夕阳斜照桑榆时的黄昏景象。比喻垂老之年。 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摺:“教子读书志未酬,桑榆暮景且淹留。” 清李渔《玉搔头‧误投》:“臣亲年老,爷无儿,堪娱暮朝,桑榆暮景将臣靠,臣死,亲亦难保。”参见“桑榆”。 ...
天年1.自然的寿数。 《庄子‧山木》:“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史记‧刺客列传》:“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為知己者用。” 唐柳宗元《行路难》诗之一:“啾啾饮食滴与粒,生死亦足终天年。”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令堂天年有限,过伤无益,且自节哀。” ...
龙钟亦作“龙鐘”。1.身体衰老,行动不灵便者。 北齐杜弼《檄梁文》:“委慈母似脱屣,弃宠弟如遗芥,龙钟稚子,痛苦成行。”2.衰老貌;年迈。 唐沉佺期《答魑魅代书寄家人》诗:“龙钟辞北闕,蹭蹬守南荒。” 宋梅尧臣《寄马御史》诗:“却顾旧埒老病马,尘沙歷尽空龙钟 ...
年长1.年龄大。 《左传‧襄公叁十年》:“晋悼夫人食舆人之城杞者,絳县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於食。” 《管子‧中匡》:“寡人非敢自為修也,仲父年长,虽寡人亦衰矣,吾愿一朝安仲父也。” 前蜀韦庄《岁晏同左生作》诗:“不须临皎镜,年长易凄凄。” 巴金《初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