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中考作文瞬间吸睛? 双关语言耐寻味 托物喻人巧构思
2019-02-12 20:29
双关语言耐寻味 托物喻人巧构思
【孝感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调研考试作文题】
请以“把带给别人”为题作文。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得抄袭和套作。
提示:写作之前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把香气带给别人
又一年花开,院落里,一阵清香。
外婆家坐落在一条古巷中。每逢盛夏,我便去消暑。一天,偶然漫步巷中,一阵丹桂清香扑鼻而来。我循香漫步小巷,只嗅着花香便觉心满意足。那淡淡花香如清泉直抵心田,香得让人舒适,清甜得让人顿觉小巷生活宁静美好。
循着花香,我跟着蜜蜂进了小巷深处。这是一个幽静淡雅的小院,四周都充盈着桂花的香气。我踏进这户人家,映入眼帘的是两棵桂花树,香气源自这里。
主人出来了,她是位和颜悦色的老太太,眉眼间透着淡淡的慈悲与温柔,看见我,她微微一笑:“小朋友,你在找桂花?”
我点点头,她也点头:“喜欢就折几枝带回去吧。”
她踮起脚摘了几枝,用手帕掂起里面的小虫,放进一个小瓷瓶中,灌了些清澈的井水进去,递到我手中,向我微笑。
我欣喜接过:“谢谢。”告辞回家。
我从外婆那儿了解到,老太太儿女都在外地,自己喜欢侍弄花草,每天与香为伴。
一天,大雨突至,我担心那些桂花会否凋零被泥污。天刚放晴,我便飞奔进了院子,还好,香气依旧。
老太太见了我说:“桂花落地可惜了,你来帮我拾一些吧。”我俩一起摘捡桂花,树上的桂花沾有露珠,像星星般闪烁枝头;树下的桂花被雨水泡过比平时饱满一些,像散落的碎金。
老太太说她酿了些桂花蜜,又采了这些桂花,想分给邻里,问我是否愿意代劳。
我欣然接受任务,骑上单车,挨家挨户地送,每家每户都会说:“桂花好香啊,谢谢了!”
不久,我把香气带给了整条小巷,小巷里充满了桂花的香气。我心里有淡淡的香甜,桂花一样的香,桂花蜜一样的甜。“暗淡清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我想起那慈眉善目又略显寡语的老太太,更觉小巷生活宁静美好。
时光微凉,岁月清浅。那抹香气萦绕心间,我也记得时时把香气带给别人。
【作者技法点评】
双关,汉语修辞格之一,字面上一个意思,而暗含着另一个意思。双关有谐音双关和意义双关。本文中的双关是意义双关。
从文中依次摘出双关句。
①“我踏进这户人家,映入眼帘的是两棵桂花树,香气源自这里。”(既指桂花香,也指主人品性之馨香。)
②“老太太儿女都在外地,自己喜欢侍弄花草,每天与香为伴。”(既指花草之香,也指主人品性之馨香。)
③“不久,我把香气带给了整条小巷,小巷里充满了桂花的香气。我心里有淡淡的香甜,桂花一样的香,桂花蜜一样的甜。”(既指桂花香,也指小作者做爱心小天使后的愉悦之感。)
④“ '暗淡清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我想起那慈眉善目又略显寡语的老太太,更觉小巷生活宁静美好。”(既指桂花香,也指老太太品性之馨香。)
⑤“那抹香气萦绕心间,我也记得时时把香气带给别人。”(既指桂花香,也指老太太品性之馨香,还指人世间传递的美好与爱意。)
这些句子很耐读,桂花香,在空气里流淌,在人们的心间流淌,在人世间流淌。
桂花香,既指小巷桂花带给人们的香气;也指桂花的主人老太太馈赠桂花蜜和桂花给人们的美好感受,是不事雕琢的友好、不着痕迹的爱与善意;还指默默熏染的爱的传递,桂花香给予美好和爱与老太太,老太太给予美好与爱与“我”,“我”将老太太爱的桂花蜜及桂花给予小巷众乡邻,众乡邻会将他们的美好与爱传递得更广远……
托物喻人,所托之物与人有相似点,写物的目的是为了表现人的某一品性特质。
依次摘出文中写桂花的句子。
①“那淡淡花香如清泉直抵心田,香得让人舒适,清甜得让人顿觉小巷生活宁静美好。”
②“这是一个幽静淡雅的小院,四周都充盈着桂花的香气。我踏进这户人家,映入眼帘的是两棵桂花树,香气源自这里。”
桂花,这一物的特点是:淡淡花香;让人觉舒适、觉小巷生活宁静美好;在幽静淡雅处。
再依次摘出文中写老太太的句子。
①“她是位和颜悦色的老太太,眉眼间透着淡淡的慈悲与温柔,看见我,她微微一笑……”
②“老太太说她酿了些桂花蜜,又采了这些桂花,想分给邻里,问我是否愿意代劳。”
③“ '暗淡清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我想起那慈眉善目又略显寡语的老太太,更觉小巷生活宁静美好。”
老太太与桂花的相似点是:和颜悦色、淡淡的慈悲与温柔、略显寡语,正如淡淡的花香、也正如桂花让人觉舒适,觉小巷生活宁静美好。第③句所引用的两句词,是写桂花淡黄色的花并不鲜艳而体性温柔,生长在幽静之处,不惹人注意,只留给人香味。联系第②句,桂花的这些特点,和老太太酿好了桂花蜜采好了桂花,并不亲送而是让“我”代劳,和她慈眉善目略显寡语,只默默给予人们以美好和爱意极其相似。这种美好和爱意像桂花香,不事张扬,也不必轰轰烈烈,而是清清淡淡,让人们觉舒适觉生活美好,丝毫没有心理负担。和颜悦色看世界,慈悲温柔伴众生,这就是桂花香吧。老太太的生活姿态跟桂花何其相似!
从这篇作文,我们得到的启示是:梅兰竹菊,高山大海,大树小草……万物有灵性,每一个灵性之物都可以在人世找得到品性相合的人吧。取相似之物,写物以突出人的品性,写作手法上用托物喻人,语言上采用双关修辞。如此,构思巧妙,语言耐读,定然成中考作文抢眼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