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 | 最实用的剧本格式(实例详解)

一.剧本格式

曾经的两栏剧本:两栏并排的格式看着都费劲,别说照着写了。

美国编剧界要求用Celtx编剧软件来写剧本。作者一直用到现在。

美国好莱坞制片人一般会雇佣审读者来看剧本写评估,如果剧本格式不对,审读者可能随便翻一翻就扔了。因为连剧本格式都不对说明你入行不久,不值得他浪费时间。

苏牧老师的文章《电影剧本的写作格式》,可以网上搜一下。把剧本分为文学剧本式、罗伯格里耶式、日本式。

国内特产——电影文学剧本,可读性比较强,电影感比较弱,如春天踩着湿淋淋的脚步来了。

罗伯格里耶式剧本电影感比较强,可读性比较弱;

日本式兼具可读性和电影感,最被苏牧老师推崇。

苏牧老师列出了剧本的八个要点:

五:是剧本和小说相比非常明显的特征。

六:涉及到蒙太奇、剪辑思维方面的东西。

七:剧本的明显特征。

这种划分方法让作者受益匪浅,但是不清楚苏牧老师划分的依据。比如芦苇老师的剧本就跟日本式非常像。

二.美式剧本

美式剧本提供了一种极其重要的功能:时间点参照。即一页对应一分钟,一个完整的剧本通常100到120页。

一些制片人拿到剧本不会从头看到尾,一般先看看前5页开场够不够吸引人,再看25页激励事件,再看60页第二幕中间点,再看90页高潮,类似这样跳着看。

即便是用中文,也可以基本可以做到一页一分钟。

美式剧本分为场景标题、描述、对白等。一页大概32到34行,平均一行两秒钟。

样式分为场景标题、动作、对话、附加说明,每一种样式所占的时间是不同的。

根据写剧本的过程把剧本内容分为几个模块来探讨一下:

1)剧本封面

片名居中不用书名号。

作者,如果多人用空格隔开。

如果改编自其他作品写上去。

片名居中不用书名号。

作者,如果多人用空格隔开。

如果改编自其他作品写上去。

如果是受到某事的启发,也可以写上去。

考虑到剧本可能辗转多人,被夹在一大堆剧本中,可以考虑在右下角第一行写上剧本类型。多个类型用右斜杠或空格隔开。

(国内审读剧本一般是策划来做的。)

封面右下角第二行写上联系电话,第三行写上邮箱。

不要在封面上搞太多花样,容易让人怀疑三观。简简单单就好了。

除非特别有名可以任性,如昆汀的封面。

建议不要在封面写上初稿、第N稿、终稿等。确保你提交的这一稿是终稿就可以了。当然也有人为了防盗提交的是半成品。具体自己看着办。

2)场景标题

有些剧本会在抬头写上淡入(fade in),最后一页写上淡出(fade out),会让读者有一种仪式感。

也有的剧本会在淡入的地方玩小花招。两个人先在黑暗中说半天话,然后才淡入。

编剧书《步步为营》作者说淡入淡出方式现在已经老套了,不流行了。昆汀的作品,如《低俗小说》没有淡入,但是《天生杀人狂》开头有淡入。所以这个不是强制的,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场景标题的几个关键点:

1、包括场号、内外景、地点、时间。

2、场景号不要直接写,用软件的自动编号。

好莱坞的待售剧本是不标场景号的,你可以标上去,省的制片人自己数。(好莱坞有的制片人超过120场就不看了)

3、写清楚场景发生的地点。中国的表达习惯是大地方在前,小地方在后。

4、写清楚日景还是夜景。有些场景可能特别需要强调时间,可以写日出、日落、早晨等。

作者在好莱坞的基础上做了改进,给场景标题加了灰色底纹,来直观间隔场景。

场景标题的几个注意点:

1、内外景不要跟地点有重复。

2、注意地点名称的统一。便于场地统计场景数量。例如“外景。停车场-日”。如果这个停车场跟别的停车场有不一样的地方需要强调,需要后面还要再次出来的话,就加一个定语,例如“外景。桥下停车场-日”

3、场景标题要简洁,不要加入太多细节。例如“外景。停车场,北京东四环”把北京东四环放到场景主体内容里面去。

4、尽量按照好莱坞的场景标题格式。

场景主要内容:

环境描述、动作描述、声音说明、对白、附加说明

3)环境描述

对环境描述的处理,同一个镜头的内容无论多长都要放在一个段落里面。

环境描述力求简洁明了。写完之后自己跟着文字在脑子里预览一下。

金庸的环境描写非常简洁明了:

4)动作描述

文学中的小说、戏剧中的话剧都是电影剧本的好基友。小说适合展示人物内心世界,话剧以对话为主要手段展示戏剧冲突。

苏牧老师提到的文学剧本很大程度上脱胎于话剧剧本,例如《我这一辈子》电影剧本:

好莱坞剧本强调可视化写作。主人公内心活动要用旁白、闪回、独白等手法表现,但这种要慎用,用得太多会削弱电影感。最主要的叙事手段还是通过动作来推动情节。

以上示例中动作描述所占的时间比环境描述要长。因此要把不同镜头中的动作拆成段落。这就要求编剧在描写的时候要有剪辑的思维。

动作描述几个注意点:

1、描述动作尽量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不妨看下金庸的小说。

2、描述动作要避免过于笼统,要变成具体动作。但也不能事无巨细,编剧把整个剧组的活都干了,例如场面调度什么的不用写,留给导演好了。编剧的核心工作是通过视听语言来展现场景的冲突。

5)声音描述

声音描述分为音乐、环境声、画外音。

音乐就是配乐。

环境声指整个场景的环境的声音,《回到未来》里面钟表滴答就是环境声。画外音分为人声和物体发出的声音,人发出的是旁白、独白,由物体发出的声音归于环境声,例如主角开车时扭开的收音机。

在美式格式中声音描述是大写的。但是现在这条规则已经很随意了。

中文里是没有大写的,作者尝试过用粗体来描述声音,但是实践中发现也没什么必要。

6)对白

中式剧本中,对白用冒号,不用引号。

美式剧本中,对白的样式为,角色在上面,声音在下面。

对白、旁边、独白是一样处理的,旁白和独白在角色后面需要用括号标注(OS)。

对白的注意点:

1、对白尽量不要超过三行,因为三行大概是六秒钟。尽量压缩对白,不要让人物滔滔不绝。如果人物实在是个话唠,尽量让他讲话时讲一两个要点,用其他角色的反应来帮他调整节奏。

2、如果人物说话夹杂了自己的动作,要把动作作为附加说明来处理。

3、如果人物说话时夹杂了别人的动作,如示例中被打断为两段,在第二段的角色后面加一个 续 就可以了。

7)附加说明

分为三类,动词、副词、辅助。

1、动词:角色讲话时夹杂的动作基本都是动词为核心词。

2、副词:如人物说话时加上提示,张三生气了,李四慢条斯理的。“通往地狱的路是副词铺就的,在对话中掺杂副词是万恶不赦。”初稿可以随便加,但是修改时要把情绪转化为动作。有例外,如果这个附加说明对情节是至关重要的,那可以加上去。比如盗梦空间。

3、辅助:例如张三用中文跟李四说,转头又用英文跟王五说,要在人物和对白之间加一行附加说明用括号括起来。

三.中式剧本和美式剧本的不同

环境描述、动作描述、声音描述差别不大,最大的区别是对白。

中式剧本中,人物在说话时夹杂着别人和自己的动作,直接用括号就行了。

香港格式:

跟中式剧本的区别是,动作是用三角形来标注的。其他大体相近。香港格式也没有时间点参照的功能。

作者:叶俊策,导演、编剧、电影特效讲师,迷影爱好者,翻译过一千多部电影字幕,在北京大学讲授“特效与动画”课程。后浪出版图书 《短片的法则》译者。参与多部电影的前后期制作,如《意外的恋爱时光》分镜头设计、动画电影《翼龙兄弟》前期策划和分镜头设计。编导短片《电影的滋味》《道山靓仔》《七月》等。

(0)

相关推荐